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真的有害嗎?英國菸草公司以48只狗做實驗,3年每天吸100支菸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75年,英國女記者瑪麗的一篇報道文章《抽菸的小獵犬們》橫空出世,矛頭直指英國菸草公司的“獵犬實驗”。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回答一個問題,吸菸是否會有損健康。
爲了驗證答案,菸草公司以幾十只健康的狗爲實驗對象,強迫它們每天吸食上百支香菸,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狗依然健康。
由於實驗過程並未對外完全公開,所以出於職業敏銳,瑪麗直覺地認爲,這家公司一定藏着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爲了找到“獵犬實驗”的真相,她冒着巨大的風險潛入其中,嘔心瀝血寫成了這樣一篇震驚全球的報道。
瑪麗到底發現了怎樣的真相?經此一事,菸草行業又會迎來怎樣的變化?
瞞天過海,真相反轉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全球輿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強烈的聲音:吸菸有害健康!
吸食香菸的確可以給一部分人帶來短暫的快感,但是一時的暢快過去之後,他們的身體卻會承受不可逆的損失。
就連生命的長度,也可能會因此大大減短。
當類似的言論流傳開來時,菸民們有些惶恐,歐美國家的香菸出售量快速下跌。
而損失最大的,當然是菸草公司。
一家英國菸草公司認爲,他們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看着整個菸草行業垮掉。
既然輿論的力量這麼強大,那他們當然也可以用一些商業手段來引導輿論,使其爲自己所用。
於是1951年左右,這家菸草公司宣佈,他們將會用同爲哺乳動物的狗來作爲實驗對象,調查香菸對動物的身體到底會有多大損害。
此言一出,民衆的爭論很快便紛至沓來。
許多人不明白,一個菸草公司,爲什麼要做這樣自掘墳墓的事情。
他們相信,一旦被實驗的狗出現異常情況,公司必定會萬劫不復。
不僅如此,整個菸草行業恐怕還會一蹶不振。
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戲,看實驗者怎麼來圓場。
與此同時,英國菸草公司不疾不徐地開始了他們的計劃。
工作人員先是抓住了幾十上百隻獵犬,對它們精心飼養,保證它們的活性與健康。
至於具體的數量,不同版本中有不同的說法。
有的資料記錄他們抓住了100只獵犬,而有的資料記載則是他們從中挑選了48只最健壯的獵犬。
實驗過程也非常簡單,根據菸草公司公開的流程來看,他們每天會通過特殊渠道強迫狗吸食香菸,進而觀察狗的身體反應。
在觀察環節中,工作人員重點關注實驗對象肺部的情況變化,記錄獵犬肺部有無出現器質性病變,或者出現增生、腐壞以及其他異常情況。
經過長達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實驗,這家公司公開的實驗結論中明確寫道,吸菸對身體健康並沒有任何傷害。
幾乎每一隻接受實驗的獵犬,在每天承受大量的尼古丁侵蝕之後,仍然能夠活蹦亂跳。
而且它們的身體內部,也沒有發生負面的變化。
在所謂的用科學說話的證據支撐下,英國菸草公司相當得意。
他們呼籲大衆不要被毫無根據的謠言欺騙,引導大衆放下心理負擔,自由購買香菸。
誠然,他們的實驗結果新鮮出爐,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輿論風向。
但是,他們並沒能取信於大量民衆。
要知道,人體攝入任何一樣東西,都得講究一個適度原則。
哪怕是像蛋白質、維生素這樣的營養物質,一旦攝入過量,人體都會出現應激反應,甚至是病變。
菸草有沒有問題,這個姑且不論,但是要說營養價值,它肯定是比不上蛋白質一類的物質的。
如果過量攝入菸草,就算它沒毒,正常人仍然會受不了。
沒有人會一天吸食100支香菸,更沒有人會在長時間大量吸食香菸之後安然無恙。
然而人無法做到的事情,體型更小、反應能力更弱的狗卻做到了。
如此看來,這個結論豈止是匪夷所思,簡直是把民衆當猴兒耍。
當然會有人提出質疑,可是一切質疑都是基於主觀推論,沒有證據。
一個名叫瑪麗的女記者,也是衆多質疑者當中的一員。
她的職業敏感性,註定她會比普通人更加在意社會事件的真相。
相比於普通人旁觀者的心態,她可以通過專業技能打入公司內部,想方設法潛伏,獲取第一手資料。
於是,瑪麗打通門路,成功混入這家英國菸草公司,並且逐漸從最外圍的可有可無的員工,變成內部能夠接觸核心機密的員工。
要想驗證真相,最直接的途徑就是了解實驗獵犬們的身體狀況,她也是費了很大的功夫,纔有機會看到被關在籠子裡的獵犬的記錄。
她發現,這裡的所有獵犬質量良莠不齊,有的的確還能活蹦亂跳,但有的已經垂垂老矣,經常一動不動地趴在籠子裡。
而就算是那些活蹦亂跳的獵犬,它們的健康持續時間也並不長。
過不了幾天,在大量吸食香菸之後,它們也會從最健康的狀態變成最糟糕的樣子。
總的來說,菸草公司從實驗過程到實驗結果,幾乎所有的數據全部都在造假。
100支香菸帶來的危害可想而知,這是普通犬類動物,甚至於更高級別的哺乳動物都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菸草公司裡,狗的存活時間普遍短暫,有的只活了一個月左右,生命質量和生命長度嚴重縮水。
導致這一結果的最直接的因素,當然就是過量吸食香菸。
但是爲什麼公司向公衆披露的畫面裡,狗的精神狀態始終不錯呢?這就與他們暗地裡的手段有關了。
偷樑換柱,實情曝光
在用於實驗的獵犬承受超出身體接受範圍的痛苦時,菸草公司也在同步尋找新的實驗對象。
當某一隻狗因爲實驗過度而去世時,他們會馬上對實驗對象進行更換,保證全體獵犬的數量和生龍活虎的狀態。
