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農友引進技術 人工培育馬告幼苗

馬告幼苗在自然環境下發芽率低,烏來區農民今年4月引進栽種技術後,至今已成功培育1萬株幼苗。(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提供)

烏來農民成功培育馬告幼苗,預計3年後能有收成。(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提供)

充滿胡椒與姜氣味的「馬告」,在自然環境下發芽率極低無法商業化,烏來區20名農友今年4月引進繁殖技術,現在已成功培育1萬株馬告幼苗,預計3年後可以豐收。

泰雅族與鄒族稱「山胡椒」爲馬告(makauy),爲臺灣原生種,樹高2至3公尺且雌性與雄性爲不同植株,可以在海拔300公尺左右的烏來山區,或2000公尺高山見到馬告蹤跡,每年初春開出鵝黃色彩的花朵,會散發獨特香氣。

遊走山區時常可見路邊販賣馬告香腸,即是以山胡椒做爲調味香料,山胡椒在原住民眼中是瑰寶,泰雅族常將果實醃漬食用,賽夏族則把果實搗碎泡水,作爲解宿醉飲用,許多原民料理調味也以山胡椒代替鹽巴。

烏來區公所產業觀光課長黃賽門表示,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山胡椒大多都是野生,由於種子具深度休眠特性,在自然環境下發芽率不到10%,且幼苗移植過程容易死亡,難以大量取得山胡椒達到經濟規模效益。

黃賽門說,今年4月區公所媒合臺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與當地泰雅農特產合作社合作,經評估環境後,展開人工培育馬告幼苗計劃。

他指出,烏來農友向農委會農業改良場學習繁殖技術,截至8月第一批成功培育出3000株,9月開始第二批又順利培育1萬株幼苗,這些幼苗需再經過3年成長,就會陸續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