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smart被新勢力同化了

2024年了,50:50的中外合資模式還有效嗎?smart給出了一些答案。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3 年,smart 累計銷量爲67024輛,其中國內銷量 42292輛,佔比63%;出口銷量24732 輛,佔比37%。

以2022年6月smart精靈(參數丨圖片) #1上市爲開端,2023年是smart成爲奔馳、吉利合資公司之後的第一個完整銷售年,#1、#3兩款產品,近7萬輛的成績相比2021年3.85萬輛翻了近一番,但相比2018年近13萬輛的歷史高點,仍有相當的差距。

1月19日,smar以24.99萬元的價格上市了邁巴赫同款星空頂設計風格的精靈#3 25週年星空紀念版,作爲2024年的開局。而且新smart的產品在智能艙駕、銷售補能網絡上,都更像新勢力,而非“傳統smart”。

“品牌紅利、產品紅利和D2C代理制的商業紅利,支撐了smart的2023。”smart 品牌全球公司CMO張明霞向《電動汽車觀察家》表示,股東雙方並沒有給smart很大的銷量壓力。“目前我們在戰略戰術上還是蠻堅定的,要維持價格相對的穩定和品牌信心。”

在風格之外,smart正在尋求更大的可能性。

01

更大、更智能的smart

徽標、奔馳風格內飾和較硬的底盤調校風格,除此之外#1、#3並不會看到smart過去的影子。萌系外觀、超過2米7的軸距和4.4米的車長,電動化、智能化,纔是今天smart的產品風格。

星空紀念版的上市會上,smart明確了2024和2025年的兩款車型規劃。

其中包括尺寸更大,基於800V平臺打造的第三款車,將搭載具備城市領航能力的smart Pilot Assist 3.0智駕系統,智艙將搭載AMD V2000芯片,提供單電機後驅和雙電機四驅兩個動力版本。另一款是經典兩座smart電動版的#2車型。

“#1和#3的用戶中,有很大比例是年輕家庭,甚至四口之家。我們一直說smart爲都市出行誕生,但是都市出行可以再去往遠走一點,未來這塊用戶基盤會更大。”張明霞表示。

但並不僅僅是“變大”。張明霞表示,電動和智能化將是構建smart產品力的主要方向。

電動化方面,smart正在自建充電補能網絡建設,將分爲三種業態:主要爲慢充的目的地充電;坐落在繁華商圈的商超快充,在一兩個小時內快速補能;以及8分鐘400公里的800V超充網絡。

智能化方面,目前smart Pilot Assist 2.0能夠實現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領航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全球首款搭載Mobileye SuperVision系統的車型,搭載了兩個Mobileye EyeQ5系統集成芯片。換而言之,2.0仍是深度協同的供應商方案。

但3.0版本將採用smart自研的系統,將由於2022年成立的smart 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進行高階智駕和泊車系統算法的全棧自研工作。在智駕系統的硬件平臺上,smart將繼續與吉利進行協同。

但即使僅是全棧自研算法,在面向城區領航的競爭中,也依舊是重投入。對此,張明霞表示:“我們在資本市場上也會有下一步動作,判斷在這個資本市場上哪些是我們必須要有的。核心企業資產、核心競爭力要抓在自己手裡,所以做了兩個合資企業等這些,實際上都是企業發展的佈局。”

另一個公司指去年年底,smart與億咖通合資成立的智馬達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其將主要負責智艙的技術研發。

02

全球化的D2C代理制

“去年中國D2C網絡的從0到1跑通了,今年D2C數據用來去做用戶運營,體現出生命力和業務價值,從而提升整個網絡體系能力。”張明霞表示。

所謂D2C,即直營代理模式。傳統經銷商模式下,經銷商需要承擔庫存,通過達成銷售目標,賺取主機廠銷售返利盈利。

D2C模式下,smart作爲主機廠將掌握銷售權、自持車輛庫存,確保統一、透明、穩定的價格體系,並直接爲用戶提供車輛交付服務,並承擔品牌營銷和用戶發展的主要責任。經銷商(代理商)主要負責提供銷售體驗和售後服務,賺取佣金。

代理制並非smart首創。吉利體系內的領克、極氪,大衆銷售ID系列,都有采用該模式。其優勢在於主機廠能夠基於全國範圍內的大數據進行經營策略調整;劣勢在於一旦銷路不暢,純代理制無利可圖,影響經銷商投入意願。

目前,smart在中國已實現190家57個城市覆蓋,在歐洲,有德國等13個國家超過300個網點。

從網絡質量來看,過去一年smart的代理團隊做到了“守土有責,不內耗,同時又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去考量。”

目前,除幾個一線城市外,smart在一個區域內僅授權一家經銷商集團。而經銷商因爲獨佔市場,因此願意在營銷、服務、人員培養上進行更多投入,以此推升smart的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D2C並不僅僅應用在中國市場。smart在德國採用奔馳網絡店中店的模式銷售,而店內也同樣適用smart D2C的軟件系統。

“今年更多靠我們自己團隊的能力,精耕細作,如何把這些數據流量轉化成生產力?哪怕轉化率提升0.5%,對月銷量的貢獻都非常大。”張明霞表示。

03

打造能賺錢的smart

新的產品和銷售模式,都是爲了smart成爲一個“能賺錢”的品牌。

作爲奔馳1998年發佈的潮流小型車品牌,smart在20年間持續聚焦在兩座微型車市場。雖然收穫了品牌風格,但卻長期無法實現盈利。2019年年年底,吉利控股與奔馳成立了50:50的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成爲吉利與奔馳合資運營的品牌。

相比1986年以上海大衆爲開端的第一代合資模式,吉利奔馳合資的smart底層技術和供應鏈的主要協同方變成了中方;奔馳在提供品牌溢價和全球網絡支持外,也提供基於中國市場需求來的產品設計能力。

更重要的是,合資品牌傳統的“話語權”之爭在體制上被消除了。

相比傳統合資模式的高管職在合資公司之外,往往還會有股東方的職務。smart則不同於此。例如張明霞雖然來自奔馳,但其目前的隸屬關係,僅屬於smart。新任smart品牌全球公司副CMO及中國營銷公司CEO易寒雖然是吉利“老人”,但其上一份工作是“小鵬汽車副總裁”。

“相較於傳統的強強聯手、強調雙贏的合資,smart小體量的優勢反而成爲了合資新模式大膽嘗試的支撐點。我們作爲一個獨立運營的品牌,也得到了股東的諸多支持、關注和授權。”張明霞表示。

這家“小公司”負責獨立運營smart的全球業務。

今年,smart的全球化業務方向可總結爲“南拓西進”,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已經完成了初期佈局和產品預售;將在今年年內落地中東、澳新市場;同時積極探索南美洲市場。

在模式上,目前除中國和歐洲外,smart的其它區域市場仍採用總代模式。但由於是基於奔馳經銷商拓網,因此經銷商對smart品牌仍有一定的品牌和用戶經營意願。

“接下來重中之重的事,就是把中歐雙核、全球佈局去落地。”張明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