通常情況下,3年過去,他們就會更換一批全新的實驗對象,並且把所有實驗記錄按照自己的想法編造一遍。
也就是說,實驗前和實驗後,人們看到的獵犬全都不是同一批。
以三年爲一個週期,菸草公司愚弄大衆,顛倒是非黑白,爲了利益,最大程度上損害了公司的形象,使他們的信用度大打折扣。
真實的調查結果讓瑪麗非常震驚,同時也十分痛心。
萬物有靈,狗同樣也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是人類的朋友,與我們共同分享家園。
然而菸草公司卻因爲一己之私利,罔顧動物的生命,以如此殘忍和痛苦的方式剝奪了它們生存的機會。
欺騙大衆,引導虛假輿論,這是菸草公司的致命問題。
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立足於社會,必須要承擔起社會責任,然而菸草公司不僅沒有承擔起來,反而還完全漠視廣大民衆的知情權。
瑪麗是一名富有正義感的記者,她想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公之於衆,想讓真相大白。
可是,她的調查也動了很多人的蛋糕,事情的進展不會有那麼順利。
經歷了很多外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之後,1975年,瑪麗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爲《抽菸的小獵犬們》。
作爲一篇新聞報道,文章中有聲情並茂的文字,有忠實還原真相的記載,還有一張張生動的圖片。
每一個字,每一張圖,都在揭露菸草公司的謊言。
很快,輿論高潮撲面而來,菸草公司的大門都快要被人們踏破。
他們自以爲是的手段,最終葬送了公司的發展空間,別的行業蒸蒸日上,菸草行業卻大受打擊,銷售量更是大不如前。
過去,人們不是沒有懷疑過菸草的副作用。
當它深入滲透到普羅大衆的生活中以後,有很多吸食者明確受到了香菸的不良影響。
所以在瑪麗的報道正式發佈之前,人們纔會有懷疑,有質問。
而她的報道如同往火堆裡潑了一盆油,普普通通的質問瞬間演變成熊熊烈火,燒得菸草公司難以抵抗。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哪怕吸菸有害已經成爲社會共識,仍然有很多菸民不肯放棄生活中這一爲數不多的愛好。
他們要麼通過香菸來釋放壓力,緩解心情,要麼已經對吸菸成癮,在戒菸過程中會遇到極大的生理痛苦。
爲了儘可能的平衡吸菸與公共健康、公共安全之間的關係,世界各國也有不同的舉措來應對這一問題。
控制吸菸,絞盡腦汁
如何降低公民吸菸率,如何降低香菸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衛生部共同關注的議題。
針對控煙和戒菸的中心思想,不同的國家也各自出臺了不同的政策。
比如新西蘭,2022年一項法案經過新西蘭議會正式確立,全國範圍內的所有香菸批發和零售商戶,堅決不能向2009年1月1日之後出生的公民售賣商品。
如果有人違背,政府將會依照政策規定,向主體責任人徵收最高15萬新西蘭元的罰款。
另外,議會還要求香菸的有關生產單位嚴格把控尼古丁含量,儘量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佔據比例,同時減少香菸零售店的數量。
他們沒有搞一刀切,沒有立法禁止公民吸菸,但有意識地從源頭做起,放緩了香菸行業的發展。
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全國戒菸日的美國,同樣也在遏制香菸的傳播,甚至是氾濫。
在美國,電梯、電影院、酒吧、餐廳和辦公室等公共場所,吸菸被絕對禁止,針對違法行爲的懲罰力度也會很大。
政府嚴禁商戶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不僅如此,有的州還把年齡門檻提高到了21歲。
而在國內的很多公共場所,只要擡頭望去,都能看到禁止吸菸的標識。
在社會公民素質普遍提高的情況下,大衆還會一起譴責公共場所吸菸的行爲。
只是,相關條例對這一行爲的處罰力度,還是有很多網友認爲程度不足。
在各國陸陸續續推出禁菸條例之時,有一種商品鑽了政策的空子,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那就是電子煙。
電子煙的外觀和傳統香菸相比更加小巧精緻,並且味道也更加多樣,如今市面上就有許多水果味的電子煙,深受一部分青少年的喜愛。
而且,電子煙一直打着健康無毒的噱頭和旗號,對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
這就導致在一些國家,青少年購買電子煙的頻率甚至遠遠高於成年人。
事實上,電子煙並不像它的宣傳標語一樣純潔無辜。
一支香菸裡,有毒有害物質的成分很多,電子煙只是控制了一部分物質的比例,但仍然包含着其他類別的有毒有害成分。
因此,對電子煙上頭,這樣的行爲同樣無異於慢性自殺。
針對電子煙氾濫這一新型情況,不管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推出了電子煙管理辦法等專項專管的法律法規,限制其流通。
吸菸有害健康,這句話不應成爲空喊的口號。
無論是一手煙還是二手菸,都會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傷害,這是不爭的事實。
結語
英國菸草公司通過實驗造假的手段,強行將輿論引導到對自身發展有利的方向,幸而女記者瑪麗冒險介入調查真相,這才攻破謊言。
戒菸雖然很難,但慢慢控制香菸攝入量,循序漸進地降低自己對香菸的依賴,對健康生活是有好處的。
參考資料
爲證明吸菸無害,每天強迫狗抽一百支菸,結果如何? 澎湃新聞
該國“09後”不能買菸了!爲禁菸,各國都很拼 中國僑網
世界無煙日主題持續關注青少年:多方呼籲警惕“煙卡”、電子煙等隱患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