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讓笑聲戳中淚點

北京晚報記者 李夏至

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年代生活情感劇《小巷人家》,是正劇“專業戶”正午陽光的又一新作。開播就以濃濃的煙火氣人情味,真實還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社會面貌,亦備受劇迷追捧,收視一路走高。

圍繞鄰里兩戶人家展開劇情

該劇改編自幻想工場作者大米的同名小說,由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是妥妥的正午陽光“標配”。劇集的演員陣容也很強大,由閆妮、李光潔、郭曉東、蔣欣、範丞丞、關曉彤、王安宇領銜主演。故事主要圍繞上世紀70年代末,同住在蘇州棉紡廠家屬區一條小巷裡的莊、林兩個家庭展開。面對恢復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開放等時代變遷,兩家的家長和孩子們的命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劇情開篇就以棉紡廠分房這一極具時代特色的事件開始,廠花宋瑩(蔣欣飾)爲了分到更好的房子,不惜將兒子扔到了棉紡廠書記家中;而因爲家中人口較多而喜提新房的棉紡廠女工黃玲(閆妮飾),則要面對丈夫家婆婆媽媽的人情世故。

伴隨着知青返城,故事還將展開更爲細膩的生活圖景。劇中,爲了能節省開支早日“喜提”電視機,宋瑩一家三口開啓了花式吃蛇瓜的“艱苦”生活,“笑果”拉滿。黃玲面臨婆家的惡意“壓榨”,同時還要在方寸之間的小屋中養活小姑和表弟家的三個男孩,一場家庭“大戰”一觸即發。

過去,家長裡短的劇集大多會集中展現家庭內部的戲劇衝突,《小巷人家》雖然也不乏黃玲與婆家之間的利益衝突,但更多的筆觸還是着重於描寫一牆之隔的校園中的兩家人。故事中,原本軟弱被欺負的黃玲在認識了宋瑩之後,逐漸學會了捍衛自己的權益,勇敢地對毫無邊界感的公婆說不;在與黃玲成爲鄰居後,宋瑩家之前始終“留守”的兒子棟哲也終於有了共同成長的童年夥伴。

從鄰里溫情過渡到青春往事

故事通過描繪莊家和林家兩代人在時代風口上努力改寫命運的拼搏歷程,將親情、愛情、鄰里情等濃厚情感一幀一影地鮮活呈現。劇中既有父母攜手半生的傳統婚姻,也有青梅竹馬的純美愛情,亦有鄰里之間情深義厚的互助。充滿生活氣息、流淌着普通人歲月時光的故事,以娓娓道來又不失逗趣的方式加以表現。

不少劇情都充滿了人設衝突帶來的喜劇感,種種反差充滿了樸素年代獨有的情感羈絆,如宋瑩、黃玲偷溜出門帶筱婷吃長壽麪,卻被棟哲意外發現時的哭訴;小時候的棟哲經常去張爺爺家看電視,因而被人嫌棄,莊家的外甥鵬飛從貴州來過暑假,也因爲沒看過電視而“長”在了棟哲家。這種充滿溫情又不失生活樂趣的橋段,讓劇集除了“憶苦思甜”之外,更平添了不少普通人在艱苦條件下依然樂觀生活的積極表達。

故事同時以普通人生活編年史的方式推進,將上世紀七十年代人所經歷的重大歷史變革,融入家庭生活的瑣碎中。從開篇處的恢復高考,到鵬飛到來後的知青返城問題,高考落榜生一鳴無奈之下幹起的“個體戶”生意,都寓意着時代正逐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足夠濃厚的情感溫度下,時間往前推進,小孩子們逐漸長大,而大人們則伴隨着時代變革的步伐迎來更多未知的挑戰。

在後續的劇情裡,林家順應時代變遷,林武峰和宋瑩舉家搬到廣州尋找新的機遇,長大後的孩子們也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並延續林、莊兩家下一代的情誼。從鄰里溫情過渡到青春故事,《小巷人家》的故事廣度得以擴展,對於現實生活則產生了更爲直接的情感觀照。在那看似已經久遠的年代,雖然有過艱苦的困難時光,但鄰里互助、家庭溫暖的情感卻深植在不少人的回憶裡。讓觀衆感受到刻畫在記憶中的情感共鳴。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