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敵人,是平庸
前幾天在一場直播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直言:“有些企業,偷技術,挖人,打扮自己一下變成一個好像科技領導者一樣的,然後外面都漂亮,就說迎合年輕人口味……依靠價格最低成爲領導者,但是消費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她的這番言辭非常犀利,被衆多媒體解讀爲:針對小米和雷軍。
有趣的是在同一天,小米公關部總經理在微博上發文寫道:“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這被外界解讀爲隔空回懟。
其實,小米真正的敵人不是格力或者哪家外部企業,而是自己。
就在這番“較量”幾天後,小米披露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強的年報: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35%、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41.3%,手機、家電、生活消費品、汽車、互聯網廣告領域的營收全部顯著增加。
然而抱着思辨的心態,我似乎看到了其中的“平庸”隱患。
平庸是一個很主觀的看法,簡單理解就是小米能否持續推出最尖端科技的新產品並在商業化方面持續領先。
小米去年總收入3659億元,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確實史上最佳,但佔據營收超過一半依然是智能手機業務。
我們就從手機以點帶面。
智能手機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雖然2024年全球出貨量增長7%,止住了之前兩年的頹勢,但未來的增長預期還是個位數的。據Canalys,行業領頭羊蘋果和三星去年出貨量雙雙下降1%,兩家的全球市佔率一致都是18%。
排在這兩家後面的就是小米,去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5%,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14%。但小米年報中的智能手機毛利率卻同比減少了2個百分點。
主要原因不在銷售額,而是核心零部件價格上漲所致。背後的訊息就在於像手機芯片這樣的高精尖領域,小米依然沒有掌握自研的核心產品,無法深度降低成本。
去年小米成功流片了中國首款採用三納米工藝的手機系統級芯片,但當前依然沒有量產的消息。是否掌握自有芯片是降低手機成本、減少外部供應成本壓力的核心方法。
這也體現在智能手機高端化方面。去年小米手機的平均銷售價格是1138.2元,雖然相比前年提高5.2%,但仍然無法和蘋果以及三星的平均銷售價格相提並論。
蘋果和三星都掌握着自研技術的手機芯片,在國內衆多廠商努力高端化的節骨眼上,真正掌握芯片技術的,可能纔會笑到最後。而其他手機企業則似乎會淪爲平庸。畢竟行業已經高度成熟了。
說到高端化,就不能不提人工智能。小米最近披露,今年300億元的研發費用中,有1/4將是AI相關投入,短期內小米做好AI基建,開發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AI技術,搭建AI大模型落地的應用場景……
然而真正在全世界叫得上名號的國產AI大模型中,並沒有小米的產品。反映到高端化的AI手機上,小米也沒有什麼AI特色爆款。
有人說,AI將是所有產業的下半場。如果小米始終無法推出世界級的AI大語言模型產品,則如何在下半場上繼續馳騁領先呢?
最後,我依然要祝賀小米收穫史上最亮眼財報以及史上最牛走勢,做到這些真的不容易。也希望小米繼續披荊斬棘,引領中國企業在自研硬科技領域不斷前進。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