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車價格戰“卷王頻現”,哪吒卻打響了全球化保衛戰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芸芸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覈 | 頌文
誰也沒想到,2024年車市的開年大戲居然又是降價。
2月,比亞迪連續推出多款“榮耀版”車型引發消費者震動。3月1日,比亞迪再次喊出“電比油低”口號,比亞迪多款車型價格下探,其中宋Pro DM-i榮耀版起售價直接下低到了10.98萬元。
(圖 / 宋Pro DM-i榮耀版(比亞迪官網))
緊接着,特斯拉推出限時購車政策,各種優惠疊加最多可享3.46萬元的優惠。
3月2日,問界也跟進降價。華爲鴻蒙智行發佈公告宣佈,即日起至3月底,對問界M5系列車型推出限時購車優惠,最高贈送5.7萬元權益。
(圖 / 問界M5智駕版(鴻蒙智行官網))
多款新能源汽車大放價之下,有人歡喜有人憂。已經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大呼被官方背刺,而存在購買意願的用戶則在各個品牌的降價中迷失了自我。
從2023年以來,價格戰似乎已經成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代名詞。不可否認的是價格戰是加快產業成熟的手段之一,但新能源作爲一個依舊在增長的市場,中國品牌的參與者們卻要以降價來定勝負。
這讓人無比心痛。
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爲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達到31.6%。
龐大的銷量和快速攀升的滲透率,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爲中國汽車工業中的一個核心亮點。在技術的推動和行業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完成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一次華麗轉型。
在「界面新聞·子彈財經」看來,中國新能源車企必定有更光明的未來,但這個未來在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絕不是侷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畢竟坐井觀天並非全球化市場環境的優選項。
1、降價應該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的唯一解嗎?
當下車市價格混戰加劇。但一個核心的問題在於,價格戰真的能夠帶來市場的新增量嗎?
其實不然,價格戰加劇的是市場的內卷,當下新能源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場景,一邊是蒸蒸日上的市場,一邊是愈發加劇的淘汰賽。
在一衆造車勢力當中,有人意氣風發,有人在掙扎自救,還有人在價格戰的侵蝕下黯然離場。
2024年春節後開工的第一天,高合汽車召開內部大會,宣佈即日起將停工停產6個月。以價換量的趨勢不斷延續的背景下,新勢力品牌走到破產邊緣似乎已經成爲常態。
這並非其他品牌之幸,事實上當消費者以價格降低來決定購買品牌時,中國新能源車企們其實已經到了一個頗爲危險的地步。
一個相當直白的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佔有率達到31.6%,僅高於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無限內卷的國內車企,拘泥於有限的市場之間,以價格戰展開了競爭,直接導致了利潤的受損。
據乘聯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中國汽車行業收入1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成本8.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3%,利潤僅有5086億元,同比增長5.9%,利潤率5.0%,相對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率5.8%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仍偏低。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汽車行業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出口和高端豪華車市場(外資),這也意味着大部分車企都承擔着較大的盈利壓力。
(圖 / 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
儘管銷量持續上漲,但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比亞迪其2023年的利潤接近300億元人民幣,結合其銷量數據,意味着比亞迪一臺車淨利1萬元。對比特斯拉,其單臺車淨利潤4.21萬元。
與此同時,那些失去國內市場的品牌也並未因此而失去市場。以通用爲例,其雖在國內退守,但2023年通用的全球淨收入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0%,利潤達124億美元。
改變這個現象的核心在於,自主品牌們必須把視野看向更廣闊的市場。哪吒汽車創始人方運舟曾表示:“2024年國內新能源車價格大戰,卷價格不是目的,適度競爭能倒逼企業提升自我競爭力,但度要把握好才能讓行業良性發展。”
(圖 / 哪吒VII成功亮相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
在他看來,內卷不是英雄。
中國車必須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抱團出海”。
2、屬於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大航海時代,來了
