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禁止孩子刷短視頻毫無意義?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所以,相比打壓、控制,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教會孩子駕馭手機,從短視頻中汲取知識,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作者 | 可樂媽
最近,我家的氣氛十分緊張。
事情的起因,是兒子在英語課上玩手機。
被任課老師發現、沒收後,他不僅沒有所收斂,反而想方設法又從住校的同學那裡借來了一部手機,結果再次被班主任逮了個正着。
班主任告訴我這件事後,我氣得在辦公室當場砸了兒子的手機,沒想到兒子卻像一隻被激怒的小獸,衝着我大吼大叫:
“你憑什麼摔我的東西?憑什麼?”
就這樣,我氣哄哄地回到家,跟同樣憤憤不平的兒子陷入了冷戰。
我恨恨地想:
“都怪這該死的手機,以後再也不能讓兒子碰了。”
週末,有個朋友約我出去吃飯,並讓我帶上兒子一起。
可一想到兒子對我大吼大叫的模樣,我就氣不打一處來,最後,還是一個人赴了約。
我的這個朋友,是當地一所中學的老師,她兒子則是朋友圈裡出了名的學霸,不僅去年考上了市裡排名第一的重點高中,平日裡,也是興趣愛好廣泛,會彈琴、會唱歌,還在網上連載小說。
我心想,這次我一定要好好跟朋友取取經,看看她是怎麼把孩子從手機那裡搶過來的。
然而,令我沒想到的是,當我們吃完飯後,朋友的兒子有禮貌地說了一句“阿姨、媽媽,我吃好了,你們繼續。”就坐到一邊玩起了手機,手機裡還不時傳來短視頻的音效。
我驚訝地問朋友:“學霸也刷短視頻啊?”
朋友笑了笑,說:“當然啊,再說了,現在哪個孩子不喜歡玩手機,你禁止也沒用啊。”
聽到這裡,我瘋狂點頭,並向朋友哭訴了這些年我是如何跟兒子打手機“游擊戰”的,可到頭來,兒子還是被手機給毀了。
朋友聽完,問了我一個問題:“當孩子在手機時,你心裡到底在恐懼什麼?”
我理所當然地說:“當然是怕他毫無節制地一直玩下去啊,而且人家網上不都說了,短視頻正在吃掉你孩子的大腦……”
朋友卻擺擺手打斷了我,糾正道:
“那篇文章我看了,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看文中的研究,就會發現它並沒有說短視頻會讓孩子的腦子變笨,跟‘吃掉’大腦更是相去甚遠。”
我又問:“就算是這樣,那也不能說明短視頻就是好的,就能放任不管了啊。”
朋友搖搖頭,說:
“肯定不能不管,而是在手機這個問題上,我們當家長的,堵不如疏。”
看到我疑惑不解的神情,朋友給我講起了北京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張昕的故事:
有段時間,因爲工作繁忙,張昕就將抖音調成了青少年模式,讓孩子自己玩。
起初,他以爲孩子就是在上面看看動畫片,直到有一次,孩子突然跟他說想要玉米澱粉。
一開始,張昕還有點不理解,問兒子:“要玉米澱粉幹什麼?又不做飯。”
沒想到,兒子卻用稚嫩的聲音告訴父親,自己在短視頻上看到了用玉米澱粉調製“非牛頓流體”的方法,並一板一眼地給他介紹了什麼是“非牛頓流體”。
所謂“非牛頓流體”,就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當你用手輕輕攪動時,它就是液體,可是當你用錘子用力砸它時,它又變成了堅硬無比的固體。
這一刻,張昕簡直不敢相信的耳朵。
如此專業、複雜的知識,竟然被只有6歲的兒子如此簡單、清晰地複述了出來。
朋友告訴我,真正與時俱進的家長,非但不排斥孩子刷抖音,還會利用抖音來培養自己的孩子對某些領域的興趣。
還記得之前那個走紅網絡的“昆蟲少年”張赫奕嗎?
張赫奕從小就喜歡昆蟲,像什麼澳洲寬腹螳螂、中南擬睫螳螂、刺花螳螂、巨扁鍬甲、幽靈竹節蟲……他都如數家珍。
他不僅能準確說出昆蟲的學名,還能詳細講解它們的習性。
爲此,媽媽鼓勵張赫奕在抖音上開設了一個名叫“柒柒的昆蟲世界”的賬號,專門分享張赫奕觀察昆蟲和小動物的日常,科普相關知識。
而張赫奕也沒有因此沉迷社交網絡,反而將短視頻變成了增長自己專業知識,鍛鍊自己表達能力的“利器”。
聽到這裡,我也逐漸意識到了:
不管是手機、遊戲還是短視頻,它們所起到的作用完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打開方式。
比起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如何教孩子學會利用媒介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做好孩子使用習慣的管理和疏導,纔是我們更應該思考的事。
回家後,朋友給我推薦了一些適合孩子觀看的寶藏賬號。
我打開一看,發現這些賬號不僅內容輕鬆、有趣,還能兼顧專業性和知識性,別說是孩子了,大人看完也覺得很漲知識:
語文想要拿高分,臨時抱佛腳可沒有用,靠的還得是平日裡一點一滴的積累。
而臧老師的視頻,就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累積不少關於語文的知識。
比如,清明節是唯一一個既是節日,也是節氣的日子;
比如,中國第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五代十國後蜀的國君孟昶所寫;
再比如,桃子別稱梟景、梨別稱蜜父、石榴別稱丹若……
提起數學,很多孩子都會覺得枯燥、生澀,學不進去。
但如果你給孩子講如何提高彩票中獎率?問他們知不知道考清華和中500萬哪個更難?下雨天走路淋雨多還是跑步淋雨多?
