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媒體專訪陳水扁、陳以信、謝佩芬 問了這些問題
烏克蘭媒體採訪 扁、陳以信、謝佩芬被問了這些問題。(陳以信辦公室提供)
烏克蘭媒體採訪 扁、陳以信、謝佩芬被問了這些問題。(摘自謝佩芬臉書)
烏克蘭媒體採訪 扁、陳以信、謝佩芬被問了這些問題。(摘自陳水扁羣組)
烏俄戰爭影響,臺灣地理位置,也成爲世界關注焦點,烏克蘭電視臺Pryamiy國際新聞節目The Week,派記者Peter Zalmayev赴臺專訪臺灣政治人物,包括前總統陳水扁、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謝佩芬,及國民黨立委陳以信;陳水扁今透露,20年前在紐約,他就被同一個人採訪過了。
此外,Peter Zalmayev訪問了三人,問陳水扁的事對俄烏戰爭及川普被起訴的看法;問到陳以信及謝佩芬時,都關心了前總統馬英九訪陸的看法。
彼得扎爾馬耶夫(Peter Zalmayev)也是非營利組織歐亞民主議 (EDI)的主任,這次來臺灣專訪幾位臺灣政治人物,首訪者之一的謝佩芬在臉書分享,她近日接受烏克蘭電視臺Pryamiy國際新聞節目「The Week」的訪談已播出,上線14小時便累積近6萬觀看次數。
不過最有趣的是,彼得扎爾馬耶夫這次來臺也專訪了陳水扁,陳水扁今在臉書透露,20年前,2003年10月31日,他在紐約採訪當時領取國際人權聯盟2003人權獎,當時彼得扎爾馬耶夫就在紐約採訪他;20年後,彼得扎爾馬耶夫在臺南訪問他,這次訪問的題目是,對俄烏戰爭及川普被起訴的看法。
至於陳以信被問到臺海局勢時,陳以信指出臺灣不是烏克蘭,應該積極避戰、謀和。一面強化國防,另一方面透過對話降低北京的攻臺動機。至於馬英九訪陸;陳以信說,馬前總統此行傳遞重要和平訊息,證明即使外媒把臺灣形容是世界上最危險地方,還是有許多人盡力追求和平與穩定。
謝佩芬則被問到兩個頗爲「極端」的問題,被問到如何看待蔡英文總統出訪友邦與過境美國,以及同一時間前總統馬英九赴中訪問時表示,蔡英文以元首身分出訪且過境美國行之有年,中國若大作文章、反應過度,只突顯出民主國家和威權國家間,真的距離太遙遠。
至於馬英九,她說,雖稱赴中屬私人行程,但臺灣前元首的身分不會改變。在國際局勢不斷變動的此刻,她希望馬英九在中國的言行,不要向世界傳達錯誤的訊息,讓支持臺灣的民主夥伴,誤以爲臺灣的主流民意靠向中國。
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了臺灣什麼啓示?是否擔心歐美等國把重心放在俄烏戰爭,忽略臺海局勢。謝佩芬說,「天助自助者」,烏克蘭人民的團結與保家衛國的決心,給臺灣人民很大的啓發。
至於國際資源分配問題,她說,這恰與有些人擔心的「重烏輕臺」情境相反,國際對臺灣的關心與支持也都更加強烈,這點從臺灣絡繹不絕的外賓訪團規模、來訪的頻率等的遽增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