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虐殺:馬扎爾人的第一次萊希菲爾德之戰
公元10世紀初,馬扎爾人的中歐遊牧帝國正日益膨脹。他們先是在意大利擊敗倫巴敵人,接着又在本土防禦中重挫巴伐利亞人,讓看似強勢的東法蘭克王國大驚失色。
由於察覺到對手存有天然缺陷,這些當代匈牙利人的先祖開始頻繁西征,意圖將各公爵領都變爲自己的納貢附庸。發生在910年的第一次萊希菲爾德之戰就堪稱其中典型,
馬扎爾的整體優勢 源於公元907年的普雷斯堡之戰
早在公元907年,以巴伐利亞爲首的數萬東法蘭克聯軍,分三路殺進匈牙利盆地。由於情敵冒進、缺乏對敵人的縝密研究,慘遭狡詐的遊牧騎兵逐個消滅。不但沒能復刻查理曼時代的輝煌勝利,反而使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南德地區皆門戶洞開。馬扎爾人自然不願錯失良機,隔年便將戰火燒到對方腹地。
由於新任巴伐利亞公爵屈服,入侵者被允許不受阻攔的穿過其封地,突破至遙遠的圖林根和薩克森地區。當時的德意志東部還生活着不少斯拉夫部落,非常擔心遭西方的日耳曼國家征服,往往會主動選擇遊牧勢力來當宗主。因此,馬扎爾人可以毫無顧忌的拉長戰線,用僕從們提供的資源養精蓄銳,勢頭遠勝其他初來乍到的愣頭青。即便遭遇公爵伯查德親領的聯軍阻擊,也能從容後撤到邊界兩頭埋伏,再將匆忙趕來的追兵圍殲。雖缺乏細節記錄,但這場發生在小鎮艾森納赫附近的戰役,無疑是以防禦方的慘敗收場。
許多投誠的斯拉夫部落 讓馬扎爾控制區日益壯大
此後,馬扎爾人的氣焰更爲囂張,幾乎每年都要大規模派兵劫掠。他們將經典的遊牧戰術昇華爲戰略操縱,有條不紊的向各區域發難,迫使公爵們同自己締結城下之盟。長此以往,整個東法蘭克王國都會被蛀空,讓留在法蘭克福的國王淪爲笑柄。因此,只要能察覺到對方勢頭減弱,年輕的路易四世都會被封臣們要求召集部隊。
公元909年,本已兩頭稱臣的巴伐利亞突遭進攻。儘管他們向馬扎爾大公繳納贖金,卻不能保證對方能很好的約束所有下屬。當劫掠馬隊由施瓦本和勃墾地返回,又忍不住焚燬供應不給力的沿途村莊。於是,年輕的公爵阿努爾夫召集軍隊,在阿施巴赫附近的河畔伏擊對方。通過左翼騎士和右翼步兵的雙重合圍,取得近十年來東法蘭克系武裝對馬扎爾集團的首個勝利。
馬扎爾人幾乎每年都要劫掠德意志地區
由於這場意外勝利,包括國王路易在內的法蘭克貴胄們重新看到希望,決心再度與馬扎爾人進行決戰。爲此,他不惜向各邦下達強制動員令,甚至威脅會懲罰那些躺平逃避者。從而徵集到約70000-80000部隊,並沿用前次會戰的路線向奧格斯堡進發。奈何自己仍是一個16歲的青年,根本沒多少軍事經驗,只能把指揮決策權交由戈茲伯特伯爵和阿勒曼尼亞伯爵。
另一方面,剛剛吃虧的馬扎爾人也準備實施報復,甚至很早就獲悉到東法蘭克人在集結重兵。因而偷偷展開動員活動,還提前派出偏師前去吸引日耳曼斥候注意。等到約70000人的主力準備就緒,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向奧格斯堡,出人意料的突然閃現在對手眼前。此時,由洛林公爵率領的部隊尚未趕到現場,使得主力在實際規模上要明顯小於強敵。
正趕往戰場的東法蘭克騎士
在萊希菲爾德平原集結的馬扎爾騎兵
公元910年6月,兩軍相遇在奧格斯堡附近的萊希菲爾德平原。但東法蘭克人並不清楚自身狀況,還在較爲懶散的狀態下等待盟友抵達。以至於並未嚴格建立設防營地,也沒有安排足夠的偵察兵警戒四方。馬扎爾人趁機將主力隱藏在附近密林中,始終不讓對手摸清自身的具體情況。
當月12日佛曉,數千名遊牧騎兵主動發起挑戰,向停留在空曠區域的營地射出幾輪箭矢。雖然不是全面進攻,卻足以讓缺乏準備的日耳曼騎士們相當難受。一些人在睡夢中被殺,餘下同伴則必須提前起牀披掛,在惴惴不安中渡過數個小時。豈料對面暫停行動,全都回到林間休整。稍後又換上第二批人馬重複相同動作,絲毫不給法蘭克方面任何喘息時機。
