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汪致重:促兩岸農業合作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時,歷史性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此次會談是1949年以來,兩岸高層人士以民間名義公開進行的最高層次的會談。汪致重系汪道涵先生之子,二十餘年來不辱父命,一直奔走海峽兩岸,積極參與並主導推動內地與臺灣之間的技術農業、生態農業的交流與合作,他與辜振甫女兒辜懷羣等發起成立的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在海內外頗有影響。盛夏時節,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上海對汪致重先生進行了專訪。
記者:請問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的成立背景和主旨是什麼?
汪致重: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是我和臺灣知名人士辜懷羣女士、廖正豪先生共同發起,總部在上海設立的社會公益組織。
基金會成立伊始,密切關注兩岸農業環境和食品安全,並提倡生物科技在農業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積極調動和整合兩岸的優勢資源,推動兩岸在農業環境與食品安全領域的全面合作,共謀發展。
除此之外,基金會致力於幫助弱勢族羣,關切兩岸有關社會管理的相關議題,並且針對社會普及醫療和重症疾病、癌症的早診、早治,以臺灣醫療服務的理念,助力大陸完善全民健康系統。同時,基金會還致力於對醫療資源落後地區的診斷能力提高;對城市養老事業的扶助與推動發展;以及加強與推動不同文化、不同地區與國度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社會交往。
記者:您怎樣看兩岸在農業方面的優勢互補與互動合作?
汪致重:我從三方面來分析。首先,臺灣農業的發展歷程。亞洲國家地區的農業形態與耕作方式,不分國家地區,均基本相似。臺灣則由於上個世紀早期的農業規劃相對合理,在上世紀70年代又經過科學的農田水利系統佈局,兼之有效的農會制度與精耕細作的傳統,使臺灣農民對精緻農業的熱情濃厚,也推動了他們的農業發展與農產品的研發創新遠遠超過了亞洲其他的國家與地區,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20世紀末期,工業化與民衆健康保障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爲應對這些生態變化產生的食品問題,生物科技開始快速發展並得到廣泛應用。臺灣農民與中小科技專家們把從日本學到的生物科技移植到臺灣,並充分發揮了這些科技成果的市場價值,從而更推動了臺灣農業向着高質量、多品種的方向發展。由此而開始的臺灣農業生物科技的發展又使臺灣從傳統農業走向了現代生物科技農業,從注重品種的創新走向了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並以此來進一步推動品種創新。
落實ECFA優勢互補
其次,大陸農業的困惑與挑戰。把臺灣發展走過的這段經歷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把經歷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威脅的坎坷之後臺灣農業所呈現的創新與發展,與發展中的大陸人民分享,與周邊發展中的國家與地區分享,這也是我的工作目標和理念。相對於臺灣地區來說,大陸的農業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前的探索和起步階段。半個世紀以來,爲解決人類生存的必需而不得不採取化學農業方式以圖溫飽,然而,這種化學農業方式雖然滿足了糧食供應,但對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的遠期影響已經越來越顯現出來。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與技術,什麼樣的規章制度與管理,什麼樣的利益機制,才能夠使人們逐步地朝健康發展之路長久地持續發展?
隨着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特別是自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兩岸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已經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機遇期。兩岸農業環境與食品安全合作,將更加爲保障兩岸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貢獻。推動兩岸農業生產環境和食品安全,這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待,也爲兩岸的生物科技與農業發展帶來了光明的前景。我與臺灣生物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董事長王金平先生深感:兩岸農業環境和食品安全互助合作,責任與意義同等重大,故義不容辭地發起設立「兩岸農業環境與食品安全互助合作論壇」,積極推動建立兩岸互助合作機制,實現兩岸產、官、學、研、技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商業流通與金融投資作爲支持,共同推進兩岸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