我想,大多數孩子都會感到好奇,想要探尋答案了吧。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李永樂老師的賬號裡找到,看完後,孩子就會發現,原來數學也可以這麼有意思。
彭志摩是英語教師出身,不僅獲得過很多全國演講比賽的一等獎,還是不少英語考試的聽力錄音員。
因此,他的賬號內容乾貨滿滿,但看下來卻發現並不枯燥:
他會告訴你“新娘”不是“new mother”而是“brid”;“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是“one word go, jiajiajia”而是“a real man never goes back on his words”……
他還會時不時邀請自己的外國朋友,一起拍攝不同國家的英語口音對比。
總之,一旦點開他的主頁,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張嘴說英語。
夏振東老師的物理課又被大家稱爲“魔法課”:
你看他身披斗篷,手持法杖,嘴裡還念着“咒語”,儼然是一位魔術師。
更神奇的是,下一秒,講臺上的電燈就被隔空點亮,法杖與燈泡間的電流則清晰可見。
但其實,這一切的背後,都有物理知識作爲支撐。
通過夏振東老師富有魔力的演繹和詳細專業的解說,原本晦澀、抽象的物理知識立刻變得直觀、有趣。
孩子感受到了物理的神奇和樂趣,自然就會有學習和探究的慾望。
如果說物理老師夏振東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師,那麼化學老師向波就是一位風趣的脫口秀達人。
別人講課是照着課本,他講課則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淨水中的化學”、“頭髮中的化學”、“美白中的化學”、“放屁中的化學”等等。
聽了他的講解,孩子自然會發現這個世界中的所有元素都離不開化學。
去年年底,一段初中語文課視頻在網上火了。那是一堂肖像描寫的作文課,一位男生正在朗誦自己的作文:
“每天早上,她的笑聲一定會先於她的腳步,到達教室……
她的笑是那麼有步驟:弓腰,後仰,擡手,展眉,眯眼,咧嘴,放聲,捂嘴,然後慢慢地平復……”
這節語文課正是來自杭州近郊的丁蘭實驗中學,發佈它的賬號叫“語文山水”,運營這個賬號的就是該校的語文老師王楊軍。
他的語文課,跟一般的課堂可不一樣。
他不僅會將三句半的表演形式運用到古詩詞的課堂上,還將飛花令、寫對聯、對成語等形式搬到了語文課堂上。
寓教於樂,讓傳統古詩詞的美一點點浸潤孩子的心田。
另外,我還發現短視頻平臺,有一個特別實用的功能,那就是“青少年模式”。
打開後,它會幫你嚴格控制孩子的使用時長:
而且一旦開啓,原本複雜的網絡世界就會變得瞬間“乾淨”起來:
沒有打賞,沒有社交身份,沒有私信,沒有直播與評論,也沒有上傳功能,這樣一來,短視頻也能成爲孩子學習的好幫手。
在內容方面,抖音還打造出了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各種專欄,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一個叫“雲逛館”的頻道。
一直以來,兒子都對歷史方面的知識很感興趣,也多次提出讓我們帶他去外地的博物館之類的,但因爲我跟孩子爸爸工作的原因,幾乎很難請到長假。
直到打開了“雲逛館”功能,兒子足不出戶也能看到珍貴的文物和宏偉的建築了……
以前,兒子一拿到手機要麼是打遊戲,要麼是刷一些網絡爛梗,一張嘴就是“你這個老六”、“恐龍扛狼扛狼扛”之類的。
但自從我向他推薦了這些賬號,兒子漸漸開始對知識和學習產生興趣。
而我也在陪兒子一起刷視頻的過程中發現:
短視頻這種表現形式,讓很多知識的理解難度大幅度下降,就算是一些我們印象中很枯燥、嚴肅的內容,博主們也能通過各式各樣的演繹,讓看的人興致勃勃。
如今,我們任何人誰都無法將孩子隔絕在一個沒有電子產品和網絡的真空世界裡。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順勢而爲,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從短視頻中汲取知識,擴展認知的邊界。
就像作家李月亮說的:
“這個時代,如果你跑在前面,就會發現,遍地都是機會,一切都欣欣向榮。如果你落後於時代,則會發現舉步維艱。”
面對時代的浪潮,我們時常恐慌、焦慮。
但天下大勢浩浩蕩蕩,世界不會爲了誰而倒退。這時,誰能順着浪潮向前遊動,誰就能搶佔先機。與新事物做朋友的人,才永遠不會被時代拋棄。
所以,不用過度焦慮,幫孩子練就在新時代飛行的能力吧。
相信未來的日子裡,他們一定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