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戰 美國打造亞洲反共電影網路

1971年06月05日第十七屆亞洲影展,來自十二個國家的電影從業人士及影星出席開幕典禮。(本報資料照)

電影與文化冷戰: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1960年代中期,當南韓的間諜類型電影製作達到頂峰時,南韓的情報員總是被派往香港。在許多電影裡,就像在《SOS香港》中一樣,他們與臺灣女情報員、香港同行或韓裔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情報員合作。換言之,香港是北韓和中國共產主義勢力設立秘密單位,並在檯面下運作的地方,目的是爲了瓦解「自由亞洲」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就是南韓、臺灣和日本。而南韓的「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是國家的冷戰鬥士,爲南韓的戰略和意識形態盟友而戰。

然而,不過在二十年前,受歡迎的間諜小說《颱風》展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本小說是作家金來成在朝鮮時期寫成,背景是1939年,太平洋戰爭發生前兩年,《颱風》描述一場發生在朝鮮、日本、德國、中國、英國和美國之間,針對最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戰。《颱風》的主角是年輕的偵探柳布蘭,他越過朝鮮殖民地的邊界,代表日本殖民強權,前往馬賽、利物浦、德里、可倫坡和上海工作。日本用來灌輸其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的一種連結感,也就是大東亞共榮圈的邏輯,似乎擴展了作者的地緣政治想像力,畢竟《颱風》是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寫成的。然而,1945年8月,當朝鮮從日本統治下解放後,新國家的地緣政治邊界未能給金來成的跨國想像留下空間。作家處身的世界已完全改變。日本已經向西方世界投降。朝鮮分裂成兩個國家,北韓與南韓。此外,西方的「邪惡勢力」現在成爲這個國家的新導師。金來成的新國家大韓民國由美國接管,這個世界秩序的中心繪製了「自由亞洲」的新地圖。

在1950年代初期,由於共產主義在整個地區擴張,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使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日益受到歡迎,再加上韓戰(1950-1953)爆發,美國政府認爲有必要在亞洲建立軍事堡壘和「自由亞洲」聯盟。蘇聯政治家及蘇聯部長會議的第一副主席拉扎爾.卡岡諾維奇在 1954年宣稱:「如果說19世紀是資本主義的世紀,那麼20世紀就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勝利的世紀。」並斷言蘇聯的影響正在亞洲迅速蔓延。爲了對抗這種影響力,美國建立了西方聯盟,這個術語指的是與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結盟的國家,對抗蘇聯和簽訂華沙公約組織的國家。身爲該聯盟的一部分,由美國推動的「自由亞洲」聯盟包含了新主權民族國家的龐大網絡。從菲律賓和印尼,到南韓、臺灣和日本,這個反共聯盟被新霸權政體美國控制,透過傳播美國生活方式的金融和文化進行控制。布魯斯.康明思稱這個聯盟爲「帝國羣島」,其實質上建立了一個「領土上的帝國」。根據這個邏輯,日本成爲美國領養並「啓蒙」的孩子,併成爲這個暫時穩定的地區實體內,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老大哥」。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的二十年裡,佔領時期對日本帝國的敵意已讓位給對共產主義的恐懼,達成了一種新的共識,稱之爲反紅色矩陣。在這個新的區域秩序中,好幾個「自由亞洲」國家的文化舞臺,特別是電影產業,都緊密相連。

事實上,區域亞洲電影產業早在1930年代便於日本發跡,並與日本在亞洲地區的帝國野心息息相關。日本投降後,這個野心勃勃的網絡體系也隨之告終。然而在1950年代中期,建立區域電影網絡的理念在新的面貌下復甦:亞洲影展(亞太影展前身)及其主辦單位東南亞電影製片人聯盟(FPA)。東南亞電影製片人聯盟(FPA)成立於195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泛亞電影組織。此新創立的網絡組織獲得美國機構的財務和行政支援,特別是總部設於舊金山的慈善組織「自由亞洲協會」(Committee for a Free Asia),1954年更名爲「亞洲基金會」(TAF)。

我主張,這個網絡是冷戰文化政治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爲電影產業提供財務和行政援助,並支持亞洲的知識分子和反共文化製片人的同時,美國機構─尤其是亞洲基金會(TAF)─在1950年代積極干預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各個領域。亞洲基金會的存在在此尤其重要。以明確一致的「自由亞洲」願景,這個成立於1951年的慈善組織的實地代理人,在基金會電影官員和好萊塢反共老兵的妥善指導下,鼓勵「本土」的電影製片人和導演與共產主義勢力對抗。他們努力的結果是成立FPA。

至少在前二十年,FPA是最重要的泛亞電影產業組織。其年度盛事─亞洲影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不是在單一城市也不是在單一國家舉辦,這影展采用了巡迴制,每年由不同國家輪流舉辦;任何成員國都不得連續兩年主辦這個影展。(三之一;摘自《電影與文化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