曾經,汽車在中國是舶來品。在被剛引進中國時,整個社會正處於清末民初的大動盪時期,汽車在馬車、洋車當道的時代,代表着當時世界的尖端技術。但一百多年後,情況發生了逆轉。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躍居汽車出口量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成爲拉動中國汽車“走出去”的引擎。
(圖 / 哪吒VII)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機遇愈加明顯。一個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我國乘用車批發銷量爲2553.1萬輛,同比增長10.2%。其中,出口爲383萬輛,同比增長62%。對比國內市場5.9%的年漲幅,這意味着,中國汽車出口銷量的增長幅度,正在遠遠超過新能源銷量的漲幅。
因此,對於成長並誕生於國內的新能源企業而言,海外市場是一個看得見並期待被征服的藍海市場。“中國新勢力2022年國內銷冠以及2023年出口量銷冠”的哪吒汽車,已經在東南亞等細分市場多次超越特斯拉佔據純電車型銷量榜首。公開資料顯示,哪吒汽車僅用10個月時間便成爲泰國新能源車上牌量的月度冠軍,2023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567%。
(圖 / 哪吒汽車在海外)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實力已經不容小覷,但不同於合資汽車時代的出海,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時是要將技術實力進行對外輸出。
正如此前哪吒汽車海外事業部副總裁李岷雪所言:“哪吒汽車的全球化,不是簡單海外+國內,也不是簡單復刻國內經驗到海外,而是要以全新產品、技術、服務,主動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最近在兩會期間,李強總理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2024年,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加強充電樁等設施建設,以實現鄉村振興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據悉,哪吒汽車出海的相關工作計劃已經排期到2025年之後。與此同時,在組織保障上,哪吒汽車也已經在2023年將海外事業部提升爲了一級事業部。
(圖 / 哪吒汽車在海外)
在政策和市場以及產業鏈成熟的大背景下,哪吒汽車已經率先一步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大航海時代來了。正如哪吒汽車方運舟所言,不只是哪吒,所有中國企業都應該抓住這一機會,抱團出海。
3、一起上牌桌
“一起上牌桌”應該是新能源車企們的共同目標。
但實際上,愈加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下,汽車圈從年頭吵到了年尾,又在新的一年不斷加劇罵戰。車企之間一言不合就互撕的現象並不少見。
前有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與餘承東、何小鵬就“無人駕駛”發出不同聲音,互相暗諷。後有長城舉報比亞迪“排放造假”。
甚至蔚來汽車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稱“理想汽車是中國所有汽車品牌裡‘營銷和傳播費用率’最低的企業,全球比我們低的應該只有特斯拉。”一事提出質疑表示。理想今年3款車抖音內容投放應該在9000萬左右。他還反問,大家最關心的不應該是研發的費用和費效嗎?
從技術實力到銷售費用,再到製造產業鏈,車企之間互相尋找不足之處,進行攻擊。
這也許是市場競爭中的一個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罵戰的背後其實是對存量市場的爭奪。有限的資源下,搶佔市場份額的手段似乎也變得更爲極端,
但面向海外市場,面臨的則是屹立在國際市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中國新能源品牌們必須跳出內卷陷阱,去求同存異。
儘管中國汽車出口量連年增長,但依舊明顯受到美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的限制。要想在下一個時代立足於世界,當下新能源車企們應該通過合作去實現突破。
不懼市場流言並不斷突破是當下新能源車企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核心路徑。
(圖 / 哪吒VII)
以哪吒汽車爲例,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哪吒汽車南寧工廠已經停工半個多月。但事實上哪吒汽車的南寧工廠不僅沒有關閉,更是進一步升級成了東南亞出口基地。
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CEO張勇也對此迴應稱:南寧工廠是出口基地,其中今年有5萬-6萬臺套KD件的出口任務。
哪吒汽車方面向「界面新聞·子彈財經」透露,其工廠將繼續配合全球化戰略,優化職能分工、跟緊出海節奏。
在國內方面,除去南寧工廠,今年桐鄉工廠正在實施第一次智慧升級,整車製造可以擴產到20萬輛以上。而在海外方面,今年3月泰國工廠已經順利投產;5月將建設印尼工廠;12月將建設馬來西亞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哪吒汽車在泰國市場本地化取得關鍵進展。哪吒汽車泰國子公司獲得泰國政府185證書認證。而且在3月25日開幕的泰國車展上,哪吒V-II車型參展,迅速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
目前哪吒V-II車型已經成爲哪吒打開泰國市場的一把關鍵鑰匙。
(圖 / 哪吒VII成功亮相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
伴隨着品牌出海,哪吒汽車作爲出海的先頭兵在不斷成長,從而也帶動了產業鏈的上揚。
未來,隨着國內新能源車企們逐漸意識到出海協作的重要性,在海外市場擰成一股繩,從而最終實現“1+1+1+……=無限可能”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優勢。
在這個基礎上,新能源車企們必將實現銷量逆襲,盡享出海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