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不建議奶奶帶孩子,王素梅教授:媽媽有一點,奶奶永遠做不到
當下社會,年輕人既要工作還要兼顧家庭,壓力山大。於是,帶娃的重任落到了家裡老人的身上,有的甚至因爲老人不帶孩子衍生出家庭矛盾。然而,老人帶孩子真的好嗎?
國家衛健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聯合醫學論壇網採訪了首都國醫名師、北京中醫藥東方醫院原兒科主任王素梅教授,聊聊奶奶帶大和媽媽帶大的孩子,心理髮育有什麼區別?
01
媽媽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分擔小家庭的生活壓力。但是,老人唯獨做不到一件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
兒童青少年許多心理障礙的源頭來自嬰幼兒時期的情感缺失。尤其0~3歲嬰幼兒時期和父母缺少情感聯繫,孩子缺乏情感依託,直接導致其無法理解情感、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這類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有孤獨感、沒有安全感,更容易罹患抑鬱、焦慮。
孩子要媽媽、要爸爸,就如吃喝拉撒一樣,是必要的情感需求,家長一定不能忽視!
王素梅教授解釋道:“老人雖然能讓孩子衣食無憂,卻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更親暱的互動,需要親緣關係更深的父母來完成,通過充滿愛意的眼神、撫摸,使得孩子感受來自父母的愛,心靈得到滿足。從小就完全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缺失了情感需求,心理髮育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圖源:Pexels
在兒童精神科門診,許多孩子心理障礙往往與幼時分離焦慮障礙有關。小孩過早地與父母分離,缺乏必要的情感互動,其情緒調控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不足,直接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與父母分離是每個小孩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父母既要在孩子適當的年紀鼓勵其獨立,但也不能過早的疏離,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王素梅教授:“儘管工作再忙、壓力再大,也要回家抱一抱自己的孩子、親親臉蛋、摸摸他的小腦袋,多給些愛撫。當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責,多給些心靈上的安撫和關懷,舒緩他們的情緒,並且鼓勵他們獨立、客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事件,這樣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會獲益頗多。”
有的家長因種種原因從小沒有帶過孩子,多年後回家孩子不認識自己,孩子性情孤僻不與人情感交流。然而,0~3歲時造成的情感缺失將伴隨一生,有的衍化成分離焦慮障礙,家長永遠無法彌補。
孩子的情感關係和情感交流,父母是主要成員,爺爺奶奶替代不了。
圖源:Pexels
02
媽媽更容易發現寶寶異常
0~3歲是發現孩子先天精神疾病的關鍵時期,在與孩子的交流、互動中,父母比老人要更能注意到孩子的異常。
孤獨症、多動症是孩子常見的精神疾病,尤其是孤獨症,如果能在3歲之前被早期發現,正確診斷,及時接受規範的中西醫藥物及接受康復治療,往往不影響未來正常生活。
王素梅教授建議,從這兩個方面觀察寶寶。
一、呼之要有應,喊之要有答
王素梅教授:“寶寶雖然不會說話,到3個月的時候眼神會跟着人移動,聽到父母的呼喊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動作和表情。而孤獨症患兒的眼神不與人對視,互動也不會有任何反應。這些細節,只有與寶寶有親緣關係的爸爸媽媽更容易發現。”
衛健委發佈的《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指南(試行)》中,提供了0~3歲兒童心理髮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表,標註寶寶各個年齡段的異常表現,出現任意一條陽性結果都提示就醫篩查,幫助寶媽對照觀察。
《兒童心理行爲發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表》
二、觀察孩子是否“合羣”?
王素梅教授:“在幼兒園,如果孩子經常孤零零地玩,從來不參加小朋友們的遊戲,不喜歡被人抱、飲食習慣非常單調、刻板,就要留意是不是孤獨症,早點去醫院篩查。如果能夠早期治療孤獨症,可以挽救一個家庭。”
“多動症患兒的特殊表現是:上課不聽講,經常做些小動作,做事情不專心,還易衝動,導致學習成績不好,寫作業拖拖拉拉,家長以爲是調皮搗蛋或不愛學習,其實應該引起注意。60%~70%的兒童多動症會延續到成年,其往往表現爲坐立不安,做事情不持久,導致工作不順利、頻繁跳槽,和領導同事乃至家庭關係緊張。”
互動、交流是兒童訓練社會性的重要環節,包括親子互動、夥伴互動,也是檢測兒童心理問題的入口之一。
王素梅教授呼籲家長:一定要多互動,多觀察自己的孩子。
圖源:Pexels
孩子的情感缺失直接影響情感、社交和認知方面的問題,例如情感障礙、自尊問題、人際關係困難以及情緒調節困難。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儘管再忙,也要記得和自己的寶寶互動哦!
來源:醫學論壇網
編輯:王玲
審校:清揚
封面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