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四年時間,185次課,講完了“四書”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四十九期(總第819期)

四年多以前,在上網課的那段日子裡,因爲百無聊賴,總要找點兒意義,充實一下自己。於是把原本線下的讀書會,搬到了線上,開始了在線的《論語》分享。之後基本上保持每週一次的節奏,用八十一次課講完了《論語》。在這之後,又用了九十次課講完了《孟子》。這兩本書講完之後,我都寫了文章做了一點兒記錄。

講完《論》《孟》之後,又用了六次課講了《大學》,八次課講了《中庸》。就這樣,在四年時間裡,我用了185次課,講完了“四書”。

說實話,在開講《論語》之初,從沒有想到會把“四書”都講個遍,甚至都沒有下定決心把《論語》講完,但在持續分享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每次總有多則百十人,少則幾十人,最少也有十幾個人在聽。有的人是我現實中的學生,或者同行,但也有一些人在現實中從未謀面,對他們所有信息都一無所知,但每次都來聽課。於是,慢慢地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像是要完成一份承諾似的,每週不講一次,就總覺得有什麼事兒沒完成,心裡不踏實。就這樣,在他們,這些熟悉的人,以及熟悉的陌生人的陪伴下,不知不覺之間,把“四書”都講完了。

每週一次課,每次一小時,看似好像不多,但如果對比一下,初中語文課每週五節,每學期大約一百多節課,那這185次課都上下來,也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學年的語文課了。跟着堅持一起學的朋友,一定會有很大收穫。但我總是說,收穫最大的一定是我自己。

雖然之前不止一遍讀過“四書”,但因爲是自己讀,所以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滑過某些部分,以爲懂了,但深究一下,還真不一定懂。可是,要講給別人聽就不一樣了,尤其是要逐字逐句地講,就要踏踏實實備好課,每次都要拿了多種版本對照着讀,儘可能把每個字每個詞都要落實下來,萬一別人問到,也好回答。這就逼着自己讀得更深入了。雖然不敢說一定讀透了,但給別人仔仔細細地講一遍,遠勝過自己泛泛地讀十遍。因此,收穫最大的是我自己。

自從講過“四書”之後,在講教材中的文言篇目時,就更遊刃有餘了。常常從內容到語法,都能和“四書”有所聯繫,這種聯繫雖然並不一定每一個都講給學生聽,但作爲一種閱讀的背景和閱讀的儲備,自己在講課時更有底氣了。

講完了“四書”之後,還會講什麼呢?準備開講《古文觀止》,一共兩百多篇,估計至少也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分享完,不着急,螞蟻搬家,慢慢來。“寬爲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歡迎有興趣的新朋友加入經典共學羣,在文章後面留言,我發給您羣二維碼。

《孟子》講完之後,我摘錄了該書中的一些對我影響很大的名言名句,寫了一點兒隨感式的點評。《大學》和《中庸》講完了,也如法炮製,把我很有感觸的語句摘錄出來,寫一點兒隨感。

《大學》

1.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有“得”常常是一個人做一件事的目標,但怎麼纔能有“得”呢?需要走一條由定到靜、由靜到安,由安到慮,由慮到得的道路,而這一切的起點,又在“知止”上。我覺得我自己在四十歲之後,越來越“知止”,越來越知道自己想成爲也能成爲什麼人了。

2.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君子必誠其意。

如果不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那要不要誠其意呢,當然要誠其意。君子必慎其獨也,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做事要求個心安。心安比什麼外在的功名利祿都寶貴。

3.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有朋友切磋交流很重要,但同時自我的不斷精進也很重要。不能讓自己的腦子空着,要一刻不停地思考問題。

4.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思考,就能在“今是而昨非”中不斷獲得成長,這就是“日日新”,就會體驗到“作新民”的愉悅。

5.《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鳥都知道停在哪裡?人怎麼可以不知道呢?或者說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而事實是,“知止”的確不易,“知止”是一個人一輩子都要不斷修煉的課程。

6.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朱熹對此註釋說:“貪得者無厭,溺愛者不明。”不管是貪得,還是溺愛,都是感性戰勝了理性。“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殊爲不易,需要足夠的理性認知。

7.《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不一定非要把“中”當成目標,“心誠求之”更爲重要,耕耘了,自然就會有收穫。“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是一個很生動的比喻,現實中卻是先“學養子”而“後嫁”,本末倒置,先後顛倒的情形比比皆是。

8.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說不上有多深,但把這個道理落到實處卻很難。“絜矩之道”,能換位思考,能推己及人,這也是一輩子的修煉。

9.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忠信”未必得,“驕泰”也未必失,甚至巧言令色大行其道,並因此獲利不少,但是不是就要做“兩面人”呢?不要!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10.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當一切都反過來,食之者衆,生之者寡;用之者疾,爲之者舒;那怎麼可能“財恆足”呢?“財不足”,就要想着“斂財”,然後就可能“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是治國的最基本常識,古今中外誰要違背這個常識誰就必然受到懲罰。

《中庸》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每次看到這句話,都想起來一副對聯來:“聖賢學問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後世學問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2.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雖然每天都飲食,但真不一定知味。要“知味”,就必須要改變熟視無睹,聽而不聞的慣性,要思考,所謂“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

3.“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要想做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很不容易,必須要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4.《詩》雲:“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道”無處不在,“道”由小至大,不可好高騖遠,先從“近”,從“小”學起做起。

5.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大約這一句“子曰”可以作爲“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的註解。

6.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言行相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孔子纔有“爲之難,言之得無訒乎”的感慨。

7.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不能混淆“俟命”與“認命”,能做到“居易以俟命”很難。有些人因爲不“認命”,又總是想走一些捷徑,必然會“行險以徼倖”。

8.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雖不言,但天生物,卻能因其材而篤,從人的視角來看,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9.“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五達道”“三達德”本應該是個常識,是個人生行動指南,但今人拋棄得差不多了。人之爲人的基礎都沒了,還談什麼人呢?

10.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雖然從結果看,確實是“及其知之一也”“及其成功一也”,但如果看過程,或者看結果之後的更進一步,那就真的不一定“一也”,而是“二也”了。

1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者不惑。”“不憂,不懼,不惑”是人生的理想境界,那如何達成,或者說接近呢?好學、力行、知恥罷了。

1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雖然此類古訓頗多,但還是有很多時候,是臨時抱佛腳,是現上轎現扎耳朵眼,爲什麼會如此呢?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高度精煉概括的進學之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有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功夫不到而已。

1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至誠如神”我是很相信的,不管是看人也好,還是看國家也好,頭腦清明,不爲私利所左右,確實能夠看得更遠更清楚。

15.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人而無恆,不可做巫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佔而已矣。”只有“無息”的“至誠”,纔可能走通一條久、徵、悠遠、博厚、高明的道路。

1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這幾句背下來容易,但做到就難了。如朱熹所注的那樣:“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學者宜盡心焉。”

17.唯天下至聖,爲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就是仁義禮智,而人之四德的源頭則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有此四心,然後纔有可能“有容”“有執”“有敬”“有別”。

18.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這是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的相對論,看似不可能,卻真實發生。所以,不要只是盯着眼前,還是往長遠一點兒看,因爲“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19.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古往今來解釋各有不同。遠近、凡目、微顯都能知道,當然可與入德。

20.《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潛雖伏矣,亦孔之昭。”就是在說“闇然而日章”。在“人之不見”的地方用力,是君子能“內省不疚”的原因,這就是爲什麼“君子必慎其獨也”最充分理由。

我的視頻號,最近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推薦幾種《古文觀止》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