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功夫 挖掘潛能(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林 琳 王漢超

4萬平方米的空間內,機械臂輾轉騰挪,自動導引車運行有序,激光劃片、焊接、高密度封裝、人工智能質檢等工序一氣呵成。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一期工廠內,自動化率達到88%,每分鐘就有5塊光伏組件下線。

“截至今年3月底,我們的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已經相當於三峽水電站裝機量的9倍。”天合光能董事會秘書吳羣說,“企業下足功夫,挖掘潛能,多次刷新行業紀錄,申請的專利已超過4000件。”

“在製造光伏電池的過程中,硼擴是關鍵環節之一。傳統的一步硼擴工藝所形成的發射極,難以同時兼容載流子的高效產生和傳輸。”天合光能電池工程技術經理劉成法介紹,“我們創新性地將這個環節分爲兩步進行,並搭配激光局域熱處理工藝,首創了相關專利技術。又花費3年,歷經數百次測試,投入上千萬元研發資金,最終實現了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

同樣肯下足功夫的,還有“進窄門、走遠路”的蜂巢能源。

勻漿,塗布,模切,疊片,運送,裝配……在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常州生產基地,使用第三代高速疊片技術的生產線上,每0.125秒就可以生產一片電芯極片,相比傳統疊片技術路線,效率提升約兩倍,設備佔地面積減少45%。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已申請專利超過7000件。

企業肯下足功夫,是因爲看準了方向,在自主創新上鍥而不捨。

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發展,電池包設計向着長薄化方向過渡。蜂巢能源看準這一趨勢後,創新疊片技術,把電芯極片像疊三明治一樣堆疊到一起。從2018年開始,蜂巢能源技術團隊經過5年研發,終於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技術迭代。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志坤說:“我們認準了就堅持走下去。”

企業下足功夫自主創新,靠的是當地製造體系的有力支持。

江蘇已實現製造業31個行業大類、179箇中類、609個小類全覆蓋,工程機械、光伏、汽車等多個行業形成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從研發設計到加工製造的完整產業鏈條。去年,江蘇印發方案,聚焦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羣和50條產業鏈,實施八大行動,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設質量效益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強省。

天合光能的中下游供應鏈企業分佈在三小時經濟圈內;蜂巢能源能在6小時內配齊所有原材料,由於供應鏈上游正負極材料廠商和下游整車廠商都在常州,企業的物流和倉儲成本大幅降低。

目前,江蘇省累計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的企業有241家,有效期內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1474家。4月,全省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0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