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槓後的一搏——唐嘉鴻

體育賽事的殘酷,奧運競技體操可排進前三名。

第一次注意到唐嘉鴻,在上一屆2021年的東京奧運,那年「破天荒」有兩位臺灣選手進入男子個人全能決賽。男子全能需比六項:鞍馬、吊環、單槓、雙槓很吃重上肢的力量;跳馬、地板(自由體操)則須仰賴下肢力量。每一項都有高難度技術要求,有些着重動態的爆發力,有些需要靜止時間的平穩,要將這六項都練到精,並且進入奧運決賽,需要不偏練上肢或下肢,動靜皆宜的綜合能力。唐嘉鴻最後拿下第七名,在單槓拿下第二名的高分,僅管沒有奪牌,已經是臺灣體操一大里程碑。李智凱拿下21名,在最拿手的鞍馬落馬兩次,無法靠此拉高分數。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李智凱在個人單項的鞍馬也進入決賽,這一次他完美髮揮,得到銀牌,僅次於2016里約、2021東京奧運鞍馬金牌的英國選手Max Whitlock。

轉眼間來到2024年巴黎奧運,上屆鞍馬銀牌李智凱被擋在奧運資格賽之外,Max Whitlock要挑戰個人鞍馬第三金,因爲小失誤落到第四名。唐嘉鴻呢?上屆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小貓王」,這次只進入單槓決賽。比賽這天是競技體操的收官日,比完團隊、個人全能,單項的最後一項就是唐嘉鴻要上場的單槓。在前面的比賽,美國體操女皇Simone Biles此屆又收下三金,令人歎服;男子體操方面,菲律賓Carlos Yulo不但進入個人全能決賽,還在競爭激烈的個人單項得到地板、跳馬兩面金牌,他身高只有150公分,卻有異常粗壯的上臂,上、下半身一比一的身材比例,落地時併攏的雙腿像一根針穩穩插入地面,矮子在正常世界裡會被霸凌,在體操場上則是天賜的條件。

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項:單槓,唐嘉鴻第一位出場。猶記得東京奧運看唐嘉鴻還是稚氣的娃娃臉,巴黎奧運場上的他竟有點滄桑感,都說歲月催人老,但這時光只有短短的三年。體育選手身後的辛酸誰人知,2023年2月,唐嘉鴻發了一篇臉書,提到他在師大訓練得好好的,體育主管單位卻硬要讓他更換場地,轉到國訓中心測驗,因爲不適應場地,讓他意外受傷,阿基里斯腱全斷。當時我看到這篇新聞,心裡:「啊!」一聲,深感惋惜,我心想,他不可能參加巴黎奧運了。

等呀等,終於在體操收官日等到唐嘉鴻出場,他被排在最容易緊張出錯的首位,籤運真的不佳。他上槓,做到G難度的Cassina,那是一個空中飛行動作,雙手先脫槓,身體在空中騰越360,雙手再接槓,接槓的一剎那,唐嘉鴻脫槓了,我深吸一口氣,在決賽脫槓,機率上可說與獎牌無緣,因爲越往後面實力越強,例如本屆個人全能金牌得主岡慎之助、預賽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張博恆、上一屆東京奧運銀牌克羅埃西亞選手⋯⋯。唐嘉鴻落槓後深呼吸,重新上槓,他重做了一次Cassina,還做了他的招牌動作貓跳(Yamawki),在空中騰躍空翻後穩穩地抓槓,落地時雙腳定住。我心想:「他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但不太可能得牌了。」

接着他出場的是岡慎之助,動作完美,拿到高分。第三位是哥倫比亞17歲年輕小將,初生之犢不畏虎,也毫無失誤拿下高分。在這之後風雲變色,災難像傳染病般一個傳一個:第四位賽普勒斯選手,落地時整個人撲倒在地;第五位日本選手,掉槓一次加落地失誤;第六位張博恆是奪金大熱門,落地時又大失誤;第七位上屆銀牌更是慘重,掉槓兩次,賽後鐵青着臉像有巨石重壓在身上。

原本不敢想的獎牌,竟有一絲希望。比完七位選手,兩位沒失誤的選手佔據一、二名,唐嘉鴻和張博恆同分,並列第三。從絕望到逐漸在黑暗中看到盡頭的微光。最後一位是團體賽讓中國隊痛失金牌的蘇煒德,失常的項目正是單槓,他上槓,空中騰躍全無問題,此前他落槓兩次的心魔已然解除,就等落地,蘇煒德卻也撲倒在地。

決賽八位選手有六位失誤,同獲銅牌的張博恆微微失落(此屆他已有兩銀在手),唐嘉鴻淚流滿面。百分之一的機率發生了,這多麼像是一個神話故事,就像唐嘉鴻曾斷裂的阿基里斯腱,也是以神話人物命名。

攝影:季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