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手機默認字體總是黑體
圖源博主@小豬肉包,已取得授權
當我們拿起手機,無論是瀏覽新聞、閱讀文章還是查看信息,映入眼簾的總是黑體字。
無論是蘋果手機的默認字體“蘋方”,還是小米手機的系統字體MiSans和華爲的HarmonyOS Sans,都是基於黑體改造而來。
蘋果、小米與華爲手機使用的默認字體都是黑體或由黑體改造而來的
爲何在衆多字體中,總是選擇黑體作爲默認的顯示字體,而不採用宋體、楷體,甚至花體?
和宋體、楷體等字體的最大區別,在於黑體是無襯線體(sans-serif),也就是沒有“字腳”。
有襯線與無襯線的字體的區分在於有無“字腳”
學過書法的朋友可能知道,寫撇、橫這些筆畫時,要“頓”一下,也就是前後粗細不一,看起來才更有美感。宋體、楷體等襯線字體就是通過在點、撇、捺、鉤等加上始末的裝飾,來強調筆畫走勢和連續性[1]。
無襯線字體的筆畫開頭和結尾沒有任何裝飾,因此看起來乾淨利落[1]。
於是,黑體最早被用來作爲印刷字體,例如經常能看到的“禁止通行”,這種沒有多餘字體裝飾的文字,給人強烈的規整、嚴肅效果。
相比於花體,黑體表示的“禁止通行”更具警示意義
進入移動通信時代,受限於屏幕顯示技術,黑體成爲了當時屏幕顯示的主流選擇。
這是因爲早期的手機,屏幕不大、清晰度不高,很容易看出像素格,所以也無法顯示出多餘的筆畫[2]。
可以用作圖軟件測試一下:分別用黑體和楷體,在低像素網格中打上同樣一個字,可以發現左邊黑體的筆畫清晰可見,而右邊楷體的筆畫已經比較渾濁,尤其是“勺”字的點,已經一片模糊。
從“的”字的對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低像素情況下,黑體的筆畫更加清晰
中文字筆畫的複雜性,決定了屏幕需要更多的像素。例如在16X16的小像素網格中,黑體就可以得到完整展現。而更爲複雜的襯線字體(如宋體)則需要更高的像素網格(至少24X24像素)才能完整呈現獨特的形態特徵[2]。一個英文字母只需要5X7像素[3]。
以經典的早期手機諾基亞6610爲例,其屏幕像素分辨率只有128X128[4]。按照上述提到的字體呈現網格要求,如果採用黑體字,那麼一屏可以顯示64箇中文字,但如果採用宋體字,則只能呈現25個。
如今的屏幕像素密度可以超過300PPI(每英寸,約2.54釐米300像素),看起來已經和普通打印效果幾乎一致。顯示精度不再是問題,意味着中文屏顯字體的設計可以從技術的限制中解脫出來,擁有更多的設計可能性[5]。
以安卓手機爲例,你可以選擇可愛的幼圓,或者寫意的草書,來彰顯你獨特的個性。
但爲什麼如今的手機,默認字體的還是看起來“死板”的黑體呢?
