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做大北京證交所的策略

旺報社評

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成立,成爲大陸繼上海、深圳之後第3個證交所。在中共近期針對大型民企展開一連串「整改」行動,市場人心浮動之際,北交所的成立可望產生安撫作用。一方面可提供中小企業更多元的籌資管道;另一方面也迴應了外界對大陸市場經濟可能走回頭路的質疑。

中小企業形同殭屍股

北交所是新三板市場平臺的深化,新三板作爲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的市場平臺,並未發揮協助企業籌資的功能,在滬深兩市競爭下,新三板掛牌家數逐年下滑,2017年共1萬1630家掛牌,2020年下滑至8187家,減少3443家,整體市值也從4.94兆人民幣降至2.65兆,減幅達46%。2020年滬深兩市A股掛牌家數與金額均大幅成長且創下10年新高,北京新三板明顯落後。

大陸一直有改革新三板的期待,特別上海、深圳及香港等證交所的上市標準與門檻較高,對中小企業籌資並不友善,中小企業更依賴間接金融,融資難、融資貴的沉痾難以擺脫。新三板專門服務中小企業,但受限於流動性與市場活躍度不佳,始終無法發揮既有功能。許多在新三板掛牌的中小企業,上市後竟無交易買賣紀錄,形同殭屍股。

對標榜中小企業是大陸經濟骨幹的北京高層來說,如此惡劣的籌資環境顯然無法接受。更不用說,近年來在中美貿易戰與疫情衝擊下,經營本就相對艱困的中小企業,從銀行取得營運所需資金是難上加難。因此,站在支持中小企業的立場,改革勢在必行。就如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8年視察廣東時所提到的:「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在大陸經濟發展過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交所的成立有其政策背景。

在定位上,北交所與滬深兩地有所區隔,彼此形成互補格局。滬深兩地的主板基本上鎖定成熟的中大型企業,上海科創板及深圳創業板的服務對象也是以中小及新創企業爲主,但產業別大不同。上海科創板聚焦在硬科技產業,深圳創業板則涵蓋高新技術、新興戰略及成長型創新創業等企業,牽涉範圍較廣。北交所除了強調以中小企業爲主體外,服務創新是另一個滬深兩地沒有的關鍵元素,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制度上健全經營規範

整體而言,基於市場區隔與功能互補考量,大陸對北交所的定位並沒有太大問題。不過,若是站在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角度,或許可以再把格局做大一點、定位拉高一點。換句話說,不要只是把北交所設定爲其他證交所的功能互補角色,而是必須更積極、更有野心,朝成爲「中國版那斯達克」的方向努力。相較於科創板及創業板,與那斯達克同樣採用做市商(Market Maker)制度的北交所,本身就具有比較優勢。更何況,如果未來想要赴美上市企業鳳還巢,或是留住本土高科技與創新型企業在境內上市,甚至吸引境外企業赴陸掛牌,就需要一個足以對接那斯達克的資本市場,北交所應扮演這樣的角色。

只是,這個長遠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幾。在相關的市場準入門檻、上市標準規範、投資人資格要求等方面,都需要政策配合,進一步鬆綁與開放,才能事半功倍。就以投資人資格要求爲例,目前北交所延續原本新三板的規定,必須是法人或具一定財力證明的合格投資者才能進場交易,一般投資人(如散戶)無法參與,這多少會阻礙次級市場的流動性,不利整體籌資環境的活絡。

更重要的是,近來大陸官方針對市場壟斷、網路平臺及校外培訓等一連串的「整改」舉動,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在沒有充分與市場溝通的前提下,也嚇壞一堆投資人,如何從制度上健全企業競爭與經營規範,避免臨時性、突發性的行政規範,是未來北京在推動資本市場改革時須留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