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早阪犀牛命名40週年祭

早阪中國犀,全身骨架化石展示。 圖/取自臺南左鎮化石園區網站

魏國彥

菜寮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流,夏日颱風過境,雨量暴增,沖刷山野,河水暴漲,當溪水退去,河牀上經常暴露出從山上衝蝕出的古哺乳動物化石。一九三一年,臺南左鎮公學校(小學)畢業的陳春木,在保甲所(相當於現在的戶政事務所)擔任書記,在溪牀上發現奇異的石頭,經過一番輾轉送到了臺北帝國大學(現在的臺灣大學)地質學教室早阪一郎教授手上,他因此特別南下,來到當時十分偏遠落後的菜寮溪尋找化石,在後續的三年期間發表了四篇哺乳類化石文獻,有劍齒象、犀牛、野牛、古鹿等,開啓了「左鎮動物羣」研究的先河。

一九七一年一位中學生在菜寮溪三重部落撿獲頭骨化石,引起臺灣大學地質系林朝棨教授的注意,找上省立臺灣博物館(現在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共同組成正式的挖掘隊伍。一九七三年我同班的五位同學跟隨林教授到現場挖掘,挖出一副大約有四成完整的犀牛化石;後來邀請日本的鹿間時夫與大冢裕之教授等人來臺共同研究,初步稱之爲「早阪犀」,到了一九八四年才正式命名爲「中國早阪犀」在臺灣博物館出版的科學期刊正式發表。

五十年來,古生物學、年代學、古氣候學都有很大的進步;另方面,我們也見證了「中」美斷交、臺灣政治民主化、產業從七○年代的「客廳即工廠」,到今天「跨國神山」晶圓產業的飛騰變化。

當年對於左鎮溪流的化石年代,我們只能籠統地說約略兩百萬年老。如今,經由鈣質超微化石、花粉學、古地磁等證據,我們已經能精準地指出這隻「早阪犀牛」存活於八十萬年前的一個冰期之中,是當年海水面下降時循着連結福建與臺灣的「臺灣陸橋」遷徙而來,是「唐山過臺灣」的移民先驅之一。在牠之前,有更早的先行者—我學生十五年前發現並命名的一隻臺灣劍齒象,在上一個冰期之中、早個十萬年也來到此地。菜寮溪的地層裡也發現有草原猛獁象,看過卡通電影「冰原歷險記」的都知道,那是一種生活在寒冷北國的長毛象,牠的同伴在六十三萬年前也來過臺灣!

當年挖犀牛化石的同班同學早已星散各方,相忘於江湖之上;我親愛的老師林朝棨教授也於一九八五年作古。五十年來,還有許多後生小子,一代接一代,仍走在那溪牀上,攀爬於荒山野嶺,開拓臺灣古生物學的新「犀」望。

(作者爲臺大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