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燒麥的第一次相遇

我與燒麥的第一次相遇

作者/孫樹恆

我關於對燒麥的回憶,真是既溫馨又充滿趣味。在那個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通遼黨校的時光裡,與燒麥的初次邂逅,竟然是與同學在糖廠附近小巷子裡的一個飯館,這樣的場景彷彿一幅生動的畫卷,讓我不禁遐想。

一開始,我把燒麥當成了羊肉餡包子,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它們在外形上確實有些相似。但當我發現一兩包子竟然有八個,而且皮薄餡大、口感鮮美時,被這種獨特的包子深深吸引了。與狗不理包子相比,燒麥不僅價格更實惠,而且味道也毫不遜色,這樣的發現無疑讓我對燒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來到呼和浩特三十多年,燒麥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燒麥纔有了了解,每星期吃一兩次,已經成了我的習慣。長時間不吃,您甚至會感到饞得慌,這種對燒麥的熱愛和依賴,成爲一種嗜好。一段時間常常是幾乎固定在一個燒麥館享用這道美食,這足以說明燒麥是自己心儀的口味和喜歡的氛圍。有時候也注意,在上班時和社會活動時是不吃的,燒麥的蔥姜味是很重的,恐污染了環境,讓人說這個人不講究禮儀。當然閒暇時,一兩燒麥一壺茶真是愜意的事兒!

燒麥作爲一種傳統美食,不僅承載着我的回憶和情感,更成爲了我與呼和浩特這座城市之間的一種特殊紐帶。

燒麥,亦名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等,其最早記載可追溯至十四世紀。在高麗(今朝鮮)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中,已有關於“桃花燒賣”或“素酸餡稍麥”的記述。該書描述“稍麥”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並提到“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稍系,故曰稍麥”,以及“以面作皮,以肉爲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這些描述與現今的燒麥在製法和形態上均頗爲相似。

此外,關於燒麥的起源,還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爲燒麥起源於明末清初的綏遠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舊城),或雲其源自包子之變體,初名撮子包,後因其邊似快熟之麥穗,遂更名爲燒麥。另一種說法認爲燒麥最初源自內蒙古西部地區,後流傳至京津地區,並在此地發揚光大,成爲地道的京味小吃。亦有觀點認爲,燒麥在元大都時期即已有之。在當時的元大都(北京),已有售賣“素酸餡燒麥”的記載,或雲其源於山西之“梢梅”,因諧音而得名“燒麥”。這說明燒麥在元代就已經是一種比較流行的麪食了。而清代時期,北京的燒麥館多以懸掛“正宗歸化城燒麥”招牌自豪,顯示了燒麥從邊疆傳入京城的痕跡。稍麥在《紅樓夢》也有記載,源於曹雪芹祖父曹寅。他在《楝亭集》中有詩《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康熙)入侍鹿苑,二月初十日陛辭南歸,恭紀四首》之一“黼帳行開稍麥宴,鑾輿高出晾鷹臺”。

隨着時間的推移,燒麥逐漸流傳至全國各地,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在燒麥的傳播過程中,它還與其他文化進行了融合與創新。例如,在日本等國家,燒麥也受到了一定的喜愛和推崇,被稱作焼売。還是上海燒麥的南北風味融合,亦或是廣東燒麥的鮮、香、滑、嫩,都體現了燒麥這一傳統麪食小吃的獨特魅力和廣泛影響力。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不僅豐富了燒麥的品種和口味,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使得燒麥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佔據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呼和浩特的燒麥與其他地區有着很大的區別。燒麥以羊肉大蔥爲主要餡料,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傳說起源於明末清初的歸化城,那時歸化城是大清朝商業重鎮,是萬里茶道中樞城市,商家林立,來往客商,車水馬龍,駝鈴聲聲。

據記載,最初在茶館中作爲配茶點心出售,尤其受到過往商人和旅行者的喜愛。那時候歸化城的茶館裡配着磚茶,捎帶賣這種羊肉餡的點心,所以叫做“捎賣”,後來逐漸演變爲“燒麥”。

呼和浩特燒麥的一大特點就是皮薄如紙,幾乎透明,能夠隱約看見內裡的餡料。這要求麪皮不僅要擀得極薄,還要有一定的韌性,以包裹住滿滿的餡料而不破。蒸出來皮兒是半透明的,可又不灑湯不漏油,上部呈花狀,極美。

