學測混合題型初試啼聲 全教會認計分易受主觀影響

全教會解析學測試辦考試各科混合題型的比例。(全教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明年大學考招新制上路,學測將增加混合題型,大考中心9月1日至3日辦理學測試辦考試,讓考生提早熟悉。全國教師會邀集40多位教師檢視學測試辦考試的各科題目認爲,混合題型彌補了過去的不足,但計分易受主觀影響、批閱較爲費時。

全國教師會表示,綜觀本次試測試卷,社會科、自然科內部各科比例卻嚴重失衡:社會科內的歷史佔37%、公民佔39%、地理佔24%;自然科內物理佔25%、化學佔14%、地科佔25%、生物佔36%。如未來比例未有適當調整,對於教師教學勢必產生不良影響。

全教會指出,過去學測採用選擇題的形式,具有評分客觀、作答與計分方便快速的優點,但無法看出學生思考的建構過程;現在新型學測採用的混合題型彌補了過去的不足,但計分易受主觀影響、批閱較爲費時也是不爭的事實。

全教會舉例,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科特性,並不見得會有所謂「正確答案」,假若考生的作答內容未能落入命題者所設定答案框架或論述邏輯時,是否會影響考生的分數?

此外,全教會說,混合題型內的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的配分失衡,評論老師建議可以在衡平處理;如公民科,選擇題1題2分,但同爲勾選的混合題卻只有1分;數學選擇題5分,但非選擇題內的選擇題3分或4分。

全教會表示,自然科教師多半反應,詢問現場考完試的高三生,都反應因文字量大、製表題須花費較多時間,以至於無法及時完成試卷。建議若題目仍維持60題,題組形式的題目難易度應從容易到困難排列、並應考量刪除與學生思考問題無關的文句;並考量學生作答和閱卷狀況,逐年調整試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