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存影:從威海衛路到威海路
編者按:威海路,初名威海衛路,闢築於1913年。上世紀60年代更名爲威海路。
威海路是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的“後花園”,查公館、威海別墅、太陽公寓、上海國學專修館……漫步於威海路沿線的歷史建築,彷彿一場時空穿梭。
在威海路工作的作家魚麗幾乎每日行走於“海上舊裡”與新樓宇交錯佇立的威海路,探尋從威海衛路到威海路,歲月在這條百年老路上留下的厚重痕跡。
文|魚麗
威海路存影
▲威海路
彩色的街景只有在黑白影像的對比中才有詩意。這句話,於威海路也極有意味。
從地圖上看,一千七百餘米的威海路,用簡筆勾勒,像鯨魚弓起脊背上的那條線,頭部紮在延安中路的交叉口,尾端連着黃陂北路,昂然地遊着。棲居其中的人,既感受到北邊南京西路的時尚,又享受到一條海派支馬路的日常煙火。
二十多年前,我多次坐車從這裡經過,得以瞥見汽配一條街的原生之貌;當時的文新大廈建成後,訪一位老編輯,曾在大樓食堂享用過一頓午餐……再後來,自2015年來報業集團上班,這裡成爲棲息之地。關於大廈所在之處,曾聽作家袁念琪提過三言兩語,說這裡曾是他小時候上幼兒園的地方……歷史往往如此,唯有不斷回溯,才知有着這麼繁複的變遷。
不過近十年時間,威海路街景已幾經變換,代之而起的是12號線地鐵站、摩天大樓、整飭一新的道路……
01
有幾年時間,我只截取威海路的一小段來行走。從靜安別墅的鑄花鐵門穿過,順帶着將銘牌上標記的曾住名人在心中再念一遍:蔡元培、于右任、王雲五、鄭正秋……然後,邁着輕盈之步,踏在威海路上,眼角餘光掠過精緻的廬怡,細細琢磨着巧克力色的太陽公寓裡有哪些故事。路過靜靜的民立中學,那“1903”幾個字,昭示着它有着驕傲的資本與底氣。沈堅強游泳館、威海別墅,在梧桐樹的掩映下,有着樸素的底色,流淌着歲月的痕跡。
今年,我行走威海路的路徑,又延長了一些。向東走,延伸至石門一路、成都北路、黃陂北路,探尋隱藏於歷史風煙中的細枝末節。
02
三月,陽氣漸升。上午,找了一個時間去威海路的東段探訪。走了十分鐘,見到精緻的查公館。
▲查公館
20世紀20年代,上海灘顏料鉅商邱信山、邱渭卿兄弟發家時耗巨資建造了城堡花園住宅,原名“邱氏住宅”,因香港實業家查濟民先生對此樓持續修繕有功,後改名“查公館”。原爲東、西兩幢,邱氏兄弟兩人各一幢,中間有花園相隔。40年代,豪華洋樓曾改作民立中學校舍,用以啓迪心智。90年代,西樓被拆;2003年,民立中學遷入威海路新址,原先的東樓得以保存。2010年,整幢小樓從原地平移57米到現在的位置。
沿威海路再向東行。最近讀到關於上海國學專修館的一些史實碎片,說就在威海路上。快到成都北路,見一弄口,標着289號,進去,見到原上海國專聯宅小樓,外立面灰色質地,山牆上赫然有隻翔鷹鵰塑,栩栩如生,有萬物生靈自由的意象。
▲上海國學專修館樓頂翔鷹
20世紀30年代,上海國學專修館籌備成立,館長是海上名儒馮明權,來自吳江黎裡望族。他曾在空中開播(無線電播音)國學講堂,魯迅先生聽過他的講壇。在這裡的國學教授,據載有一位李仲乾,能書畫,會篆刻,學生中有程十發。李仲乾與他的學生所辦的書畫展是當時上海文化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經過歲月的沉澱,百年底蘊的小樓,更顯雅緻清遠。
03
爲了準備一場講座,想了解民國才女呂碧城與威海路曾有的一點因緣,特地去看舊址現狀。四月的某一日,下着小雨,有點清冷。出了地鐵站,很快到了石門一路(原同孚路),現太古裡時尚地帶。佇立在威海路與石門一路的路口,四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彷彿能聽到時間汩汩流淌的聲音。可風姿綽約、氣質高雅的女詞人而今安在?
