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如水,無垠

12月底的香港,水下體感溫度低至1℃。

謝霆鋒在片場凍得直哆嗦。

他的身子已大半泡入水中,腦袋被對手演員不斷往下踹,一下、兩下、三下……直至完全被水浸沒。

水流帶着刺骨的冷,如一雙無形的手緊緊扼住他的喉嚨……這一幕,看得大銀幕下的觀衆都忍不住跟着屏住呼吸。

這不是謝霆鋒第一次拍水下動作戲。16歲便擁有潛水牌照的他,水性不錯。

但這確實是“意想不到”的一次——在水裡泡了三個晚上,謝霆鋒和對手演員冷到全身不自覺地發抖,難以控制憋氣和麪部表情。

終於,飾演對手的外國演員撐不住了,而謝霆鋒始終沒有說出那句“(我)不行了”。

作爲演員的謝霆鋒向來好強,對自己狠起來稱得上“瘋狂”。

他拍動作戲,追求真實,追求極致,忍受不了借位、替身、後期特效等等有可能讓觀衆“無感”的措施。

這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信念。

就像電影《海關戰線》中的那句臺詞——“My duty ”,在他身體裡紮根生長。

前不久我們採訪了《海關戰線》的兩位主創——導演邱禮濤&動作指導兼領銜主演謝霆鋒。

在我們的採訪中,導演邱禮濤聊起拍攝時謝霆鋒源源不斷的想法,現在還覺得驚喜。

“有一場在船上面打的戲,如果沒有霆鋒提出,這個拳腳(方面)我想象的沒有那麼多,他就有這樣的想法。”

得益於以往拍攝動作片的經驗,謝霆鋒首次擔任動作指導就顯得駕輕就熟。

但當我問他有沒有想要凸顯獨屬於謝霆鋒的動作風格時,他卻秒速否認。

他專業且通透,動作是爲人物塑造服務,而不是自己耍酷的工具。

“如果從謝霆鋒的視角出發,那可能我每個戲都是一樣的,就會有問題。”

誠然,腎上腺素飆升的動作場面是觀衆對《海關戰線》的第一印象。

你追我趕的飆車、熱浪襲人的爆破、驚險刺激的槍戰,從高空扒懸吊貨櫃到貨輪撞擊維多利亞港......海陸空全方位開“炸”。

作爲動作指導,謝霆鋒要做的不僅是完成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還得通過動作爲角色講故事,用不同的動作傳遞不同的信息或情緒。

動作語言用好了,分量絕不亞於一場精妙對白。

拿片中張允南和周正禮在道館的那場戲來說。

當時幾位同事不幸殉職,兩人心中都無比傷痛,並隱隱藏着一股怒火。

如何體現?

邱禮濤和謝霆鋒一致覺得,乾脆讓兩人對打一場。

用什麼打?

謝霆鋒得知張學友喜歡網球,於是設計兩人用棍,其中張學友手持短棍,打起來更爲灑脫自如。

亦師亦友的兩人在道館打鬥,表面上是切磋鍛鍊,實際上是一場無聲交流與情緒宣泄。

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比單純吵架更符合角色性格,也更具視覺效果。

注意一個細節——在打鬥中,周正禮的長棍斷爲兩截。

這個設計,和之後他單槍匹馬64連招大戰對手來了個call back。

動作絲滑,看得好爽

謝霆鋒喜歡在動作設計中留下伏筆,當伏筆揭曉,如同多年前親手埋下的寶藏被人挖起。

他稱其爲:埋藏的根基。

看《海關戰線》全程都有種熱血上頭的感覺,回頭一想,這正源自於謝霆鋒所追求的真實。

他坦承動作設計中有個矛盾點——“首先是安全,但是看起來不能夠安全。”

邱禮濤心有慼慼:“你不能爲了安全把這個難度慢慢減低減低。”

面對其他演員,謝霆鋒多次強調以安全爲先。

至於自己?

