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等漫長復甦

近日,星巴克發佈季度財報,二季度中國區門店數7306家,但營收同比下滑一成,至7.3億美元,同店銷售額也同比下滑14%。

這當然不是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雖說同比比的2023年Q2是疫情後增長數據最好看的一季,但門店數漲了800多家、營收反而下降了。

雖然瑞幸的Q2同店下滑也非常顯著,同比同店總營業額下滑超20%,單一門店收入下滑45%。這與瑞幸仍然在大力拓店加密有關,但也由於開出了更多的門店,瑞幸的單季營收再創新高。

由於模式不同、定位不同,已經很難再把星巴克和瑞幸放在同等維度上比較。但現實情況是,星巴克面臨的被價格戰主導的困難市場環境,是客觀存在的。

作爲一個重空間屬性的高客單、高溢價咖啡文化品牌,星巴克在過去一段時間,無疑被9.9、8.8、6.6元的低價咖啡給包圍了。

星巴克全球CEO納思瀚(Laxman Narasimhan)也提到,「過去一年,(中國市場同行)史無前例的門店擴張、以犧牲同店銷售額和盈利能力爲代價的大規模價格戰,也對經營環境造成了重大幹擾。」

如納思瀚在上一季財報電話會中所說的那樣,咖啡市場正在不斷髮展,並正在經歷轉型,現在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完全分層。

星巴克原本的計劃或許是,當咖啡市場自然分層,無論是佔據紡錘形的頂端高價咖啡市場,還是如漏斗一般承接被教育過的成熟重度咖啡用戶,在對應的消費分級裡,星巴克總能找回它的舒適區。

但當同處早期咖啡市場的大衆咖啡品牌,門店快速擴張伴隨極致低價策略,這其實是用外力攪動市場。而攪動會產生剪切力、擾動力和離心力,沒有一項有助於分層。

作爲一個典型的盈利至上的老牌美國公司,星巴克多次表示:在促銷活動頻繁的競爭環境中,我們保持高度剋制,避免價格戰。星巴克在等,在等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外力擾動將會逐漸消失。

價格之外,星巴克關注什麼

放棄價格戰策略,也就意味着星巴克放棄短期收入,而更看重其他。如星巴克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劉文娟就提出,淨收入、門店交易量、利潤率等關鍵業務數據的環比持續增長,是星巴克當前的關注焦點。

可以做參考的,在利潤率這一數字上,瑞幸的利潤率經歷了大幅下滑又顯著回調、目前自營門店經營利潤率尚未回到正常水平,而星巴克中國的經營利潤率,則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兩位數增長。

這證明星巴克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劉文娟表示,目前三項主要工作,對星巴克高端產品和體驗的持續創新,有節奏的門店拓展規劃,持續投資於星巴克夥伴。

這其中,門店數量的增加最爲肉眼可見。星巴克正在往更多下沉的縣域城市中開去,據電話會透露的信息,這些下沉門店通常表現不錯,第一年可以收回投資的70%,現金利潤率平均超過30%。

我們獲得信息的顯示,至少在下沉市場商場,對於星巴克的招商態度仍然非常積極。不管是從品牌地位、門店面積,還是從對商場的客羣引流、其他品牌的入駐引流作用來說,星巴克仍然能從商場那裡,獲得國內其他咖啡品牌拿不到的豐厚條件。

產品的創新方面,星巴克其實有自己的理解。舒爾茨在上半年訪華時就提到,在他眼裡,創新的首要是要有顛覆性的創新、顛覆市場。在這種思路下,產品線的延伸、新口味的推出、甚至一個尺寸的變化,即使顧客反饋積極,也並不是了不起的創新,更多是一種責任。他所認爲的顛覆性創新,就比如星巴克推出的橄欖油咖啡飲品Oleato。(順便說一句,《金融時報》關於三退後的舒爾茨與星巴克關係的一則報道中,援引了「40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里程碑時刻」來形容其發現Oleato時的興奮感。)

體驗的創新,則主要體現在會員體系的擴大和升級上。對於要切咖啡消費分層蛋糕的星巴克來說,服務好它的有限基本盤,不管是拉新轉化還是提升核心人羣的消費頻率,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也印證了《窄播》在會員經濟學討論中提及的存量消費與會員擡升的關係。