▲呂碧城
呂碧城是社交界名人,被譽爲“近三百年來第一位女詞人”,在近代詞壇上留下一抹鏗鏘的芳香。
據滬上掌故名家鄭逸梅先生撰文,說呂“有清才,刊有信芳集,首列小影,作歐西裝,風致娟然也……居海上同孚路,夷樓一角,位置井然,蓄犬一,女士琴書遣興,犬即偎伏其旁”。特立獨行的民國才女,躍然紙上。而據呂碧城自己描述,她所居住的這棟洋房別墅,周圍植物栽種的是經冬不凋的冬青與枝繁葉茂的高槐,風貌與今有異,別有一番景緻。
1924年,42歲的呂碧城將自己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住宅向南挪移到同孚路,和外交官陸宗輿、絲綢大亨龐竹卿做鄰居。家裡陳設富麗堂皇,鋼琴、油畫、洋式傢俱,應有盡有。除此之外,她還僱傭了大小印度巡捕爲她看門,出入汽車代步,養一燕產小犬杏兒,乖巧玲瓏。因爲她的特立獨行,她的寵物癖,竟引起相關文人與小報借狗來侮辱她,爲此,她打了一場官司,以正視聽。才女敢爲,成爲民國文壇上的一景。
時光匆匆如流水,許多東西轉瞬即逝,連石門一路口的四季酒店也已停業轉型。也許,只有將消失的人文街景放在歷史變遷的鏡頭下,才能凸顯出其深刻的文化內涵。
04
威海路的日常,少不了美食。要說威海路美食傳奇,則繞不過梅龍鎮酒家的初創。當年,威海衛路,地處幽靜,交通便利,被梅龍鎮酒家創辦人相中,就在靜安別墅右首的第二個門面,648號,擇機開店。酒家裝潢富麗雅緻,經營的是淮揚名點,有鎮江餚肉、雞肉湯包、蝦仁燒賣等,早市還設有茶點,每客三角,經濟實惠。
▲梅龍鎮酒家
開業之初,引人矚目,3月9日的《申報》上還特地刊登廣告,宣傳酒家佈置宜人,菜餚可口,光顧其中者,無不有戲鳳游龍之感……最讓人難忘的掌門人是當紅女演員吳湄,她一身清素旗袍,很有範兒地在酒家招呼客人。吳湄是進步演員,在田漢領導下,演過不少進步戲劇,《女子公寓》《自由神》《阿Q正傳》等。爲了辦好酒家,吳湄早上五點親自到四馬路小菜場採辦食材,遇到劇團內的朋友到酒家小坐的時候,她總是徵求點心和菜餚的意見。梅龍鎮酒家後來遷至南京西路,成爲滬上美食店翹楚,同時,還爲地下工作者提供方便,被譽爲“紅色沙龍”。
05
威海路闢築於1913年,以前叫威海衛路,直到1963年才更爲現名。
這條路流淌的人文氣息比我想象的要濃厚得多。女畫家江南蘋女兒江琦老師向我多次講過,她母親20世紀30年代曾在張園震興裡9號住過,長達六年,與滬上的文化界往來頗爲密切。後來,江家搬到富民路,五六十年代,每逢年節,母親會帶着她,花兩角錢,叫一輛黃包車,坐車從威海路一路穿行,然後來到張園。一般是從威海路590弄堂口進去,到福如裡4號,探望仍住在張園的大父吳眉孫一家。現在威海路590弄的這個弄口邊,還掛着介紹南社詩人吳眉孫的銘牌。我曾經特地去探訪過吳眉孫舊居,那顯破舊的舊式里弄建築,裡面已經七十二家房客,儘管時光飛逝,但弄堂口的銘牌一直懸掛到現在,見證着歷史的變遷和歲月流轉。
▲張園
108年前闢築的威海路,已是老祖母級別,卻在新世紀煥發出別樣的色彩。懷舊情懷與新奇探索在這裡交織,感悟其中所承載的人文故事,讓思緒抵達更爲寬廣的歷史深處,也是對上海城市文化的深刻體驗。
魚麗
魚麗,原名鮑廣麗,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碩士,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會員。現爲文匯出版社副編審。出版有《閨秀筆記》(全三冊)、《茶經:煎茶滋味長》《上海:海上風情錄》《胭脂聊齋》《風神謀士張良傳》《情蒸水滸》《最美的服飾》等作品。
▲ 威海路存影
編者按:
本欄目來源於1994年2月8日創刊的《靜安報》副刊《百樂門》。在微信平臺,“百樂門”將以全新形式向讀者展示。每週定期推送,換個角度閱讀靜安。投稿可發至 jinganbao2016@126.com
作者:魚麗
圖片:作者拍攝提供,部分來源靜安作協、歲月靜安
編輯:施丹妮
資料來源:靜安區作家協會《靜·安》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