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陽產土樓 徽派建築奇葩
皖南徽州地區,不僅是一個地理名稱,更是一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區域。早在秦漢設郡,至北宋時期建立徽州府,府治歙縣,下轄:黟縣、歙縣、祁門、休寧、婺源和績溪。
歙縣作爲古徽州府治,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徽派建築作爲中國古建築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天井庭院、四水歸堂、門樓高大、廳堂寬敞、雕刻精美、粉壁黛瓦馬頭牆,是人們熟悉的經典徽派建築特點。然而,在徽派建築中,還有一朵不同於經典徽派建築的奇葩——徽州地區的土樓。這一建築形式,廣泛存在於皖南山區,以蠻石築基、黃土壘牆、就地取材、造價低廉、牆體厚實、冬暖夏涼,特別適合山區村民居住,因此,在徽州民間流傳着一句俗語:“有福之人歇土牆(即土樓)”。而且徽派土樓建築,還與山區自然環境完美融合,體現了“宇宙萬物,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樸素無華,別具一格。
歙縣
雖然徽州地區的土樓相較於聞名遐邇的福建客家土樓、雲南土掌房、西北窯洞等等,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也因此,使得徽州地區的土樓更具神秘感。
然而徽派建築中爲何會存在土樓呢?這是因爲皖南地區以山地爲主,羣山連綿、峰巒疊嶂、山勢陡峭,許多大山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其中,以黃山、九華山最具代表性。在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限壤隔之地,散落着衆多的高山村落,人們居住於此,受自然條件和經濟所限,於是在生活中孕育出了最適合山區生存,最能體現對山地智慧利用的徽派土樓建築,並且,古已有之。
歙縣深渡鎮的陽產土樓景區,臨近新安江(安徽段),坐落在大山深處,擁有皖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土樓建築羣。陽產古村的土樓羣,是徽州山區民居古建築的活化石,也是徽派土樓建築和徽州山地文明的典型代表。
陽產土樓
陽產古村被五座山頭圍繞,似“五馬奔騰”,四條泉水流經村莊匯入水塘,稱“四水歸塘”,村子的兩側是兩條山背,如“二龍戲珠”,“珠”即水塘,這裡就是傳說中的寶地仙境。
村裡的土樓依山就勢而建,層層迭迭,錯落有致;棟棟土樓,相鄰成片,村莊在山體上呈自然的階梯狀,最低處到最高處的土樓,垂直高差約50米,層次感極強。村莊的整體佈局,結構緊湊、平衡協調、合理適用、風格獨特、匠心獨運。土樓與村中水垌、小橋、亭臺組成了獨特的山村畫面。原始風貌的陽產古村保留了昔日模樣,鱗次櫛比的土樓建築羣,遠看素雅厚重,質樸壯觀,如同隔世城堡,恍若世外桃源,令人驚歎。
青石步道
村內步道由青石條鋪砌而成,沿着山體蜿蜒起伏,縱橫交錯,連接了村頭村尾,山上山下的棟棟土樓,大部分路段都是步步登高的石臺階,既有斜坡緩坡,也有陡坡,村道上的每塊青石板上都留下了歲月的磨礪。
土樓內都沒有庭院,除了房前屋後略微平整,山村少有平坦之處;爲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空間,土樓的大小和形態,由所處的位置和場地客觀條件來決定,建築平面多以一開間和兩開間爲主,各片區鄰里之間的建築山牆許多都是相連相貼。土樓羣裡的巷道大多狹長細窄,人行其間,擡頭只見“一線天”。
這些歷經百年風雨滄桑,飽經雲霧沐浴的土樓,依然屹立,雄居深山,令人歎爲觀止,土樓留住了歷史,留住了時光,穿行在古村裡,彷彿回到了從前。
百步雲梯,是陽產土樓景區標誌性打卡點,來到此處,可以俯瞰整個山村,極目遠眺,山巒雲海,一覽無餘,陽產古村儼然一座“天空之城”。
俯瞰全村
古時,陽產村民的生活用水,來源於山體岩層滲出的山泉水。陽產先祖在村裡選擇了四口水源充沛的泉眼,用石塊圍繞泉眼砌成圓形,以最大限度地蓄水。這種蓄水系統,俗稱“水垌”,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這些“水垌”裡的泉水清冽甘甜,水質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所有“水垌”的總蓄水量,可滿足三千人的日常飲用。