第一次萊希菲爾德之戰的兩軍佈陣
有鑑於此,整個東法蘭克王國軍隊嚴陣以待,按照當時的固定套路列隊備戰。其中,作爲主力的騎士們位於最前方,身後依次是國王衛隊和大量徵召步兵。由於缺乏足量的合格弓弩手,他們無法在靜態防禦中全面壓制牧民騷擾,只能靠鎖子甲和手裡的盾牌避免受傷。時間一長難免心生浮躁,忍不住加速衝向遠方的馬扎爾輕騎兵。結果多半是在林地伏兵的包抄下折損坐騎,踉蹌着步行回到本陣。除裝備負重因素外,當時的歐洲馬匹育種技術也比較普通。故而無法在速度、耐力層面獲得優勢,經常追不上肆意亂跑的馬扎爾人。
然而,多年來的交鋒還是讓日耳曼騎士們吸取到一定經驗教訓。只要國王和兩位負責指揮的伯爵不下命令,大部人就不願脫離同伴位置太遠,唯有少數頭鐵的莽夫才願意以身犯險。他們寧可在靜默中忍受遠程打擊,將回擊任務交給自己看不上的步兵處理。只是對面的馬扎爾輕騎早有佈置,從不一次性投入太多力量行動,從而將這種磨人心智的襲擾持續達12個小時。而且頗有心機的調整前衛部隊數量,逐漸只派更少人上前挑戰,營造出本方氣勢漸微的虛弱假象。
日耳曼騎士在忍無可忍中被吸引進密林伏擊圈
到晚上7點,東法蘭克方面達到忍耐極限,並且自信的認爲對方已遭到嚴重削弱。年輕的國王不知深淺,認爲再拖下去只會給馬扎爾人逃跑機會,索性下達全面反擊號令。於是,幾乎所有日耳曼騎士都忍受住在下一輪騷擾後策馬衝鋒,準備用一場完勝結束持續整日的戰鬥。他們死死咬住眼前“作鳥獸散”的遊牧,很快就蜂擁進危機四伏的茂密森林。轉頭髮現數量幾倍於自己的敵人已恭候多時,幾乎是在瞬間就切斷能去往平原的狹窄通道。同時,真正裝備精良的重裝貴族們也突然現身,立即與日耳曼人在昏天黑地的林地內廝殺起來。
直至此刻,東法蘭克王國的精英們才意識到自己落入陷阱。他們一整日都保持臨戰狀態,如今又遭遇到數倍敵人團團圍困,被迫退縮到一塊非常狹小的空間內死守。由於人馬相互碰撞、踩踏,很快就自亂陣腳,進而淪爲馬扎爾蠻族眼裡的待宰羔羊。雖然騎士們往往在武裝自己方面不惜血本,但鎖子甲終究擋不住近距離直射的大磅數複合弓,更無法頂住尖頭錘的銳利鑿擊。只能在絕望中逐個倒下,甚至不爲後方的國王和步兵同僚所知。
由於衝鋒速度太快 日耳曼騎士與步兵之間嚴重脫節
伏擊騎士後 馬扎爾人又返身消滅掉大部分日耳曼步兵
與此同時,路易國王還率領着步兵隊伍朝主戰場方向挺進,準備收割那些沒有被騎士立刻殺掉的漏網之魚。直到發現滿地同胞屍體,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情況極爲不妙。隨即慌了陣腳,紛紛脫離隊伍向森林外奔逃。馬扎爾騎兵緊隨其後,只靠射箭就製造出更大範圍混亂,很快便將他們驅逐到平原開闊地帶。
至此,馬扎爾人再無顧及,鋪開隊伍向四分五裂的潰兵發起絞殺。由於無法維持嚴密的盾牌陣,也沒有把握在單挑中勝過馬背上的蠻族,大部分日耳曼民兵在驚恐中失去行動能力,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或嚴重外傷。倒是路易四世運氣較好,可以在左右侍從的護衛下成功跑路,頭也不回的奔向奧格斯堡躲避。但本人亦在撤退過程中受傷,僅僅到第二年就因病駕崩。
第一次萊希菲爾德之戰的兩軍移動
不過,東法蘭克王國與日耳曼人的厄運尚未結束。在整整10天后,由弗蘭肯、洛林和巴伐利亞人組成的第二支軍隊終於趕到現場,卻在在雷德尼茨河附近的戰役中遭團滅。馬扎爾蠻族則乘勢展開大規模報復,如風捲殘雲般蹂躪大片德意志城鎮。儘管還有巴伐利亞士紳在邊境擊退過小股徵糧隊,卻難掩他們在那一整年中的徹底失敗。
正是因爲萊希菲爾德之戰失利,馬扎爾人收穫到更多上貢對象。不僅包括巴伐利亞、施瓦本和薩克森等地方諸侯,甚至也包括即將死亡的國王路易本人。但繼任者康拉德一世拒絕承認這份屈辱性協議,引得遊牧騎兵繼續頻繁劫掠其王國,並將這種恐怖氣氛維持到四十多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