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的唐朝書法大家,指揮義軍拼殺安史叛軍,卻死於奸相之手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一直以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高級理想。在唐朝就有一位書法大家知識分子,他所寫的書法作品成爲後人臨摹的典範,被稱爲“顏體字”。但他的事蹟也是非常悲壯,充滿傳奇的一生。國難當頭,他率領義勇軍在河北抵抗叛軍。面對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毅然挺身而出,最後在敵營壯烈犧牲,他就是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

顏真卿祖上是山東臨沂人,但顏真卿出生在長安。

上圖_ 《祭侄文稿》,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

734年,顏真卿中進士甲科,736年經過吏部的考察成爲校書郎。

天寶時期,顏真卿擔任地方官職。曾在禮泉、長安擔任地方官。因地方政績出色,顏真卿被提拔爲監察御史,在巡視過程中給冤獄平反頗受讚譽。

但是,顏真卿人生的真正巔峰,則來自於安史之亂。

顏真卿在安史之亂期間的最大貢獻在於,顏真卿成功的組織河北保衛戰,光復今天的河北省部分地區。

在安史之亂初期,唐軍多數情況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顏真卿在河北的成功有以下幾點原因。

上圖_ 安史之亂

首先,顏真卿率先察覺到安祿山謀反的可能,率先做好部署兵力抵抗叛軍的準備。

河北一帶是安祿山的防區,當時安祿山造反的情況已經暴露出來,顏真卿以陰雨不斷爲藉口在暗中加固城牆,疏通護城河,訓練壯丁。而安祿山認爲顏真卿是個書生不足爲慮,對顏真卿的舉動沒有任何察覺,這就成功騙過了安祿山的眼線。

那麼到叛軍發動叛亂攻陷河北各地的消息後,顏真卿的平原郡就成爲唐朝軍民堅守的沒有淪陷的城區。平時對顏真卿不瞭解的唐玄宗也對顏真卿稱讚有加。

在顏真卿統一的部署下,堅守平原郡的兵力迅速逐漸增加。除了原來的3000正規軍,顏真卿又招募士兵1萬多人,這些帶有義勇軍性質的武裝力量成爲顏真卿手中戰勝敵軍的重要籌碼。

可以說,顏真卿在戰爭爆發前的明察秋毫和準備舉動,讓平原郡的軍民抵抗叛軍不再被動。顏真卿樹立起抵抗叛軍的旗幟後,饒陽、濟南、清河等地的官員都率領軍民投靠顏真卿,河北的抗戰形勢對唐軍有利。

上圖_ 顏杲卿(692年-756年),字昕。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其次,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擔任常山太守,進一步穩定局勢,顏真卿逐漸掌握河北地區抗戰的軍政權力。

在戰爭爆發前,顏杲卿在河北常山擔任太守。戰爭爆發後,顏真卿派遣使者找到顏杲卿,希望能共同組織抗敵義軍,分兵阻斷敵人退路。顏杲卿組織當地軍民浴血奮戰,在擊斃叛軍李欽湊等人的情況下,河北的局勢進一步好轉,先後有17個郡宣佈光復支持朝廷和顏真卿。各地推舉顏真卿爲盟主,相當於河北地區抗戰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此時顏真卿的手中有20萬兵力,截斷了河北地區的交通,給其他地區作戰的唐軍以有力支持。

那麼在具體的兵力部署上,朝廷將顏真卿的河北地區唐軍作爲和河東地區唐軍作戰的遙相呼應的部隊。河東地區,唐軍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和叛軍血戰。河北地區,唐軍顏真卿部手頭的20萬部隊就能隨時去支援河東地區的唐軍。這使得唐軍在華北地區的抗戰局勢能暫時的穩定下來。

上圖_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最後,在河北地區積極反擊叛軍,取得大捷。

清河太守派一個名叫李萼的使臣向顏真卿求援,顏真卿出動6000多人的援軍支持清河太守。顏真卿還向李萼去詢問河北地區最新的戰況,李萼表示,唐軍將領程千里的軍隊自太行山東部出發,準備兵出山郭口限制叛軍。如果顏真卿出兵進攻魏郡,殺掉叛軍指揮官袁知泰,進而控制山鍋口,那朝廷的10萬軍隊會出山郭口進攻洛陽,分出更精銳的部隊控制要地。這樣一來,顏真卿能以較小的代價在河北打敗叛軍。

