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結構延續不斷優化態勢 房地產金融政策包效果不斷顯現 二季末金融機構已發放近250億租賃住房貸款

財聯社7月12日訊(記者 高萍)金融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貸結構不斷改善。最新數據顯示,6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8.1%,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5%;“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5.2%;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6.9%。這些貸款的增速都高於同期全部貸款的增速。

今年以來,央行注重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4月創設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5月又推出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緊盯焦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支持。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總體看,信貸結構仍在延續不斷優化態勢。

房地產金融政策包效果不斷顯現 專家預計政策效果還會持續顯現

房地產金融方面,政策包效果不斷顯現。5月17日央行聯合各部門推出供需兩端的房地產支持政策組合。其中,需求端,通過降低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在全國層面取消個人房貸利率下限,釋放購房潛力;供給端,創設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用市場化方式支持盤活存量房產。

“517新政”後,北京等重點城市紛紛跟進落實,一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邊際好轉。財聯社記者走訪房產中介瞭解到,新政出臺後,看房客戶明顯增多,從早忙到晚,6月北京二手房網籤量達到1.45萬套,創15個月以來新高。

權威專家今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一輪房地產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各方對於“政策底”的共識也是在增強的,預計政策效果還會持續顯現。

二季末金融機構已發放近250億租賃住房貸款 後續投放有望進一步加快

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工具亦加快投放。權威專家表示,本輪房地產政策的一大亮點是創設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一是與前期工作形成了有效銜接。早在2023年央行就設立了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今年6月初在這基礎上又完善推出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老工具1000億元的額度也併入了新工具。央行還專門召開了工作推進會,推廣試點經驗。

二是新老工具合併後,投放進度明顯加快。財聯社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截至二季末金融機構已經發放了近25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人民銀行已審覈發放再貸款資金超過120億元。新工具依然採用“先貸後借,按季操作”的模式,即金融機構先發放貸款,下一季度再向央行申請再貸款資金,會有一個季度的時間差,目前看後續貸款投放有望進一步加快。

三是新工具支持範圍擴大,更有利於落地實施。地方政府收購標的由存量住宅商品房擴大到全部商品房,用途由租賃擴大到可租可售,再貸款對象由7家試點金融機構擴大到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多重利好都將助力新工具加快使用和落地見效。

住房租賃市場將迎更廣闊空間

住房租賃行業有市場、有空間。我國總量上已進入不缺房時代,同時大量新市民、青年人也面臨住房困難,租房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盤活存量發展保障性住房是“破局”的新思路。

權威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未來要拓寬保障房的理解,應該從一個家庭在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對住房需求的角度定義保障房,而不只限於低收入人羣的住房保障。新市民或是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人,有一定收入和租房需求,但買不起房,在這個階段穩定的租房保障也是有必要的。

住房租賃企業可採用更多指標算細賬。市場人士表示,衡量住房租賃業務是否可行,除了市場比較關注的租售比,還要綜合考慮住房租金折扣率、住房收購折扣率等指標。實際運營中,要看內部回報率(IRR)是否足夠高,即淨租金收益率(主要是租售比)和租金增長率之和是否能覆蓋成本,未來租金增長率的提高是有助於提升投資回報的。

同時,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北京、福建、廣東、山東等地相繼爲住房租賃業務提供財稅、土地、產業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如廣州明確國有土地舊廠房改造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不用補繳土地價款;杭州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提供租房補貼。央行和財政的支持機制在目前市場起步階段,能助力房地產行業週期築底;未來隨着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能力提升和市場商業化有效運轉,住房租賃市場還將迎來更廣闊空間,長期看也能促進房地產業發展模式有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