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ROC與PRC同爲中國的共識

旺報社評

2024年即將過去,今年兩岸關係跌宕起伏,既有突破和亮點,也有困難和挑戰。整體來看,戰爭風險在降低、但對抗依然激烈;和平因素在積累,但互信遠未建立,尚未回到和平穩定或民心安定的局面。不過,兩岸關係愈是僵持拉扯,愈能讓人看清問題的本質,歸根究柢,還是如何處理「同」與「異」的關係。

兩岸同與異 難處理好

兩岸人民共享血緣、歷史、文化,雙方憲政體制和固有疆域仍然涵蓋對方,30多年來兩岸民間交流,漸次建立深厚的經濟社會基礎,這是兩岸「同」的部分。同時,兩岸問題源於75年來制度、政權、發展道路、意識形態的分立,更可追溯到日據以來形成的悲情意識和「臺灣認同」,兩岸之「異」亦不可忽視。

從理想面而言,當「同」的部分愈來愈多,「異」的部分就愈來愈少,透過「聚同」達到「化異」的結果。但就事實面而言,雙方之「異」短期內無法消除,部分可能弱化,部分反而固化,加上地緣政治與兩岸各自內部因素,尤其臺灣是一個淺碟型多元社會,兩岸之「異」很可能突然擴大或激化,反過來壓制「同」。

1992年兩岸香港會談當時,臺灣社會的中國認同根深柢固,《國統綱領》是國家目標,兩岸同屬中國、謀求統一,是兩岸之「同」,不存在異議,「異」在雙方對中國的認知不同。臺灣堅持中華民國,陸方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會談未獲得共識,但雙方透過函電往來交換意見,最終均認同事務性協商不涉及中國的內涵,進而本着「求同存異」的精神,促成了辜汪會談和兩會制度化協商。

1992年兩岸只是「存異」並未「去異」,這裡的「異」,表面上體現爲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爭,但實質上在這兩個國號、兩面旗幟、兩部憲法背後,凝聚着兩岸政治制度、價值理念、生活方式之間的堅持。因此,儘管北京認爲1992年兩岸達成了共識,但事實上從1994千島湖事件、1995-96臺海危機,到1999兩國論,最後到2000扁政府上臺,協商斷斷續續,九二會談的共識基礎並不穩固。

換言之,從1992到如今2024的32年間,兩岸之間能夠連續、穩定、和睦地進行協商與合作的時段,僅有2008-2016的8年,另外24年裡,兩岸關係實際上都處於不穩定狀態,雙方因「異」而矛盾的時間長,因「同」而合作的時間短。也就是說,即便2008到2016年,雙方以九二共識作爲「同」,簽署23項協議、建立官方對話機制、領導人會晤等成果,但還是因「異」大於「同」,導致馬政府後期兩岸政策招致民意反彈,國民黨下臺的結局。

以智慧尊異 擴同化異

蔡英文政府前期,承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以承諾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維持兩岸「一國兩區」現狀,並強調雙方都有維持和平的共同責任,距離與北京達成「求同存異」只差一點。但說不出「一箇中國」或「九二共識」4個字,加上臺獨黨綱的存在,導致北京與蔡政府無法處理好「同」與「異」的關係,兩岸漸行漸遠。

賴清德政府同樣沒有接受九二共識、一箇中國,卻要求對岸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這固然是賴總統親自建構的「中華民國論述」對新政府兩岸路線的影響,具有一定現實政治和選舉考量,但另一方面說明,兩岸之「異」兜兜轉轉,又回到了1992年時的主軸: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爭。

兩岸與其「負重前行」不如「輕裝上陣」。既然「異」一時無法化解,即應本着相互尊重的態度,管控「異」的邊界,避免因「異」擴大而削弱「同」。在管控「異」的邊界概念下,民進黨政府應接受中華民國就是中國的歷史事實,陸方則應思考,如何在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架構下,爲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政府留出穩定、可持續的生存空間。

兩岸如能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架構,追求兩岸中國人共同福祉,就能走出一條和平穩定、擴同化異的永續之路,臺灣社會也會逐步認同心靈契合式統一的方向。

戰爭絕非中華民族之幸,兩岸應有「擴同」的急迫感。「擴同」需先「尊異」,「成立於1911年的中華民國」是臺灣最大的共識,「兩岸都是中華民族」是兩岸最大的共識在此基礎上「擴同」,建立「我們都是中國人」的認知,再以智慧「尊異」,創造「PRC與ROC同爲中國」的空間,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復興纔有機會成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