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114人消滅解放軍1000人,班公洛戰役,印少校一人改變戰局?
2022年10月23日,印度媒體發表了一篇名爲《還記得熱贊拉戰役—120名印度士兵如何殺死1000多名中國士兵》在這篇文章中,印度媒體聲稱,在1962年的熱贊拉戰役(我方稱之爲班公洛戰役)中,印軍在指揮官沙坦·辛格少校的指揮下只用了120人就敢對陣1000名解放軍,還大獲全勝了,到底屬實嗎?這個辛格少校是何方神聖?
一、印度宣傳班公洛戰役,“戰神”辛格少校橫空出世
在印度媒體官方網站發表的《還記得熱贊拉戰役—120名印度士兵如何殺死1000多名中國士兵》這篇文章中,他們說明了發佈這篇文章的原因:“不是爲了表現印軍在軍事準備或戰術技能方面的能力,而是爲了讓士兵們記住這場戰鬥中表現出來的英勇鬥志”。
當年的班公洛戰役到底發生了什麼,值得印軍這樣大肆宣傳?
根據印度資料記載,當年的印軍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寡不敵衆,印軍不習慣在寒冷地區生活或戰鬥,且武器裝備落後。但是在1962年11月18日時,辛格少校率領印度陸軍庫馬盎聯隊第13營的士兵,“在那個寒冷的夜晚展示了戰鬥到‘最後一人,最後一輪’所需要的力量”。
不僅如此,爲了證實辛格少校的英勇,印度媒體例舉了所謂的“事實”——印度陸軍部隊的庫馬盎聯隊第13營120人的連隊,在辛格少校的率領下,以犧牲114人的代價,設法殺死了敵方(中國軍隊)1000多名士兵。
在談到戰鬥結果時候,印度媒體提到“儘管幾乎整個連隊都在戰爭中全軍覆沒,但他們已經進行了足夠的戰鬥,以確保陣地不會落入中國軍隊手中。”印媒通過誇張的表達,凸顯出辛格少校的英勇、頑強。
同時,印度政府也藉助班公洛的那一仗,將辛格少校塑造成爲了印度的戰神。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在印度方面看來,辛格少校的戰鬥事蹟是非常光榮地,值得歌頌。爲此,還向辛格少校頒發了印度陸軍最高榮譽勳章——Param Vir Chakra。
1962年中國對印度反擊作戰共分爲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的作戰中,印軍雖然動用了大批兵力,但他們卻並沒有在戰鬥中取得什麼好成績,反倒是被解放軍打得追着跑。所以當時的印軍內部士氣非常低沉,部隊行軍打仗,靠的就是士氣,一支部隊如果沒有了士氣,即便部隊有再多的士兵也無法取得戰鬥的勝利。
當時印度政府得知部隊在前線被解放軍追擊的消息後,很快就意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他們迫切需要在印軍心中重新樹立一個新的榜樣,重振士氣。恰在此時,班公洛戰役爆發,隨後印度政府抓住,對辛格少校在戰鬥中的事蹟大加宣傳,一個新的“英雄”被印度樹立起來。
經過僥倖逃跑的印軍講述,印度政府大加宣傳,辛格少校的事蹟在印度廣爲人知。印度人都知道,在面臨解放軍進攻的時候,辛格少校在各個火力點直接來回穿梭,就是爲了保持在前線作戰的印軍的鬥志,甚至還冒着被流彈擊中的風險鼓舞士兵。
在陣地間來回穿梭的時候,辛格少校被解放軍的子彈擊中,隨後他的腹部又被擊中,身受重傷後,辛格少校被士兵帶到一塊大石頭後進行了簡單的包紮。
當時因爲戰爭混亂,士兵們也來不及將辛格少校護送至後方進行治療。直到戰爭結束後,人們依然沒有看到辛格少校的身影,在清點屍體的時候,也沒有看到辛格少校。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難道辛格少校真成“神”了?
二、中國方面記載的班公洛戰役
在戰鬥結束後的幾個月,也就是1963年2月,一位牧羊人在當年的班公洛陣地上發現一大批屍體,牧羊人發現這些屍體身上穿的都是軍裝,但是看不出來是哪支部隊,只知道是印軍。隨後,牧羊人將情況進行了上報。
得知消息後,印軍立即派人前往探查。這時候,人們才發現,當年被稱爲“戰神”的辛格少校的屍體就在其中。人們在當年那塊巨石附近發現了辛格少校的屍體和許多士兵的屍體,他們其中有不少人手中還緊緊握着槍,有些人身負重傷的印度士兵則被活活凍死。後來,辛格少校的屍體被運回國內,並進行了榮譽火化。
印度政府如此大費周章,難道辛格少校真是印軍“戰神”?1962年的班公洛到底發生了什麼?
