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高熱注意!這個病高發期來了,嚴重可致死
來源:中國新聞社
隨着各地氣溫的上升,蚊子開始多了起來,登革熱的高發期快要到了 !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我國鄰國和既往主要登革熱病例輸入國的病例數較2023年同期均有升高趨勢。
多國登革熱病例激增
當地時間4月22日,巴西衛生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巴西感染登革熱病例上升至3758837例 ,較上週末數據新增25萬例。死亡1657人 ,另有2205名死亡病例待覈查。2024年巴西登革熱死亡病例數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此前最高紀錄爲2023年的1179例。
當地時間4月21日,阿根廷衛生部報告稱,2024年以來該國登革熱病例已累計超過31.5萬例 ,較2023年同比增長3倍以上。報告表示,該國已確診登革熱病例315942例,從去年7月底至今,因登革熱死亡人數爲238人 ,死亡中位年齡爲48歲,最小不到1歲,最大104歲。
當地時間4月20日,根據秘魯衛生部國家流行病學、預防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最新通報,截至4月14日的今年第15周,該國今年共報告155274例登革熱病例,其中死亡病例146例 ,感染病例數比2023年同期增加4倍。
印度尼西亞衛生部門4月15日消息,截至2024年第15周,該國報告登革熱確診病例62001例 ,死亡病例475例 。針對巴厘島有外國遊客確診的情況,印尼衛生部門向當地和外國遊客發出預警,提醒加強防範意識。
當地時間4月10日,巴西衛生部通報登革熱疫情最新數據稱,今年開年至4月10日,該國報告登革熱確診及疑似病例已突破300萬例 ,達到3062181例;登革熱死 亡病例1256例 ,疑似登革熱死亡病例1857例。
5月起,登革熱進入流行季
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熱的傳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9月。
具體來看,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由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疫區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中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和美洲的流行最爲嚴重。
登革熱在我國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區,具有典型的輸入性、突發性。該病傳播迅猛、發病率高、人羣普遍易感。
在此提醒大家:如旅遊回國後2周內出現發熱症狀,請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並告知旅遊史,避免延誤病情導致重症。
登革熱主要由“花蚊子”傳播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 。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疾病。
所以不被叮咬就不會得登革熱。
目前,傳播登革熱病毒的主要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稱“花蚊子”)。登革熱患者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後,病毒在伊蚊體內一般需經8~10天的增殖後,纔可以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人。
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我國人羣對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潛伏期一般爲1~14天 (多數爲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發病(即隱性感染者)。能傳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國分佈廣泛,病毒輸入後有可能會被快速傳播。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有4種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可以歸納爲:突發高熱+三紅徵+三痛+皮疹 。
突發高熱
體溫可在24至36小時內升至39或40攝氏度。
三紅徵
即面、頸、胸部潮紅。
三痛
劇烈頭痛、全身關節痛、肌肉痠痛。
皮疹
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皮疹。
如何預防登革熱 ?
目前,國內沒有有效疫苗預防。因此,預防是關鍵!
核心措施——防蚊滅蚊 ! 避免被白紋伊蚊或埃及伊蚊(也叫“花蚊子”、“花斑蚊”)叮咬。
出行前做好以下準備
瞭解當地登革熱傳播情況;
準備驅蚊劑。驅蚊劑以避蚊胺、驅蚊酯、羥哌酯(又稱派卡瑞丁)任意一種爲主要成分;
準備淺色長袖衣褲。
旅途中注意防護
外出時,儘量穿着淺色長袖長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驅蚊劑;
白天儘量避免在草叢、樹蔭等陰暗潮溼處長時間停留;
住宿儘量選擇安裝有紗門、紗窗的地方,睡眠時使用蚊帳、蚊香等;
及時清理居住地室內外積水,清除蚊蟲滋生地。
發現症狀及時就醫
出境期間或回國後2周內,若出現登革熱的典型症狀,請及時就醫並告知接診醫生旅行史,避免延誤病情。如若診斷爲登革熱,請務必: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中高強度運動;
避免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
配合當地疾控機構及社區工作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防蚊滅蚊等措施。
清除居住地室內外積水和蚊蟲
回國後及時清除居住地室內外積水和蚊蟲,推薦使用紗門、紗窗、蚊帳、蚊香等。
清理積水時,如果積水裡有幼蟲,一定不要將積水倒入下水道中,應將積水倒在乾燥的地面。
對於有用的貯水容器、水植盆景等,定期每週更換水 1-2 次。
不要亂丟瓶、罐、盒等垃圾,不露天堆放廢舊車胎。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登革熱尚無特效藥物,治療的重點是控制疼痛、及時補液、預防出血,並儘早防蚊隔離 。
如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病毒,也不用過於驚慌。登革熱患者一般預後較好,經及時治療後,基本可以康復,但也有少數重症病例死亡的報道,請大家務必科學防範。
中國新聞社綜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國新聞社、健康中國、中國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