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中美管控臺獨 北京加碼軟硬兩手

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預料大陸會繼續針對兩岸ECFA個別項目,取消關稅減讓。圖爲2011年在臺北舉辦的新興市場採購夥伴大會。(中新社)

2024臺灣總統大選落幕,賴清德以4成得票率,將入主總統府。對北京而言,雖不樂見但也在意料之中,不過在中美關係戰術性緩和、重啓軍事對話後,中美已共同管控臺獨,兩岸和平是美中臺三方最大共識。接下來大陸對臺仍會軟硬兩手並進,機艦持續繞臺、切香腸式取消ECFA關稅優惠,但同時也會加大融合發展力道,促統促融,今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將是下個影響兩岸關係的重要變數。

北京會怎麼看這次大選結果?其實在藍白合破局後,大陸基本上已做好綠營持續執政的心理準備,雖沒實現政黨輪替,但至少非綠票數也佔了約6成,北京在對臺工作上,也算有個臺階下。

然而大陸國臺辦早在去年8月,就定性賴清德是「不折不扣的臺獨工作者、徹頭徹尾的麻煩製造者」,並兩次將蕭美琴名列「頑固臺獨分子」,既然調子拉那麼高,面對賴蕭上臺,也有對內交代的必要,所以接下來中共軍機仍會繼續越過海峽中線,山東艦、遼寧艦仍會不定期穿越臺海,ECFA也會採取切香腸式取消部分品項關稅優惠,精準式打擊,以展現對臺獨「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與此同時,大陸仍會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特別是去年把福建定位爲「融合發展示範區」後,相關措施持續加碼,軟硬兼施。譬如在選前,2023年12月21、22日,大陸先是中止ECFA的12項石化類產品關稅優惠,隔天恢復石斑魚輸入大陸;到了1月9日,則在同一天,既表明將研究進一步中止對臺灣農漁、機械、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又發佈經貿領域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14項措施,兩手策略發揮到極致。

在選前,大陸反覆強調這次大選是「和平與戰爭」的道路選擇,企圖影響臺灣民衆不投賴。但如今賴還是當選,兩岸真的會兵兇戰危嗎?其實不然,因爲歷經2022年8月裴洛西訪臺及後續的解放軍鎖臺實彈軍演,美中臺三方都摸索找到防範風險的底線。

裴洛西訪臺後,北京發動高強度軍演,並中斷中美軍事對話,讓美國乾着急好一陣子;直到去年11月美中元首舊金山拜習會後,雙方逐步恢復高層對話,就在選前的1月10日,中美舉行了中斷許久的國防政策協調會談,讓臺獨風險回到「中美共管」狀態。

中共反臺獨無須贅言,美國長久以來也不支持臺獨,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重視臺海和平穩定;去年AIT主席羅森伯格罕見三度訪臺,反覆重申美國立場,就是預先向賴畫出美國的紅線,管控臺獨。賴清德13日晚在當選國際記者會上就強調,在兩岸將依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維持現狀,用對話取代對抗,努力淡化「臺獨金孫」的標籤。

北京看到美國明確對賴表達不支持臺獨,中美又恢復了軍事溝通,不用擔心因誤判而擦槍走火,讓臺獨變得可控,大陸今年遂將更多重點放在推進融合發展,此轉變從國臺辦主任宋濤在2023、2024年的新年賀詞,可見端倪。2023年措辭嚴厲,提到「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2024年則以更多篇幅促融合,包括「維護和平、擴大交流、促進合作、深化融合」、「堅持以增進同胞親情福祉爲依歸,持續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等。

爲什麼北京調子變軟了?除了臺獨風險可控外,大陸目前當務之急,是穩經濟、救房市、提升就業率,而要發展經濟,更需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所以臺海衝突絕非北京當前的選項。

然而,今年年底的美國大選,按目前民調,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有可能回鍋,屆時中美還能否繼續共管臺獨?太平洋的中美大兩岸,往往決定臺海小兩岸,接下來的兩岸關係,會讓北京真正操心的,可能是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