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故事 飲食文學成顯學

艾琳.法蘭奇《下廚找回自由》看似是寫餐廳、飲食的故事,但骨子裡是一位女性擺脫困局返鄉創業的生命故事。(新經典文化提供)

電視節目「傅培梅時間」曾是一代人學習廚藝的共同回憶。(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社會文化變遷與全球化影響,飲食文學在臺灣也在1999年後快速發展,書寫內容與主題也不囿於食譜、做菜、美食導引,而是以細膩的文字賦予生活美學新視野。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就指出:「過去寫美食似乎和正規作家還是不同,但近年慢慢的已可發現,好的文筆對讀者而言不會被拘限爲『小道』」。

1960年大同電鍋上市;1965年傅培梅的《培梅食譜》出版,當時許多留學生帶着大同電鍋與傅培梅食譜上飛機的畫面,曾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隨着週休二日、旅遊成風氣,也有一波美食家帶路的書寫風潮,然而談飲食,更多的是狀物、寫景、敘事、抒情,如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很少講述食物的味道,卻讓人感受到滋味的美好;不直接懷鄉,卻流露濃濃的鄉愁。葉美瑤指出:「文人談吃,在臺灣出版界一直髮展得很好」。

於飲食文學耕耘了20多年,人稱「臺灣飲食文學教父」的焦桐指出,自己從《暴食江湖》到《慢食天下》,不論是散文或帶着故事性的食譜如《爲小情人做早餐》,乃至用食譜形式創作的現代詩集《完全壯陽食譜》,他表示不論自己或臺灣飲食文學在不同形態上所做的嘗試,都樂見更多可能性。

葉美瑤指出,20年前王宣一在人間副刊發表〈國宴與家宴〉的專欄文章掀起廣大回響,當時便一直有人希望她出食譜,當時寫飲食與正規「文學作家」仍是不同,但也因爲她筆下的家庭饌飲而逐漸打破這樣的認知框架,近年隨着男性也加入飲食文學書寫,以及如蔡珠兒、洪愛珠等人的作品,也改變了讀者的看法,「飲食文學不再只是類型或實用書,觀察人性的書寫和吃美食,做菜,是一樣的事」。

「如今飲食文學的定位,在食物之外,最後讓我們看到的還是人,好的文筆和不同的見識最終看到的是好的創作者。」葉美瑤以艾琳.法蘭奇《下廚找回自由》爲例,女主人的秘境餐廳每年只開6個月,不接受網路及電話預訂,只能用明信片訂位,隨機決定誰來晚餐,這看似是寫餐廳、飲食的故事,但骨子裡是一位女性擺脫困局返鄉創業的生命故事。

飲食文學接下來會發展什麼樣的新貌?焦桐認爲兩岸都有不少人在寫飲食,當飲食書寫成爲顯學,也會慢慢成熟並逐漸看到一些脈絡與潮流。葉美瑤則期待更多看似很接近而被忽略,覺得不用深究的在地題材被挖掘,「不論是在地食材或回溯歷史,最後都回到:食物要講什麼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