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南端真的是曾母暗沙嗎?
提起中國領土的最南端,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曾母暗沙。這正確嗎?正確,但不準確。從廣義上來講,曾母暗沙是一個區域,從狹義上來講,曾母暗沙只是一個點,它的周圍還有其他暗礁和淺灘。
民國初期,國內的很多地圖限於知識經驗將中國領土最南端標註爲西沙羣島的特里屯島(漁民稱螺島,該島於1947年命名爲中建島)該島位於北緯15°左右,與現在我國領土的最南端相差甚遠。主要是因爲這裡是當時漁民去南海打漁的最南界限,由於科學技術的限制,未能對南海有全面的瞭解。
南海的南沙羣島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地帶,扼守兩洋的交通要衝,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重要的戰略價值。早期的法國殖民者看到豐厚的利益後就開始覬覦南海地區。
1933年7月25日,法國政府公報連續兩天發表正式佔領通告,宣稱獲得9個島礁(黃尾嶼、赤尾嶼、黑尾嶼、北小島、南小島、中小島、大東嶼、小東嶼、南嶼)的所謂“主權”,引發了世界關注。事件發生以後,當時國內各地反應激烈,紛紛要求政府採取積極行動,對法國的侵略行爲予以迴應。8月4日,國民政府迫於國內壓力照會法國使館,聲明對法佔南海九小島在未經確實查明以前,保留相關權利。
民國政府認識到應該數數自家的財產,於是成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調查南沙諸島的分佈,於1935年4月出版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圖》,出現了“曾母灘”(3°58′20.08″N)這個地名,它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已經被發現,19世紀英國探險家James來到曾母暗沙將其準確標記在海圖上,英文名被定爲James Shoal,曾母灘也就是它的音譯名稱。後來隨着對南海島礁認識的深入,才意識到此地應爲一處暗沙(表面沉積有砂礫、貝殼等鬆散碎屑物質的暗礁),遂於1947年改名爲“曾母暗沙”。由此可見標註曾母暗沙不過是近百年的事。
曾母暗沙坐落在南海南部大陸架上。在地質構造區劃上,位於曾母坳陷帶。曾母暗沙礁丘由礁核和礁翼兩部分組成。礁核是暗礁的主體,通過陸翼向陸架海牀過渡。在礁丘的近南北剖面圖上,可見陸核範圍長達1100米,礁頂較窄,礁翼較寬。南部被夷平,礁體間隙裡充填了生物碎屑;在偏北部的礁坡凹處地被生物碎屑覆蓋。在近東西向的剖面,礁核和礁翼都不寬闊,它是礁體短軸的剖面,礁體東坡顯得很陡。曾母暗沙所在地區,是油氣富集區,而且水淺,處於赤道無風帶,沒有颱風侵擾,自然環境相對安全,是南海石油王國的中心。
改革開放後,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經濟建設。1984年7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開展了對曾母暗沙的專題考察,對曾母暗沙有了詳細的瞭解。曾母暗沙最淺處水深也有17.5米,形如紡錘,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面積有2.12平方公里。在這次考察中,科考人員也對曾母暗沙更南邊的兩個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做了詳細研究。八仙暗沙(3°53′8.60″N),與其西偏南12.89海里立地暗沙(3°51′27.60″N)都是南沙羣島的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講,立地暗沙(3°51′27.60″N)應是比曾母暗沙更靠南的地方。
立地暗沙同曾母暗沙一樣,都是常年在水下的暗礁,立地暗沙距水面24米,該深度與南海其他島礁相比並不太深。新加坡港地處馬六甲海峽,是全球航運的樞紐性港口。立地暗沙作爲中國最靠近馬六甲的領土,對於中國的對外貿易安全和石油運輸有重要意義。此外它作爲作爲距離新加坡最近的中國領土,對於溝通和聯繫新加坡具有重要作用,未來一旦填島或者修築海上平臺,可作爲中新聯繫的重要基地。
但這並沒有結束,位於曾母暗沙東南方35公里的瑪麗淺灘(3°35′8.38″N)則是比立地暗沙更靠南的地方,它也是一處水下暗礁,礁盤離水面有28米,位於九段線的第六段內側,距離馬來西亞只有不到100公里。所以最準確的說法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是瑪麗淺灘。
以上所說的曾母暗沙實際上都是指狹義上的曾母暗沙主礁,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曾母暗沙應是以曾母暗沙爲主的一片海區,它實際上包括了八仙暗沙、立地暗沙、瑪麗淺灘等上述地區。
作者:悟空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 地史館 ]
地理歷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釋歷史,用歷史記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