其他地區燒麥:如沙縣燒麥,皮薄個小,而且在麪粉中摻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後晶瑩剔透、小巧玲瓏。玻璃燒麥(四川地區傳統小吃)因其皮薄、熟制後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狀,透過皮亦可見其餡,故名玻璃燒賣。

傳統的呼和浩特燒麥以羊肉爲主要餡料,優選草原上的優質羊肉,肉質鮮嫩無羶,再加入適量的蔥、姜以及特製調味料。

在呼和浩特,燒麥通常作爲正餐食用,且計量方式獨特,按“兩”來計算,一兩是8個,按燒麥皮的重量來計算。此外,呼市燒麥還常常搭配醋、辣椒等蘸料一同食用,以增加風味和解膩。

呼和浩特的燒麥與其他地區的燒麥在歷史背景、製作工藝、餡料選擇以及食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呼和浩特的燒麥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風味,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

呼和浩特燒麥一兩八個的銷售方式,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計劃經濟時期。

在民國時期至1980年以前,呼和浩特的燒麥主要在茶館出售。那時的燒麥並不按“兩”來計量,而是論個出售,通常一碟子放四到六個燒麥。

1955年,國家實施了糧食統銷政策,糧食及其製品的銷售開始受到嚴格管理。爲確保公平交易,國家有關部門規定飯館出售的糧食製品需按生面來計算成本利潤。例如,饅頭、焙子、月餅等都是二兩生面一個,麪條是二兩生面一碗,而燒麥由於皮薄,被規定爲八個燒麥皮爲一兩生面。但是包頭、烏海和阿拉善等地是一兩六個。

儘管1985年後糧食市場逐漸放開,糧票制度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燒麥一兩八個的銷售方式卻得以延續。這既是對傳統的尊重,也反映了呼和浩特人民對燒麥這一地方小吃的深厚情感。

呼和浩特燒麥的老字號衆多,各自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製作工藝。

德順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初爲茶館,後逐漸發展爲以燒麥爲主打的餐飲店。其字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改爲“德興源”,並沿用至今,但德順源這一名稱仍被當地人所熟知,且目前仍有使用。

德興源是另一家歷史悠久的燒麥店,其傳承歷史已逾百年。據記載,德興源的前身是晚清時期的“晉三元”糕點鋪,後發展爲茶館並改名爲“德順源”,最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定名爲“德興源”。

老綏元燒麥品牌歷史長達110年,多年來服務全國兩會,是呼和浩特乃至全國知名的燒麥品牌。

老綏元的羊肉大蔥燒麥入選國家《地標美食名錄》,其燒麥皮薄餡大,味道正宗,深受顧客喜愛。該品牌在呼和浩特擁有60餘家連鎖店,全天早、中、晚三餐均可品嚐到美味的燒麥。

聚騰源燒麥雖然歷史不如上述幾家老字號悠久,但也在呼和浩特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呼一燒稍麥由晚清年間的劉龍漢先生獨創,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現已傳承至六代,均爲家族相傳。

此外,麥香村、源璽源、老青城、沁園、曹忠、玉林、德璽源等也是呼和浩特知名的老字號燒麥店,各自擁有獨特的歷史和製作工藝。這些老字號燒麥店不僅承載着呼和浩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底蘊,更是當地市民和遊客品嚐地道燒麥的絕佳選擇。

燒麥是呼和浩特的地標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

呼和浩特還打造了“燒麥一條街”,全長1100米,連接五塔寺、大召等旅遊景點,聚集着多家燒麥館,每日客流不斷,形成一道獨具特色的餐飲風景線。

隨着呼和浩特燒麥走出國門,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瞭解和喜愛這種來自中國內蒙古的美食,提升了中國美食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呼和浩特市的燒麥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僅口感鮮美、層次感十足,還承載着呼和浩特的歷史和文化。這個計劃真是太棒了!呼和浩特作爲內蒙古的首府,不僅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有着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尤其是燒麥,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想吃遍呼和浩特燒麥館老字號。每一家的燒麥都有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味,可以細細品味其中的差異,感受呼和浩特燒麥的多樣魅力。

在品嚐的過程中,不妨記錄下美食日記,分享給更多的人。

當然,爲了更好地爲呼和浩特美食代言,還可以深入瞭解燒麥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瞭解它的製作工藝和傳承過程。這樣,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傳播呼和浩特的文化,讓更多的人對這座城市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嚮往。能夠發現更多美食的樂趣和驚喜!

(作者檔案:孫樹恆,筆名恆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