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春潮涌動“棚”勃生機 智慧溫棚破解漁業季節密碼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無棣縣依託智慧溫棚和智能化管理技術,讓漁業養殖告別“靠天吃飯,春放秋收”的傳統週期。春寒料峭的渤海灣畔,山東耕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大棚內卻暖意融融。埕口鎮水溝村佈局大型高端漁業全產業鏈示範基地,創建了“種苗、飼料、智慧養殖、加工流通”多位一體的南美白對蝦養殖示範基地。

傳統蝦養殖受季節影響大,清明放苗、中秋收蝦,一年只能養一茬。現在通過智能溫控、水質監測、精準投喂等技術,養殖週期縮短到45天,一年能養五到六茬,平均每平方米年產蝦18公斤,產能是傳統魚塘的6倍。“以前養蝦受天氣和技術的影響,蝦的產量不穩定。現在通過技術提升,一年四季都能養出蝦。”山東耕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王旭告訴記者。

在科技的加持下,解決了南美白對蝦生長週期短、水質易調控、發病率低、產量高等問題,且可以一年養殖多茬‌。大棚養殖克服了天然養殖的諸多弊端,隔絕外界氣候條件影響和減少天敵的威脅,優良品質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我們慕名而來,這個蝦成活率挺好,顏色也挺好。我們就多加購了2萬多斤,希望以後經常合作。”天津市採購商郟文明表示。

對蝦不僅實現了“逆季豐收”,還爲當地村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通過灘塗流轉,公司實現了村民與項目的共同發展,項目的建設也將直接帶動500餘人就業,村集體增收70多萬元。“我們將以產品溯源休閒旅遊爲載體,與當地的漁民合作,統一回收鹽田蝦。通過合作等形式,共同發展休閒旅遊業。積極探索鹽田蝦產業加旅遊新業態,提高鹽田蝦的產業附加值,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創意農業、產品研發,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山東耕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麗華說。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通訊員 司志雄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