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多家媒體撤出香港大陸 臺灣成報導中國基地
西方媒體在大陸採訪受阻,臺灣成爲報導中國的基地,臺灣在防疫與美中科技戰的地位提升,亦是外媒關切的重點。圖爲臺北圓山大飯店觀賞夜景及跨年煙火秀。(圖/本報檔案照)
過去一年因實施《香港國安法》以及美中關係快速惡化,大陸收緊給予西方國家媒體簽證,以致許多西方媒體轉進臺灣,將臺灣作爲觀測和報導中國的根據地。臺灣IT科技產業與防疫的表現受到重視,也因應時勢成爲西方媒體報導重點。不過,這些媒體也指出,在大陸與西方國家關係的情勢改變後,他們仍會重返大陸,但也會留下一些記者在臺灣,因爲臺灣的地位已經變得更重要了。
據《美國之音》報導,去年3月大陸將多位美國記者驅逐出境,同時也限縮發放記者簽證給國際媒體,這些外國媒體記者在過去一年內陸續來到臺灣,讓臺灣成爲西方媒體觀測與報導中國的根據地。
據臺灣外交部去年12月底統計,2020年全年新增登記34位外媒記者,其中僅美國媒體記者就多達21位,涵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原先派駐中國的多名記者。不過,西方媒體暫駐臺灣因應疫情與美中摩擦影響,目前大多計劃短期駐臺。
臺灣外籍記者聯誼會(TFCC)副會長William Yang表示,去年美國記者遭大陸驅逐後,現在都在臺灣,他們也慢慢發現,從臺灣報導中國並非不可能,因此也在思考是否該有一些比較長期的計劃。
報導引用一位去年被北京驅逐的美國記者表示,美國記者被驅逐很顯然是美中雙邊的議題,不是新聞機構自身可以解決,未來得看拜登政府如何與中國政府協商。
報導說,有些原駐在香港的西方媒體則是因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其中《紐約時報》在去年7月宣佈將其香港的數位新聞業務遷移到南韓首爾。美國記者表示,香港作爲觀測中國的前哨站已經不可行,臺灣有潛力扮演這樣的角色。他說,他們在臺灣已成立分社,報導中國與臺灣。因爲臺灣的地位越發重要,反映在防疫與美中科技戰情勢上。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在2017年就捨棄香港,在臺北設立其亞洲第一個辦事處, 2018年《德國之聲》也在臺北設立辦事處。現在,臺灣可望迎來更多新的機會。自2016年起常駐臺灣的瑞典記者悠野(Jojje Olsson)說,外國記者的社羣會持續在臺灣增長,或者至少維持相當的水準。許多國際媒體希望他們駐亞洲的記者不要全部集中在中國,因爲一旦發生任何事情,風險會太大。
報導說,在臺灣做新聞的自由度雖然高,但必須克服其他方面挑戰,例如比較難取得受訪者的信任進行電話採訪,通話安全問題也必須考慮,會比較難刻劃大陸人民的真實面貌。上述不願具名的美國記者說:「如果中國政府願意開放、反轉他們驅趕外媒記者的政策,我們肯定會把一些在臺灣的記者派回中國。」但也會留一些記者在臺灣,臺灣確實以它自己的方式變得更爲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