如今,村中現有民居372棟,其中土樓284棟,磚樓88棟,目前仍在居住的有186戶,多數是留守老人,但也有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村裡既有特色民宿,也有農家樂餐館,晨炊暮靄,雞鳴犬吠,五彩曬盤,完全是生活最初的模樣,極具原生態。
我們還有幸遇到村裡的耆儒碩老,經介紹,對陽產村的歷史及土樓的建造方法,有了深入的瞭解。
“陽”意爲面對陽光,“產”在當地方言意爲陡峭,村子在山坡上,故而得名陽產村。陽產古村有着悠久的歷史,爲鄭氏聚居地,保留了完整的家族制度和傳統文化。
陽產古村有着悠久的歷史,爲鄭氏聚居地。
春秋初期,周宣王分封的鄭國第一任君王鄭桓公,爲鄭氏開族第一世祖;三國時期,鄭氏分支避亂于丹陽郡,後經多次遷徙,於宋代遷至歙縣定潭;明末清初時期,第一百世祖鄭留公到陽產狩獵,獵犬臥于山坳不願返回,鄭留公見此地四面環山,山泉清澈,古木參天,風水極佳,於是決定從定潭遷居陽產,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山中降水豐富,空氣溼潤,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山核桃、板栗、茶葉等,陽產先人還種植桑樹養蠶,依靠剪紙、刺繡、竹編等民間藝術和手工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陽產人,鼎盛時期爲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初,有五百餘戶人家,人口達到一千兩百多人。
土樓是陽產人生存的基礎,建築用材主要是土、木、石、竹,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爲主;在土樓建造的過程中,主要方法是:青石築基、開山取土、夯土成牆、伐木建樑、採竹爲筋。
工程實施分五個步驟:
1、選址。在選址時必須察看地形、判斷山勢、趨利避害,建造土樓的周圍不得有坑、溝、水窪或臨崖等。
2、地基。由石匠將6至8米長,4至6米寬的地面挖深至1米後,將不規則的青石片(一般在10㎝至20㎝長,3㎝至5㎝寬,2㎝至3㎝厚)按一定順序填滿在坑內,再使用石灰鋪平、砌好、加固。
3、牆體。在地基面上方,將大塊青石沿着地基四周堆壘起來(一般情況下高1米,寬30至40釐米),後用石灰加固,築成牆體基礎。再用夯土沿着牆體基礎一層一層夯築成牆體,當牆達到2米時,將不同粗細長短的竹棍,放入橋盒內夯實,以此用來代替現代建築中鋼筋的作用,增加土樓的頂力和拉力,同時也減少牆體的重量,然後一橋一橋的築高。
4、夯土。由泥匠開山取土(陽產山體以紅土爲主),將粘土、石子、石灰以(6:3:1)的比例混合,添加少量水後,再進行攪拌,之後放進橋盒裡層層夯實,以此來增強夯土的承受力。
5、蓋頂。建築採用懸山雙坡屋頂形式,在牆面頂部安裝支撐屋頂的承重層,屋頂爲木結構,在坡面安裝木板,然後將防水掛瓦有規則的安裝在木板上,房頂在房前屋後要超出牆體50釐米。
青石築基、開山取土、夯土成牆、伐木建樑、採竹爲筋。
土樓建築的接地設計有多種方式,在陽產土樓建築羣中主要使用了臺、吊、靠、錯四種方式,體現了土樓建築與山區複雜地形相契合的多樣接地形態。
土樓發展的初期,多爲簡單的“口”字型,鼎盛時期,升級爲“一堂一室”型,居住的舒適性有所提高,後來的其它形式,均在此基礎上演變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建造技術的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土樓建築風格。
歙縣陽產村土樓羣,是研究明清皖南山區徽派古建築的大標本,也是極其珍貴的徽派建築瑰寶和文化遺產。
體現着徽派建築歷史之美的陽產土樓羣,等待着你的到來。
(史料源自陽產村)
東方財經雜誌 東方文化雜誌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誌(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