顏真卿同意了李萼的想法,唐軍展開行動,和叛軍袁知泰部交戰。經過激戰,叛軍袁知泰部被斬殺1萬多人。

顏真卿在河北地區的抗戰打得有聲有色,顏真卿在戰前明察秋毫暗中準備部署,確保平原郡在戰爭爆發後沒有落到敵軍手中。在堂兄顏杲卿的配合和朝廷的支持下,顏真卿成爲河北地區抗戰的最高指揮官,並聽取使臣建議,解決軍費問題,指揮唐軍作戰取得此次大捷。

上圖_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

顏真卿之死

由於安史叛軍出動史思明等人進攻河北,河北多個郡又被攻陷,平原郡軍心動盪,形勢急轉直下。顏真卿經過衆人商議,決定放棄平原郡保存實力。從戰爭爆發到756年十月平原郡淪陷,顏真卿在平原郡的抗戰成爲安史之亂初期唐軍作戰的一面旗幟。

在見到皇帝李亨後,李亨任命顏真卿爲憲部尚書,後來又調任御史大夫。在回到文官崗位後,顏真卿繼續盡職工作彈劾不法官員。由於顏真卿的性格過去剛直,在唐德宗時期得罪了奸相盧杞。

到783年,李希烈爆發叛亂。不懷好意的盧杞建議顏真卿到李希烈的叛軍大營傳達朝廷的聖旨。面對奸臣盧杞的建議,曾有人勸顏真卿不要去。但顏真卿打算完成這個壓根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上圖_ 李亨(711年—762年),即唐肅宗

到達叛軍營地後,顏真卿和叛軍將領李希烈展開激烈交鋒。李希烈給顏真卿一個下馬威,將自己的部下和養子等1000多人的叛軍部署在房子外。顏真卿宣讀聖旨,叛軍就拿着刀子衝進來威脅顏真卿,顏真卿始終面不改色。

李希烈讓顏真卿居住到驛館。繼續對顏真卿威逼利誘。當着顏真卿的面,李希烈請來其同黨去侮辱朝廷。顏真卿非常憤怒,指責李希烈“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邪?”。

面對剛正不阿的顏真卿,李希烈不知道該說什麼。其他藩鎮的使者對李希烈說,他們早就仰慕顏真卿的威名,如果李希烈當皇帝,選宰相誰的能力能超過顏真卿?但顏真卿對藩鎮使者說:“若等聞顏常山否?吾兄也。祿山反,首舉義師,後雖被執,詬賊不絕於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師,吾守吾節,死而後已,豈受若等脅邪!”

上圖_ 安祿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軋犖山

李希烈非常憤怒,最終將顏真卿拘捕。李希烈挖好大坑,似乎要處死顏真卿。顏真卿給唐德宗寫好了遺書,做好了殉國的準備。隨着唐軍局勢的增強,形勢發生變化。或許是李希烈害怕自己叛亂的事情被暴露,李希烈決定殺害顏真卿。

李希烈派出自己的兩位部下來到顏真卿的住所對顏真卿說,如果不投降就燒死顏真卿。顏真卿大義凜然的跑向乾柴火堆,被他人拉住,顏真卿倖免於難。後由於李希烈的弟弟死於非命,李希烈的生氣火上加油,派出宦官前去將顏真卿殺害,一代大家就此隕落,終年七十六歲。

上圖_ 顏真卿題跋像

顏真卿殉國後,唐軍平定叛亂。淮西節度使陳仙奇率領軍隊護送顏真卿返回長安。顏真卿的兩個兒子在襄城縣迎接父親的英靈。最終,顏真卿被葬在萬年縣鳳棲原。唐德宗爲顏真卿的殉國罷朝五日,追贈其爲司徒。790年,朝廷錄用顏真卿的兒子爲官。

到了南宋時期的1133年,宋高宗趙構御賜顏真卿爲“忠烈”。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到了1142年,趙構就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

顏真卿的一生是文武雙全的一生,顏真卿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爲官期間清正廉潔。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堅持河北的抗戰。最後冒着危險前往敵軍大營,壯烈殉國。正因爲如此,顏真卿獲得了後世的高度評價。顏體字成爲後世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練字的模板。

作者:孫毅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盛世的脊樑——顏真卿評傳》 姚安 西安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