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用電大戶 積極轉型綠色工廠

大亞善用地層下陷區無法耕作土地,以太陽光電創造新價值。圖/大亞提供

歐盟10月起展開碳足跡盤查,爲2026年課徵碳稅作準備,臺灣也計劃2025正式開徵碳費。線纜業雖未列入首波課稅清單,但華新、大亞、華榮等線纜廠因屬用電大戶,率先在廠區屋頂建置太陽光電廠因應。

大亞主管表示,大亞將臺南關廟廠打造爲綠色工廠,屋頂建置容量2.8MW太陽光電系統,還有1MW儲能系統,目前在全臺有68座屋頂型及地面型太陽能光電廠,總建置容量212MW,學甲光儲合一案場建置容量30MW,中臺灣漁電共生建置容量185MW,預估2026年太陽能光電廠累積建置容量將倍增至500MW,未來每年電費收入至少15億元。

華新橫跨不鏽鋼及電力線纜等生產領域,積極應對碳稅及稅費。除楊梅電力線纜智能工廠屋頂自建太陽能電廠外,打算向離岸風電第三區塊開發運營商購買綠電。華新自2015年起持續優化「安環資訊平臺—溫室氣體盤查與計算產品碳盤查」,收集統計各廠區溫室氣體排放量,並由環安衛管理委員會每季檢視管理情形,展開ISO14064溫室氣體盤查、ISO14067碳足跡盤查,2022年已完成兩岸各廠區溫室氣體盤查及產品碳足跡盤查。

華新並與供應商組成減碳聯盟,期望2025年60%供應商可完成範疇一、二碳排揭露的目標,其中40%可通過驗證,至於轉投資的歐洲不鏽鋼廠,2030年前將依ISO 14064標準,完成義大利Aosta廠區及其他CAS子公司碳排查,目標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