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打卡點,爲啥短命?
速朽,是所有網紅屬性的宿命。
現在各種地方都喜歡豎個路牌,寫上特別土的文案,什麼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xx啊,或者搞個粉紅色霓虹燈牌子,寫個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尤其是現在各大城市,不知道抽的什麼風,集體搞了一堆藍底白字配色,極其逼真的路牌,連文案都是出奇的一致:
我在xx很想你。
本來要是隻有個一兩個還好,結果現在不管你去哪個城市都能看到這玩意兒。而且還有一堆人打卡,發在網上,不僅是各大景區越長越像,連打卡地都搞不出分別了。
也難怪有人吐槽:
如何讓一個景點迅速變土?立個路牌,上面寫:我在xx很想你。
01
網紅路牌雖然最近才火的,但是分析一下源流,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
2013年,一部名叫《等風來》的電影上映,講的是一個大都市時尚女白領在一次尼泊爾之行中洗滌了靈魂,收穫了心靈的平靜。
片子本身沒啥大意思,是當時很流行的那類雞湯電影。但是在宣發的時候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們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類似「冰桶挑戰」的活動,邀請網友拍攝一張手拿小紙條,上面寫着「我在xx(地方),我在等風來」的照片。
那個時候,社交網絡營銷纔剛起步,淳樸的網友們哪裡見過這麼好玩的東西,紛紛參與挑戰,一時間全國各地都有人舉着這句「我在xx等風來」拍照。
最後電影票房8000萬,不溫不火。但「等風來」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句式,也變成了後來各種網絡雞湯金句裡的常用佐料。
所以說,如今的「很想你」路牌只是「等風來」的翻版罷了。
這也是爲什麼還會有「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xx」這類文案。
02
在我看來,網紅路牌的大量涌現,堪稱城市被異化爲景觀化的究極體現,是朋友圈在真實世界的投影。
我之前在關於景區的內容裡提到過,現在許多打造網紅景點的核心,其實是「出片率」,是如何最大程度吸引人們去拍照。
一開始,這種拍照打卡,是隨機性的,帶一點自發的探索。比如去一個地方旅遊,發朋友圈的時候往往會帶上定位,說明自己在哪兒。而有時候就會乾脆找一個寫着地名的地方拍照,而且這個地名的標誌,越大越好。
很快,單純的地名就不太夠用了。最早我認爲是地產開發商選擇了大量使用這類文案,因爲這些文案的標準就是:第一,要突出城市名字,第二,要展現出一種小資情調。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路上的一些樓盤文案,許多都帶有這樣的特點。
但是地產商畢竟是有錢的,至少還會請專門的廣告公司去設計版面、文案,所以哪怕偶爾文案土了一點,但是整體效果看着就沒那麼令人尷尬。
對於豎路牌的商家來講,就不一樣了。
商家要的是什麼?就是客流,只要能吸引到人拍照、打卡就行。這種花大錢專門請人設計,成本就太高了。
文案土不土,油不油無所謂。重要的是直接、簡單,而情感向的文案顯然是最容易吸引人的。不僅是路牌,像各種表白牆、失戀博物館之類,都容易激起人們的分享欲。
而路牌這個東西吧,就很妙,我自己偶爾會出門掃街,有過掃街經驗的朋友應該都有體會,路牌、消防栓、郵筒,甚至是垃圾箱,都是出鏡率奇高的物品。
所以本來就容易吸引人拍照的路牌,再加上一句矯情的文案,這種低配版本的地產商廣告,會成爲打卡熱門,也就不奇怪了。
03
我爲什麼說網紅路牌就是朋友圈在真實世界的投影?因爲許多旅遊朋友圈,常見的要素就是一句文案+一張照片+一個定位,而這些,網紅路牌一次性完成了。
這種網紅路牌最大的好處還是成本夠低,相當於普通商家的一個網紅補丁。本來你想打造一個網紅店,還需要好好設計一下風格,重視一下室內裝修。網紅路牌啥也不需要,花幾百塊定製一個就行,最大的風險是違反管理條例然後被拆除。
只不過,網紅打卡地最初的目的,都是想體現出特殊感。只是如此低成本的人造景觀,在複製上沒有任何難度,很快就像病毒一樣傳遍全國。當這些「我在xx很想你」的照片擠滿了社交網絡的時候,這種文藝感就消逝了,只剩下被複制一千遍的庸俗,從網紅路牌變成土味路牌。
畢竟,速朽,是所有網紅屬性的宿命。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衆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