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邏輯強化 紅利主題ETF集體上漲
證券時報記者 王蕊
10月14日,紅利主題ETF集體上漲,其中尤以港股高股息主題表現突出。截至當日收盤,港股紅利ETF、央企40ETF分別上漲4.27%、4.16%,另有至少12只紅利主題ETF漲逾3%。
有分析人士表示,隨着前期普漲階段過去,市場震盪分化使得資金的避險需求提升,因此性價比和確定性均較高的紅利策略再度受到資金關注。
當日,華安基金旗下的國企紅利ETF發佈公告稱,因該ETF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因此自開市起至上午10點半進行停牌。此前的10月12日,平安基金國企共贏ETF、國泰基金央企共贏ETF兩隻產品也相繼發佈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
上述3只央國企主題ETF的高溢價表現,或揭示着一個共同的趨勢——在市場主題不斷分化演變的當下,紅利策略正在捲土重來。財通證券策略團隊指出,高股息在上週後半周再度崛起,央行超預期加速落地“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簡稱SFISF)”,催化市場資金偏好從前期的科技成長,轉向以中字頭、大金融爲代表的高股息標的。
“隨着市場情緒降溫,以及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的調整,A股市場出現了獲利回吐和觀望情緒。高股息板塊如銀行、煤炭等表現較爲抗跌,顯示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尋求避險的需求。”財通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李美岑表示。
另一方面,資金流向監測也體現了同樣的趨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0月14日,銀行板塊共獲得25億元的主力資金淨流入,僅次於半導體行業,同時超大單淨流入規模也達到了25.92億元。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獲得5.83億元、5.82億元的主力資金淨流入,全市場排名第三、第四位。
紅利策略何以重新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此前在10月10日,央行官宣創設首批“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資產爲抵押,從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
“央行此次創新互換便利工具意義重大,在大方向上給資本市場注入信心,有利於紅利類資產價值重估。”廣發證券稱,通過二次質押融資投資股市是加槓桿行爲,給機構資金加槓桿的核心訴求還是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降低市場波動性,因此機構更有動力優先選擇大市值、高股息、央國企、低估值等具備穩定性特徵的優質資產。
近日,貝萊德建信理財副總經理及首席多資產投資官劉睿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紅利策略或國企改革的邏輯仍未發生太大變化,隨着國債長期收益率下行疊加“資產荒”的背景,紅利策略或國有企業改革等方向相對穩定、波動小,仍具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以高股息著稱的央國企也正在積極響應9月24日金融政策組合拳的號召,不斷以回購、增持等方式釋放積極信號,提振投資者對自家公司長期價值的信心。
10月14日,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輪船、招商公路、中國外運、遼港股份、招商南油、招商積餘共8家招商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同步披露了回購或增持計劃公告。初步估算,上述增持和回購累計金額上限將近50億元。
在熱度持續發酵的背景下,紅利策略還有多少性價比?開源證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魏建榕表示,紅利低波板塊倉位自2021年8月31日之後便維持2%左右的歷史低位水平,當前倉位爲2.1%,仍未擁擠;中特估板塊倉位在今年8月2日升至7.7%,接近歷史高位水平,隨後逐步下降,當前倉位爲5%;中字頭央企板塊倉位從今年7月26日開始下降,當前倉位爲4.8%。
信達證券金工首席分析師於明明也給出了類似的觀點。她判斷,展望後市,紅利因前期反彈力度弱於市場,因此相對估值有所回落,量價擁擠度得到了較好釋放;資金層面,紅利ETF投資者在本次行情高點有較大幅度的淨賣出。因此,紅利絕對收益有望伴隨A股走高,雖然在中期反彈行情中超額收益可能弱於市場,但在多重刺激政策的加持下,順週期紅利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此外,相關ETF的溢折率變化,同樣顯示紅利策略擁擠度的改善情況。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4日收盤,中證國企紅利指數上漲3.02%,但國企紅利ETF、央企共贏ETF和國企共贏ETF收盤時分別下跌了6.13%、5.86%和5.26%,原因就在於其IOPV(基金份額參考淨值)溢折率從上週五的10.06%、8.94%和7.58%,分別下降至0.23%、0.74%和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