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難求職?學者籲助學生跨領域學習
學者認爲高等教育部應完全與就業脫節,圖爲今年7月大學學科分科測驗落幕,考生步出考場。(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世新大學中文系擬停招引發話題,還有人預言下一個倒閉科系是哲學或歷史,不少人認爲這是因爲文史哲不好找工作;另根據勞動部最新薪資統計,「唯三」月薪逾6萬元的行業依序是「金融保險業」、「電力燃氣供應業」以及「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似乎也跟文史哲沾不上邊。學者則建議高等教育不要完全跟就業脫軌,文史哲類系所應協助學生跨領域學習;文史哲類學子畢業後也可找勞動部等資源取得跨領域能力認證。
根據勞動部「112年08月底勞工退休金新制提繳概況」,到今年8月底爲止19個行業大類平均提繳工資,月薪逾6萬元的行業有金融保險業6萬2667元、電力燃氣供應業6萬1610元以及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486元;5萬元區間的也只有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1479元,其他全部低於5萬;低於3萬5的有住宿餐飲業2萬7958元、支援服務業3萬2948元、農林漁牧業3萬3143元以及教育業3萬3953元。
臺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月薪可以搶到前三,主要是資訊跟通訊業薪資高,同大類的國內出版、. 影音製作及傳播業,薪資並沒有那麼高。
至於文史哲的就業前景,辛炳隆坦言,過去高教擴張,跟產業結構、人力需求慢慢脫節,大學文史哲畢業生很難靠本業找到好工作。「我知道有些老師反對,他們認爲大學就是高等教育,不是職業訓練所,爲何要跟就業掛勾?」但若是考慮到學生及家長的需求,大學不得不往就業去調整。
辛炳隆說,從學術角度來看,文史哲研究當然很重要,因此還是要保留一定的文史哲研究能量;其他部分,若從就業來講,只有兩條路走:一是把這些系裁掉,另一條路就是跨領域教學,調整教學內容。以中文系爲例,他就聽過有大學規定,中文系新生不用申請就可以有輔修課程、畢業時可拿學位。這個要從學校的高度來做 因爲教師本身或系所都沒有動力或能量去協調。
辛炳隆說,高等教育不可能完全跟就業脫軌,這不符合社會期待;學校如果不希望讓文史哲科系消失,在學期間就要協助學生培養跨領域就業能力。或是非本科系畢業生可去勞動部、數發部尋求專業課程資源,獲得實作經驗或取得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