他笑笑,“我就沒管自己了。”

電影中有諸多驚險刺激的場景,大銀幕上衝擊力十足,看了幕後花絮更讓我捏很多把汗。

比如在七層樓高的懸吊貨櫃上翻滾,雨天溼滑讓危險係數陡增。

稍有不慎,攝像機會直接砸到謝霆鋒臉上。

還有一場爆破戲,當爆破點炸開,我們甚至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和從他身上呼嘯而過的氣流推力。

與危險擦肩而過,不後怕不可能,但謝霆鋒更在乎的是呈現效果。

爆破結束後,他站起來第一時間對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這個拍得好看。”

還記得在《海關戰線》首映禮上的對話,邱禮濤感慨上一次與謝霆鋒合作,“小謝”才19歲。

一晃20餘年過去,令謝霆鋒驕傲的是,這麼多年這麼多人依然在做同一件事。

不斷成長的同時,亦不負初心。

這一點體現在《海關戰線》上,是除了經典香港動作片的骨血,還有着打造海關題材的新意和刻畫幽微人性與複雜心理的野心。

片中張允南這個角色,深具“搖擺不定的矛盾感”,始終在壓抑和癲狂、理智和崩潰之間遊走。

彷彿在演職場中的你我,也讓影片在爽感之外,多了一層對當下、對人心的叩問。

戳中我的,還有個小細節——

片中,貨輪撞擊維多利亞港時,“珍寶海鮮舫”的鏡頭一閃而過。

作爲香港旅遊地標和電影取景聖地,珍寶海鮮舫於2022年6月中旬駛離香港,後遭遇風浪船身入水。

本以爲它的入鏡是美麗的巧合,邱禮濤卻告訴我,這是他特意補拍的鏡頭。

“在劇情合理的情況下,希望在電影裡面留下這個畫面,將來我們下一代、下一代、再下一代可以看見。”

通過鏡頭、通過電影留住那方小小的天地,這是屬於《海關戰線》、屬於香港電影的浪漫情懷。

我好奇香港電影人強烈的責任感,兩位主創卻直言沒想那麼多。

謝霆鋒用一句話迴應了所有:

“只是我們覺得該這樣做,就這樣做了。”

“該這樣做”的不只記錄,還有傳承。

比如堅持“打戲無後期,爆炸無特效”的香港動作片拍攝模式。

在綠幕和摳圖盛行的當下,很多人不理解,明明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快速合成,爲什麼還要自我“折磨”?

原因很簡單。

實拍帶來的真實感是特效無法取代的。

無論是爆炸、肉搏帶來的壓迫與震撼,還是人下意識的疼痛、恐懼、欣喜、傷心,真實能夠最直觀地傳遞給觀衆。

這也是謝霆鋒在表演歷程中最深刻的體會。

20年前拍攝《新警察故事》,他倒吊着身子從香港會展中心41樓徑直墜落。

中間繩子纏脖,讓他差點窒息休克。

有後怕,沒後悔。

當年的謝霆鋒和現在的謝霆鋒的身影跨越時光交融:

“這些是我給自己的一個交代。”

都說不同年代的觀衆心裡住着不同身份的謝霆鋒:歌手、演員、星廚……每一個身份,他都能做到天花板級別。

也許是因爲,他埋着頭,只管往前奔。

把所有事做到極致,將流言與質疑擊碎於礁石。

少年成長爲男人,回過頭才發現,那些支流已然匯成一片無垠的海。

採訪的過程中,看着眼神依然清澈的謝霆鋒,我提起很喜歡的一支MV——《玉蝴蝶》。

那時他將將20歲,堅持潛到水中,低吟淺唱,獻出款款深情。

如果說那一年的謝霆鋒有着強烈的衝擊力,那麼現在的他,身上則多了一重柔軟和流動。

他敞開懷抱接納新事物,也較真地守着一些情懷。

時光沒改變他的容顏,更撼動不了他的內心。

“我以前是這麼拍電影,現在也是這麼拍電影。”

我想,有一種真誠,有一種力量,永遠讓人無法抗拒。

如水——柔軟而有力,流動且無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