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長三角城鄉加快釋放消費活力

(原標題: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長三角城鄉加快釋放消費活力)

新華社杭州4月18日電 題:長三角城鄉加快釋放消費活力

新華社記者許舜達、水金辰

一頂帳篷,幾把露營椅,時不時飄出幾縷炊煙……上海市民朱先生最近與弟弟一起自駕房車,來到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的“小杭坑”營地,已經在營地駐紮了2周。“這裡離上海很近,開車不到3小時就能到達。”朱先生說。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如今成了各地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地。夏陽村黨支部書記鮑鑫介紹,村裡目前已開發建設10個各具特色的露營營地,不僅帶來了長三角的人流量,也帶來了返鄉年輕人。青年們從外地回到家鄉,開起了民宿、咖啡館、土菜館、燒餅鋪等。

2023年,夏陽村接待遊客超15萬人,全村旅遊收入突破1200萬元,直接帶動村民戶均增收1.8萬元,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收入達240萬元。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城鄉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來自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大量遊客,支撐起了浙江湖州等地紅火的鄉村旅遊、民宿經濟,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同時,依託長三角大市場和成熟的物流體系,長三角鄉村的蔬菜瓜果、海鮮水產等,也有了更多銷路,豐富了城市居民的餐桌。

浙江嘉興平湖市利用毗鄰優勢,精準對接上海“菜籃子”。平湖的蘑菇、蘆筍、小青菜等多年來一直深受上海市民喜愛,每天都有大批新鮮蔬菜從平湖的田間送到上海的菜場商超。

2017年,藉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平湖成立了浙江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提出像建工業園區一樣建農業園區。如今,走在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大棚間,總能發現驚喜:綠跡數字農業生態工廠,用沙、水、氣霧等種植蔬菜,產量可達普通大棚蔬菜的8倍;魚菜共生系統示範園,養魚密度相較傳統方式顯著提升,並且養魚不用換水……

“我們還實現了與上海食用農產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對接,基地的蔬菜可憑二維碼追溯信息直接進入上海市場,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浙江綠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餘魁說。

隨着綠色農業生產方式、健康養生消費理念逐步推廣普及,長三角地區的生態價值在消費端得到更多釋放。

新安江一江碧水連接起皖浙兩省。在地處兩省交界的安徽黃山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安徽天全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林俊正在林間查看枇杷的生長情況。這位浙江企業家2022年來到歙縣,依託當地的生態農產品三潭枇杷開發出飲料、果脯、果酒等近十款特色農產品。這些產品獲得長三角等地市場青睞,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好的生態孕育好的農產品,農戶通過綠色種植方式,讓好的農產品賣出好價錢,也能提升農戶保護生態的動力。”倪林俊說,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注重養生,公司也響應這種變化趨勢,努力讓生態農產品更加豐富多元,釋放更多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