查閱相關資料後,我們可以大致還原當年發生在班公洛的那場戰鬥。
印軍在和解放軍交火的第一階段中節節挫敗,印度政府決定繼續向中印邊境增派兵力。隨後,印度前線的兵力被重新整合。印度陸軍第114旅的廓爾喀第8聯隊第1營和庫馬盎聯隊第13營在這次大調動中被分別部署至莫爾多通道北南兩側的高地上。當時辛格少校率領的庫馬盎聯隊第13營被安排至莫爾多通道南側高地上,負責3個據點的駐守任務。
當時印軍據點基本上都處於班公洛地區的制高點,平均比解放軍的1號、2號、11號哨所高約600米。從軍事角度來說,庫馬盎聯隊第13營的戰略位置是相當不錯的,視野開闊,火力覆蓋範圍也大,戰略縱深可以達到20多公里。就因爲印軍在這裡佔據制高點,印軍在楚舒勒、丁如澤機場和通東堤公路東側地區纔敢肆無忌憚的活動。
不僅如此,印軍還在楚舒勒地區部署了1個步兵營、1個機槍營和1個坦克連,在靠近莫爾多通道的不遠處還安排了4個炮兵陣地。
爲了順利拿下班公洛陣地,爲了在這場攻堅戰中取勝,解放軍可以說是花了很多心思。印軍在班公洛地區的工事堅固,火力點部署密集,不僅佔據着險要地勢,還設置了諸多防步兵地雷爆炸性障礙物,而且佈設隱蔽,不易發現,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面對這樣配置的印軍,解放軍指揮官也是非常頭疼,但班公洛是我們的領土,如果抓住機會一舉拿下,印軍就會在班公洛扎根,以後再想奪回來就更困難了。同時,趁着印軍還沒有在班公湖地區派駐更多的兵力,我們在攻克的時候壓力還能小一點。
經向上級請示,解放軍在班公洛駐紮的部隊得到命令:必須儘快拿下班公洛。現在是拿下該陣地最好的時機。
命令下達,班公洛一戰即將打響。解放軍攻堅部隊對印軍在班公洛地區的部署情況進行了細緻分析,發現印軍在排兵佈陣上還是存在很大缺點的,印軍工事前強後弱,火力前重後輕。如果解放軍從側後方發動進攻的話,能夠躲開印軍的火力點,這樣就可以儘可能的減少傷亡。
找到缺口後,解放軍立即制定戰鬥計劃,進行部署。
三、114名印軍換1000名解放軍,真“三哥”
1962年11月17日晚,解放軍突擊分隊兵分兩路出發,爲了避開印軍的火力點,解放軍攀爬山路。戰士們穿着笨重的冬裝,揹着笨重的裝備,在缺氧的環境下艱難攀爬,一直用了9個小時才爬完8公里的路程。
1962年11月18日,解放軍突擊隊到達指定戰鬥位置,等到兄弟部隊也抵達戰鬥位置後,解放軍已經對印軍陣地構築了完整的包圍圈。庫馬盎團第13營C連包括連長沙伊坦·辛格少校在內的142人全部處於包圍圈中。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辛格少校依然在發現被包圍的第一時間,向解放軍發動反攻。
隨後,雙方展開激烈戰鬥。因爲戰鬥混亂,解放軍在戰鬥中並未發現辛格少校的身影,我們的資料中關於辛格少校的記載很少。
但是當年那場戰鬥打的還是蠻艱難的。
解放軍炮火部隊向印軍陣地進行炮火急襲後,陸軍部隊開始發動地面進攻。印軍依託工事頑抗,第11團第3營第7連傷亡很大。在一批批爆破手倒下後,印軍陣地上的地堡終於被摧毀,隨後部隊一舉拿下庫馬盎團第13營C連的2個制高點陣地。在這場45分鐘的戰鬥中,戰士們每堅持一分鐘都是煎熬。戰鬥結束後,解放軍摧毀了印軍25個地堡,擊斃印軍40多人。
攻克印軍的2個陣地後,下一步就是向辛格少校率領下的庫馬盎團第13營C連負責防守的核心陣地發動進攻。也許是因爲有辛格少校的作用吧,解放軍在攻克核心陣地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第一批攻堅隊連長和戰士們相繼負傷,在第二批進攻梯隊的支援下順利拿下這個核心陣地。
這場戰鬥共持續了1個小時40分鐘,解放軍共殲滅印軍141人,其中包括辛格少校率領的庫馬盎團第13營C連的114人。而我們也付出了犧牲21人,傷亡98人的巨大代價。
後來又經過了兩天半時間的戰鬥,班公洛地區的槍聲才停止,解放軍在整個戰鬥中共殲滅印軍165人,繳獲各種彈藥60000多發,受傷131人,犧牲67人。
儘管在戰鬥中,辛格少校沒有帶領自己的戰士取得勝利,但是拋開結果不談,辛格少校的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的。當然了,這些都是建立在印度描述屬實的基礎上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印軍在班公洛戰役中絕對不可能擊斃1000名解放軍戰士,帶上我們傷亡的戰士也不過才119人,所以印度方面的宣傳還有待考證。
如果印度所說的辛格少校冒死鼓舞士兵的事蹟是真實的,那麼辛格少校確實是個漢子。拋開國籍和結果,明知巨大劣勢仍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確實是個漢子。
1962年中印邊境一戰,是尼赫魯政府一意孤行、盲目自信造成的惡果,最終買單的卻是戰鬥在一線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