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準備金新制將上路 壽險有望省近千億避險成本

同時,爲加大外匯準備金餘額,以抵禦外匯波動並逐步降低避險比率,保險局也開放五大準備金可作爲「第一桶金」,即不動產增值利益準備金、重大事故收回準備金、營業損失準備金、公司自願強化提存準備金與其他強化提存準備金,目前整體壽險以不動產增值利益準備金約190億元較多。各壽險公司若要用新制,可從五項準備金中自選要轉到外匯準備金的項目與金額,沒有規定五項準備金都要一起轉到外匯準備金。

新制中,固定提存比率從現行一年0.6%,將提高到1.2%;額外提存與衝抵比率從現行的50%拉高到100%,若有匯損可用外匯準備金完全衝抵,直到準備金爲零,但有匯兌利益時則要100%提存到準備金。

若壽險公司申請新制,外匯準備金提存上限將會是前三年平均國外投資部位(扣除OCI股票、基金部位)的95%外匯風險值,據保險局推估,若所有壽險公司都申請新制,提存上限會大幅拉高到9,600億元,相較目前所有壽險用舊制的3,000億元,上限提高了3倍多。至7月底整體壽險外匯準備金約2,300億元。

以7月底的資料估算,據保險局推估,若避險比率下降5%,約每年可省下避險工具成本246億元,下降10%每年可省下492億元,下降20%則每年可省982億元。

另2026年接軌後,接軌IFRS17的負債準備金與現值間差額的超額準備金,也可由壽險公司選擇是否轉到外匯準備金。保險局表示,若當時依照公允價值有正的有利影響數,方向上允許壽險公司可選擇轉列到外匯準備金,且就算是適用舊制的公司,也能選擇要不要轉列,並不限一定要全部轉列,可以一部分轉到外匯準備金、一部分到淨值。但何時開放業者申請、如何提前估算出金額等,有待與壽險公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