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收入衝刺百億 年度交付目標刷新至13萬
本報記者 陳燕南 北京報道
近日,小米集團發出了創歷史新高的成績單。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總收入爲925億元,同比增長30.5%;經調整淨利潤爲63億元,同比增長4.4%。
其中,小米汽車作爲今年“出圈”的明星汽車品牌,其財務情況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爲95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爲2億元。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明年汽車業務可能是小米所有業務中增長最快的。
對於如何看待小米汽車未來的發展,有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車企最重要的平臺化和規模化能力暫時無法評估,小米汽車還需時間的檢驗。
“小米憑藉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成功經驗和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成熟的智能生態系統,有望重塑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價值的認知。但是小米汽車要成爲顛覆者,不僅僅取決於流量的獲取,更在於其在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供應鏈管理、規模化生產和客戶服務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創新並建立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向記者表示。
虧損收窄
小米SU7系列自2024年3月28日正式發佈後,在過去半年多貢獻了近百億元的營收,佔公司總收入的10.27%。毛利率更是達到了17.1%。
東吳證券指出,小米汽車毛利率持續超預期,主要原因系核心零部件價格降低及銷量增加攤薄單位制造成本。同時,東吳證券還預測,小米汽車毛利率仍有進一步上行空間。
2024年三季度,小米SU7的平均銷售價格(ASP)也有所上升,從第二季度的每輛22.86萬元增至23.87萬元,增幅4.4%。小米汽車解釋稱,這是由於三季度消費者對價格更高的SU7 PRO和SU7 MAX車型更加偏好所致。
由於銷量的增加,相比第二季度,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車各項經營數據有了顯著進步,經調整淨虧損15億元,第二季度智能電動汽車收入62億元,淨虧損18億元。
談及虧損原因,盧偉冰在電話會上表示,小米汽車仍然處於早期階段,規模還不夠大。“自建工廠、自研核心技術,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攤,所以前期有虧損,整個電動汽車行業規律也是這樣。”他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第三季度,小米SU7交付39790輛,也就是說,賣一輛車小米要虧大約3.7萬元,相較於二季度的6萬元減少2.3萬元。
虧損收窄的原因離不開小米汽車的規模量產,邊際效應進一步得到降低。
據瞭解,從2024年4月3日SU7系列啓動交付至今,小米已提前完成累計生產10萬輛新車的目標。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汽車已交付67157輛新車。
幾個月前,小米汽車的目標爲10萬輛,此後公司曾將衝刺目標提升到12萬輛。目前小米汽車再度提升,向全年交付13萬輛的新目標進行衝刺。
盧偉冰在解釋說,小米汽車處於早期階段,規模尚未擴大到可以完全吸收成本的程度。他強調,隨着交付量的增加,預計虧損將逐步減少,並展現出規模效應。
爲了進一步加快交付目標,在渠道方面,小米汽車銷售服務網絡加快擴增。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在中國大陸地區38個城市開業127家汽車銷售門店,有望推動汽車更快交付。
加快產能“爬坡”
不過雖然小米汽車的銷量節節攀升,但是產能問題一直是造車新企的難題之一。如今,也成爲小米汽車幸福的“煩惱”。
記者11月27日在小米汽車App上看到,小米汽車SU7鎖定訂單後預計24—27周交付,SU7 Pro鎖定訂單後預計21—25周交付,SU7 Max鎖定訂單後則預計19—22周交付。這意味着大概需要5個月至7個月才能進行交付。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能問題帶來的影響就是極有可能在瞬息萬變的新能源市場中跟不上節奏。訂單拖欠的時間過長,但新車型、新技術研發卻不能停,意味着在新技術新車型誕生後,還會有相當一部分用戶無法提到老款車型,後續可能意味着這些用戶將要退定,或者小米需要爲客戶免費升級新車,免費更新配置。
不過,目前小米汽車正在加快產能。據瞭解,在小米汽車一期工廠的建設規劃中,其年產能爲15萬輛,即月產能爲1.25萬輛,而今年最後兩個月,小米將衝刺2.4萬輛的月交付成績,產線利用率接近200%。
目前有消息透露,爲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並籌備未來的新車計劃,小米在提升現有產能的同時,正加速建設第二座工廠——小米汽車工廠二期。
按照計劃,爲了加快施工進度,該工廠已開啓早晚雙班施工模式。預計今年年底,該工廠將完成封頂,明年6月竣工,最快7月、最遲8月正式投產。屆時,小米汽車的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
(編輯:張碩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