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沒下文 魏國彥籲政府7月前報告

311福島核災發生屆滿10年,核能學會今日舉行「2050碳中和的挑戰-臺電該如何因應記者會。左起: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清華大學工程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臺大地質系教授魏國彥。(李侑珊攝)

核能學會今(10)日召開記者會,臺大地質系教授魏國彥表示,我國2015年通過並施行〈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且在當年向國際提出「志願減碳承諾意向書」,兩者均明訂以5年爲一期程,如今執行卻沒有下文,呼籲政府7月前提出施行成果檢討報告,並公佈下一個5年期程減量目標路徑,否則奢談「碳中和」,等於是癡人說夢。

311福島核災發生屆滿10年,核能學會今日舉行「2050碳中和的挑戰-臺電該如何因應」記者會,魏國彥在會間提到〈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與「志願減碳承諾意向書」,籲請政府於7月前提出施行成果檢討報告,並對各部會明確賞罰,並公佈下一個5年期程的減量目標與路徑。

魏國彥指出,如果政府對於已經入法的減量目標,以及向國際公佈的減量承諾都做不到,「奢談『碳中和』無異癡人說夢,是不會走就想飛,政府拋出『碳中和』的話題,是轉移焦點、放煙霧彈典型的畫大餅,只會把問題推諉給未來的執政者。」

魏國彥也指出,前身爲國科會科技部,執行過兩期「能源國家計劃」,其中有多項與「碳中和」相關的研究計劃,要求科技部與經濟部再次盤點,將其中有潛力項目迅速列入國家科際發展攻關項目,轉化「能源國家型計劃」10年成果。

魏國彥認爲,以臺灣的能源結構工業發展來看,即便未來持續使用核能與多用再生能源,都難免還會有相當大量的碳排放量,要達到碳中和,必須進行「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政府要全面規畫二氧化碳利用」「地質儲碳」(geological storage or sequestration)、「生物儲碳」(biological sequestration)乃至「海洋儲碳」(marine sequestration) (可於「海洋國土」經濟專屬經濟區內進行)等工作,請政府在今年內提出具體計劃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