襯線字體複雜的結構和筆劃,讓花體字等異形字體“看得清”不意味着“容易讀”。
實驗中,未經設計訓練的人普遍認爲襯線字體中較細的筆畫不夠清晰 / 圖蟲創意
例如吃瓜的時候,你要是看的是花體字的聊天記錄,會感覺“糊眼睛”“看得累”。但倘若是默認黑體的聊天記錄,即便是幾十頁的pdf,也能輕鬆秒吃瓜。這是因爲從屏幕實際閱讀體驗來說,無襯線字體更易於閱讀。
2016年,來自土耳其的研究者通過眼動追蹤,對比了在屏幕上閱讀襯線字體和無襯線字體的情況。
參與者被要求在兩篇用不同字體顯示的不同的文本中,找出拼寫錯誤的單詞。研究結果顯示,閱讀襯線字體時,比閱讀無襯線字體時,更容易發現拼寫錯誤的單詞。同時,閱讀襯線字體花費的時間,比閱讀無襯線字體的時間更多[6]。
對於年長爸媽更是如此。
一項2022年的屏幕閱讀測試發現,在7款字體中,37名60-69週歲的老年被試者閱讀微軟雅黑字體閱讀時長最短,平均僅需24.74秒。相比之下,閱讀屏顯雅宋(一款專爲屏幕顯示設計的宋體字體)的平均時長約爲28.88秒,而閱讀楷體則達到了32.33秒[7]。
該研究也發現,老年人更習慣無襯線字體。黑體閱讀舒適度評價最高[7] / 圖蟲創意
另外,默認字體選擇黑體,也是一種“省事”。
市面上可供選擇的中文字體相較西文字體而言,少得可憐。以開放版權的谷歌字體庫爲例,拉丁字體有1459款,而中文字體僅有13款[8]。
這背後是中文字體設計工作的繁雜。
手機字體一般有27533個漢字[9],如果要設計一款新字體,則需要針對每一個漢字的每一個筆畫都重新進行排版調試:筆劃有多粗、斜度要多少、筆劃間的空隙有多少……這背後勢必代表着大量的人力成本。
做字庫,需要先手繪出想設計的樣式,然後傳到電腦上變成數字化的矢量圖,再基於設計出的兩三百個“模板字”中提煉出基本筆畫、偏旁部首,進行細緻的歸納總結和調整。最後近1萬個常用中文字放入軟件裡進行編碼,纔算做成了一個字庫[10]。
一個字的設計大概需要半個小時,設計出一套完整的字庫,至少需要1年。這還不算當中來回調試的時間[10]。
上世紀,設計師通過手繪漢字的位圖草稿來進行漢字數字化,經過多次修改 / [3]
國內某字體設計機構曾介紹,開發一款字體的成本要幾十萬,有的複雜的甚至要上百萬[11]。
即使如此,現在的手機廠商們也會基於黑體進行特殊化定製,演變出樣式不一的黑體變式家族。
像我們之前提到的小米,第一代手機於2011年上市[12],2016年才推出定製化字體小米蘭亭,2023年又推出支持600多種語言的MiSans Global[13]。
而蘋果手機在2015年iOS9上線時[14],發佈自行研發的“蘋方”字體[14]。
因爲這樣除了可以彰顯自己品牌的獨特概念,還能讓用戶在使用不同語言、不同產品,包括平板電腦、手錶時,整個生態系統的界面顯示統一且易讀[13][15]。
現在你的手機字體,基本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字體的粗細、大小和間距。迴歸這些字體的創作歷史,黑體仍是它們的設計基礎。
參考文獻:
[1]管翠中. (2018). PPT設計與製作的基礎技巧. 清華大學圖書館信息參考部.
[2]易倖幸.(2009).手機屏幕基質的中文文字設計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大學).碩士
[3]Mullaney, T. (2021). Behind the painstaking process of creating Chinese computer fonts. MIT Technology Review.
[4]諾基亞6610——多而不精. (2004). 新浪遊戲.
[5]高丹. (2018). 《中文字體應用手冊Ⅰ》出版:糟糕的字體設計會阻礙知識傳播. 澎湃新聞.
[6]Dogusoy, B., Cicek, F., & Cagiltay, K. (2016). How Serif and Sans Serif Typefaces Influence Reading on Screen: An Eye Tracking Study. In A. Marcus (Ed.), Design, 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 Novel User Experiences.
[7]謝名言 & 周豔.(2022).基於視知覺理論的屏幕端老年人易讀性漢字字體設計研究.設計(23),133-137.
[8]李昕.(2024).對有限中文字體數量的超設計思考.印刷文化(中英文)(01),167-177.
[9]嚴永亮. (2024). 爲什麼我們的手機都用黑體,而不是更好看的楷體? | 嚴永亮. 格致論道講壇.
[10]匠心之城. (2018). 90後小夥花1年半時間,創造出最美的中國字體. 黨報頭條.
[11]馬越. (2016). 【深度】字體設計:這個沉寂了多年的行業終於看到了希望. 界面新聞.
[12]朱玥怡. (2017). 小米7年:當年一碗小米粥鬧革命的創業初心受到考驗. 新京報.
[13]關於.(2024). MiSans.
[14]北京晨報. (2015). iOS 9上線後又遭吐槽 “蘋方”字體是最大槽點.
[15]WWDC22. (2022). Meet the expanded San Francisco font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