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永遠的C位!
萬聖節剛剛過去,今年十月,一部霸佔全球的驚悚恐怖片竟成爲了票房黑馬!這部電影便是《斷魂小丑3》,恐怖電影愛好者也許已經看過了前兩部。這部500萬美元的低成本電影,在上映首周卻全球狂攬2000萬美元!因爲太過刺激,觀影現場也是頻發昏厥事故,很多觀衆直呼“嚇死”!
✦ 幾乎同期上演的《斷魂小丑3》與《小丑2:雙重妄想》
反觀由奧斯卡影帝華金·菲尼克斯和流行Diva——Lady Gaga主演的大製作影片《小丑2:雙重妄想》,卻從第一部帶來的超高期待跌落,遭遇票房滑鐵盧。
每一年的萬聖節,小丑都是妥妥的C位!畢竟,衣着斑斕、笑容詭異的小丑,早已是全球文化的共享符號。關於小丑這個形象,有着太多趣梗,小丑這一符號的經久不衰,也離不開各領域的持續創造和那些被人津津樂道的奇怪故事。
小丑的故鄉在歐洲。在上世紀20年代的各大馬戲團裡,你總能欣賞到小丑演員們精湛、滑稽又充滿詭異的精彩表演,當時意大利著名馬戲團Les Clown Rastelli便是以“扮演小丑”而聞名世界,甚至在長達四十年時間裡被譽爲“全球最佳馬戲團”之一!
Les Clown Rastelli的演出被大量喧鬧甚至滑稽的段落填滿,舞臺效果則用各種材料製作出視覺層面的笑點——毛茸茸的頭髮、似乎有自己生命的衣服、復活的椅子、爆炸的樂器,這一切在當時非常新穎!
此外,法國最著名的小丑殿堂——Le temple des clowns也塑造了歷史上最偉大的小丑表演。散落在歐洲各地的馬戲團小丑表演,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繼而成爲了諸多電影人物形象的創作源泉。
小丑極具辨識度的外表是最好模仿或學習的,滑稽的行動也同樣易於複製。然而,滑稽的外表下,小丑內心的情緒和內核卻異常複雜,難以捕捉。而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小丑從內而外的精神呈現被他傳達得淋漓盡致。
喜劇大師卓別林一生的演繹,完美體現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兒時的查理在濟貧院做苦工;不久後,母親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當時,雜耍表演很受歡迎,價格便宜,年輕的查理一有機會就偷偷溜去劇院。除了在後臺工作,他還接過一些演員的小任務,很快,他就在巡迴演出中得到了出演關鍵角色的機會。
卓別林總是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流浪漢,插手各種社會瑣事,流浪漢的角色從此成爲卓別林從影25年裡最爲經典的形象,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流浪漢和哈姆雷特一樣,是人性的核心代表,多面而神秘,似乎沒有任何舞蹈家或演員能在動作的口才、多樣性和辛酸程度上勝過他。”
1925年至1928年間,卓別林主演的電影《馬戲團》完美展現了小丑的精神世界。這是一部偉大的影片——“從近處看,人生是悲劇;從遠處看,人生是喜劇”,這句出自查理·卓別林本人的話,完美概括了這部影片。
《馬戲團》是卓別林對錶演本質的反思,也是他職業生涯和個人奮鬥的結晶。人們常說,《馬戲團》能被製作出來已經很幸運了,更別提能拍得這麼好。但這就是最偉大的小丑的本事:把悲傷藏在心裡,把快樂帶給觀衆。
20世紀80年代,好萊塢興起了一股“怪獸、科幻、驚悚”浪潮。在那個時期,很多驚悚大片橫空出世,比如震驚世界的《大白鯊》、還有非常經典的《猛鬼街》系列等。邁克爾·傑克遜爲歌曲《Thriller》獨創的驚悚MV也成爲了人們反覆致敬的經典。
✦ 《鬼驅人》的故事發生在一座被惡鬼困擾的房子裡
浪潮之下,小丑自然也成了當時的熱門主角。從1980年到2000年,關於恐怖小丑的電影就多達上百部,其中最爲精彩的當屬1982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指導的《鬼驅人》以及1990年改編自斯蒂芬·金小說的《它》。
✦ 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恐怖小丑電影是斯蒂芬·金的《它》 (1990)
這兩部電影的成功,將小丑這一恐怖形象深深刻入了觀衆腦海。
✦ 蒂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 (1989)
與此同時,DC漫畫創作的小丑角色也開始風靡全球,成爲動漫中知名度極高的反叛人物。在蒂姆·波頓執導的1989年電影《蝙蝠俠》中,小丑首次在銀幕上擁有了名字 (傑克·納皮爾),並以其恐怖的笑臉和瘋狂的行爲讓人記憶猶新。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
到了21世紀,DC漫畫的小丑繼續發力,希斯·萊傑在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對小丑的詮釋更是達到了巔峰,他塑造了一個癲狂、黑暗的小丑形象,並因此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隨着改編自斯蒂芬·金小說《IT》的《小丑回魂》系列面世,潘尼懷斯 (Pennywise) 這個拿着紅色氣球的小丑,一舉成爲裡恐怖電影中的票房冠軍。
當然,影視裡的小丑也不僅僅有恐怖的一面。在《辛普森一家》中,小丑庫提斯也是備受歡迎的角色之一。呆呆的眼神配上滑稽的綠色頭髮,易怒疲憊、憤世嫉俗的性格,再加上他對當下頻繁的精準吐槽和隨地大小“瘋”,這樣有趣毒舌的角色,很難讓人不愛!
提起小丑,還記得曾經遍佈街頭的經典招牌形象“麥叔叔”嗎?
隨着一大批以小丑爲中心的驚悚作品出現,一種現象級的“怪病”出現了——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
小丑恐懼症在80年代達到巔峰。當時一位連環殺手約翰·韋恩·蓋西 (John Wayne Gacy) 在諸多場合扮演過小丑波哥 (Pogo the Clown),這位小丑殺手的故事在當時可是坊間大新聞,引起了公衆的不安。
也是這種對於小丑的恐懼,間接導致了麥當勞招牌形象“麥叔叔”的徹底消失。
直到2022年,一項對於來自64個國家的987名成年人的調查結果顯示,依然有54%的受訪者對小丑存在過度恐懼的情況。
不過,無論讓人捧腹大笑還是擔驚受怕,小丑這一形象都已超越了文化和語言的界限,成爲了全球性的共同符號。
小丑不僅是一個角色,更有着對傳統的顛覆、對規則的挑戰和對自由表達的渴望。正因如此,這個反叛者才脫穎而出,成爲人羣中的那個C位“顯眼包”。
© 本文爲 Cc 主義 獨家版權所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 ccfoundation
侵權必究
擁抱糖果的刺蝟!萬聖夜,最適合看蒂姆·波頓
從陳昊宇看AUM「自在女性」面孔與品牌之路
上海展訊 | 看展——打開秋天的正確方式
想免費看展的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