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亞太地緣形勢的南轅北轍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30日刊登題爲《亞太地緣形勢的南轅北轍》的社論。文章摘編如下:

東北亞和東南亞近期的兩場主要外交活動,反映兩股不同的發展趨勢。

美日韓三國防長7月28日在東京簽署關於“安全合作框架”的備忘錄,顯示安全課題的重要性。東盟外長會議在7月27日發佈聯合公報,則強調推進經濟合作一體化,減少發展差距,加強基建聯通,突出經濟合作。區域經濟合作需要和平穩定的環境,但美中對峙加劇在本區域的國際博弈,非但不利於經貿合作,甚至還可能顛覆區域和平,導致難以想象的後果。

作爲東亞最主要的大國以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無疑是東亞“安全和發展”的核心關鍵。雖然美日韓防長沒有具體點名,但他們在聯合聲明裡強烈反對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項莊舞劍之意甚明。在同日召開的日本和美國外長與防長“2+2”會談,不但針對性地強化日美軍事司令部,擴大威懾力,還將中國列爲本區域面臨的“最大戰略挑戰”。在軍事合作之外,美日韓也在經濟上排拒中國。6月26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三國產業部長會議,同意在半導體、清潔能源、關鍵礦物、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強化安全性與韌性。

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卻同中國建立越來越密切的經貿關係。東盟的經濟一體化離不開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包括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計劃,以及中國對東南亞國家持續的大規模基建投資所累積的影響力。因此,面對美中對峙的外溢衝擊,東盟反覆強調要建立開放、包容的戰略架構,專注於經濟建設,避免國際衝突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但這一願景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阻力。繼美日韓劍指中國之後,美國同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成立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7月29日在東京舉行外長會議,聯合聲明稱“對東海和南海的局勢深感憂慮,並重申強烈反對任何試圖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

對安全問題的關注,似乎已經超越經濟合作的努力,特別是在中西關係日趨緊張之際。除了朝鮮核威脅,各種地區爭端都容易讓經濟合作脫軌。美國在東亞緊鑼密鼓的軍事準備行動更加劇緊張。美日“2+2”會談決定,把駐日美軍改組爲“統合軍司令部”,由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領導。它將與日本自衛隊在今年建立的“統合作戰司令部”配合行動,目的是因應臺海和朝鮮半島可能出現的安全危機。不難想象,下一步行動是把駐韓美軍和韓國軍隊納入其中。

面對這些讓人不安的發展,也難怪新加坡外長維文在東盟外長會議結束後強調,東盟當前的挑戰是向外界表明,本區域不想重蹈歐洲和加沙的覆轍,出現分裂線、安全壁壘和大國衝突。作爲協調會員國與區域乃至域外大國關係的組織,東盟一直強調自身的中心地位,以便維持區域和平發展的主導能力。因此,在大國博弈之間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場,成爲東盟的不二選擇。

在國際層面,今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進程接二連三發生重大變故,如前總統特朗普遇刺,總統拜登宣佈退選,爲全球地緣政治增加更多變數,特別容易引發美國對手和盟友的誤判。一旦中東戰火擴大,又勢必分散美國軍援基輔的能力。這一串聯動關係持續引發關注,讓不少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