今年6月,星巴克開啓了疫情以來對會員體系星享俱樂部的最大升級,首次增設鑽星會員等級,以專屬好禮和服務回饋忠誠星粉,還新增了星星兌換機制和各類星星玩法。

在這些改變下,星巴克的會員銷售佔比繼續保持歷史高位、活躍會員數再創新高、高級別會員的消費頻率也有所提高。

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團購平臺上也有部分星巴克優惠券,基本是以加入會員爲門檻。這也幫助星巴克繼續擴大其會員數量及活躍程度,畢竟後者作爲一項指標,存在於星巴克中國在2022年末提出的2025年戰略願景中。

這份2025願景的內容涉及各個方面,淨收入、營業利潤、門店數量、專星送服務銷售額、電商業務年複合增長率、即飲咖啡和咖啡服務點位、新增就業崗位、註冊會員及活躍會員、可持續發展項目投入、數字技術創新中心投入均在內。是一份詳盡的長期規劃。

這體現了星巴克多次強調過的,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看好。早在2016年,舒爾茨就言及中國會成爲星巴克最大的市場。到2022年最新給出的時間表,超過美國、達成這一目標的時間最早會是在2025年,同年,那份願景計劃出臺。

在地之內,星巴克改善什麼

也會有人說,星巴克也在偷偷降價,在各類外賣和團購平臺上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到。但這究竟是參與價格戰,還是更加本土化,其實很難說清。畢竟,當年的咖啡外送服務也是瑞幸之於星巴克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論起來,星巴克中國的同店平均客單價,自2021年起,幾乎每個季度都在下滑。這其中有些疫情的原因,也有些不是,但總歸主要不是它偷偷降價導致的。甚至在2022年初,星巴克還漲過價——以應對通貨膨脹和與疫情相關的勞動力市場問題所帶來的利潤擠壓。

所以如果非要給降價一個以外部視角合理的理由,與其是參與價格戰,不如說是同現製茶飲那樣,順應更加重注性價比的消費趨勢或許更合理一些。畢竟哪怕價格再降也還是20多,星巴克和瑞幸的核心客羣也不是同一批。

總結來說,正視短期困難,保持長期樂觀和耐心,是星巴克對於當下中國市場的核心態度。

在去年年末的全球消費者與零售大會上,納思瀚就提到,星巴克此前在華復甦速度可能只有預期的一半。儘管速度比預想的要慢,但是隨着中國的經濟復甦和穩步邁向正常化,長期趨勢依然非常明顯。「一旦你看到我們正在努力克服挑戰,我想你就會發現從長遠來看我們的業務非常強勁。」

對於未來的一些行動,納思瀚也在電話會中提到,在中國看到更高的增長和利潤機會,正在構建下一代星巴克,以高端品牌爲基礎,業務更加數字化、創新和本地化,也在探索早期階段的戰略伙伴關係,爲在中國未來的25年(這麼說是因爲今年是星巴克入華25年)及更長時間而努力。

納思瀚並未闡明早期階段的戰略伙伴關係探索來自何處。市場猜測,這可能是星巴克在重新考慮在中國市場開放加盟。

2017年時,星巴克決定從統一集團手中回購合資企業股份,令大陸地區的星巴克門店全部恢復直營。彼時市場認爲,這是爲了統一步調,集中力量應對市場競爭和加大中國區投入。

加盟的優勢在於可以迅速擴大規模和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如果星巴克想要更快的完成9千家店的佈局、獲得更好的利潤數字,再次開放加盟或許存在可能。

但可能性有限,或者說它並不急迫。畢竟9千家店是2022年就提出的計劃,而在去年5月時,新上任的納思瀚第一次訪問中國,態度還是堅持直營、不考慮加盟。

雖然以一半加盟、一半直營的方式,在全球運營着近4萬家門店的優秀管理水平,也一直是星巴克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國區業務將以何種姿態運行,最終還是得綜合多方考量。

「我們(指在中國區)的行動正在產生影響。領先的業務和運營指標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份財務報表可能沒有完全反映出目前的變化,但改善之路將是漫長的。」 納思瀚說。

不過至少,作爲一家經歷過各種高峰低谷的長青企業,星巴克也耗得起對漫長復甦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