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允逝世週年紀念音樂會 妻子樊曼儂嘆:他是個大千世界
新象藝術樊曼儂(右起)、戲曲演員魏海敏、朱宗慶打擊樂團副執行長林冠婷共同宣告爲許博允舉辦紀念音樂會。(新象藝術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外界認識的許博允,多是致力於文化藝術交流推展,然而在其夫人,也是長笛演奏家樊曼儂眼中,許博允更是難得一見的作曲家。「傳統的、前衛的、創新的,他都喜歡,也都能用在音樂創作裡」,在許博允逝世週年,樊曼儂與新象藝術爲其籌辦紀念音樂會,由其創作一窺其人的勇於創新,也見證一個風起雲涌、海納百川的時代記憶。
樊曼儂憶與許博允的相識,當時自己還是藝專的學生,而許博允則是16歲就跟着許常惠學小提琴,18歲開始學作曲,在江浪樂集、亞洲作曲家聯盟的音樂發表會,兩人多有合作,「所以我是從他的作曲開始認識他的」樊曼儂說。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可能受到最大的文化衝撞」樊曼儂指出,當時許博允等文藝青年,面對西方的美術、音樂、現代舞、電子聲響等新潮流衝擊,很敢於做各種實驗與創新。雖然二戰後歐美成爲強勢文化,但許博允等臺灣當時的文青仍相信「我們幾千年的文化,不會輸!」西學中用力吸納、運用當時最新的藝術潮流,並且與韓國、日本等亞洲藝術家多有交流、合作,也因此許博允的音樂曾於日本京都演出,也曾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在巴黎演出。
許博允作品中演出頻率最高的《琵琶隨筆》,曾與戲劇、雕塑等藝術形式結合,至今在國際間演奏達數百次,1975年首演後受到戲曲學家俞大綱與劇場先驅姚葦激賞爲「現代版的《十面埋伏》」。樊曼儂指出,許博允對各種音樂和藝術形態的接受度和興趣都高,像是蒙古的馬頭琴、呼麥,京、崑劇,或是運用絃樂的弓讓打擊樂器發出「線」性音樂等,作品經常跨界與舞蹈、戲曲結合。
戲曲藝術家魏海敏也指出,在演出《樓蘭女》時,聽到許博允創作的〈羅布泊〉這首曲子,「許先生引入了蒙古的音樂元素,當時覺得好驚豔啊!」她也表示自己從傳統京劇演出到勇於創新,也是受到許博允和樊曼儂邀請到國外,接觸到更多元的演出,也對自己的定位有新的認識。
樊曼儂表示,雖然許博允很大量的精力時間放在對各種藝術的交流、推展中,但回到作曲創作,他便會完全閉關不讓自己受打擾,從內在把所有豐盈的領會化爲曲子,「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許博允紀念音樂會將於11月30日、12月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曲目包括《樓蘭女》、《琵琶隨筆》、《生.死》、《境》、《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