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英記者眼中不一樣的中國:故宮珍寶流浪抵臺秘聞

1965年臺北故宮建成,出宮30餘載的國寶有了典藏歸宿,文化大遷徙也劃下時代句點。(圖/鄧惠恩攝)

隨着臺灣因半導體科技與美中戰略競爭擴大導致國際能見度暴升,國際上對臺灣的關注度前所未見。一些有過與中國接觸經驗的西方人士直到這幾年才體會到,原來還有一個體量較小、中華文化蘊藏卻更加豐富的臺灣。曾擔任駐北京記者的亞當.布魯克斯(Adam Brookes)有感於西方世界對臺灣承載中華文化份量所知有限,特地循着他所瞭解的北京故宮歷史追索到臺灣的故宮文物,希望透過故宮文物南遷的歷史讓西方更加了解中國在二次大戰的角色與經歷,並反映出那個與世界密切往來、對國際敞開心胸的中國。

抗戰爆發,國民政府南遷,同時也揭開故宮文物遷移的序幕。(圖/宋秉忠攝)

亞當.布魯克斯曾爲《英國廣播公司》(BBC)擔任駐北京記者,他與妻子造訪臺灣故宮博物院時,首次聽到故宮文物在二戰時期流浪歷史,受到極大震撼。爲此他深入瞭解這段歷史,訪問了多位參與故宮文物南遷與赴臺的相關人物,在近期出版新着《易碎珍寶:在二戰中拯救故宮文物》,紀錄了故宮文物在戰時流浪16年的歷史故事。

故宮文物南遷,裝箱後以卡車運送。(圖/莊靈提供)

布魯克斯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RFA)訪問時表示,1930年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國民政府爲保護故宮文物,於1933年將它們打包南遷到上海,再經長沙、貴陽、四川、重慶、南京,最後在1949年運抵臺灣。他說,這個故事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几乎從來沒有被講述過,它所呈現的是一箇中國曆史上極爲重要的時代。

故宮文物南遷先以船運至上海南京,再遷移至漢口與四川,沿途歷經艱險。(圖/南京博物院)

他說,「這些皇家珍品從北京到上海、南京再往中國西部的這段旅程,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中國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非凡的經歷與遷徙。」書中提到的一位文物保存人那志良說,1937年裝載文物上輪船時,南京碼頭擠滿了難民,日本轟炸機在頭頂上盤旋轟炸,文物珍寶與難民擠在一起,沒有食物,也沒有休息的空間,那種混亂是無法形容的。

國家地理頻道的《透視內幕:國立故宮博物院》紀錄片中,展示了庫房所保留70年前故宮文物從大陸運送來臺的木質封箱。(圖/故宮提供)

布魯克斯自問:「是什麼驅使了這些文物保存者攜家帶眷、顛沛流離卻也要緊緊守着這堆文物?」他認爲,「除了對文物的熱愛,這羣人還堅信着這些中華珍寶代表的意義,這些藝術品看作是體現、或代表國家的某種方式與概念。」「他們不希望中國在日本佔領下消亡,其動機是出於中國民族意識,以及藝術在民族意識中所扮演的角色。」

布魯克斯提到,英語世界對中國人在二戰中的經歷理解極少,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帶來二戰史上一些中國人的角度,更希望讀者能因此思考看待中國的方式。「中國曾經是一個更加對外開放的、國際主義國家。這跟我們許多人在與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打交道時,經歷的封閉感不太一樣。」「我希望人們瞭解中華民國那段歷史,那時與當下中國在世界上的樣貌截然不同。」

北溝故宮時期,工作人員整理文物。(圖/黃國峰翻攝自「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特展)

在十多年的研究與探索中,布魯克斯透過臺北故宮找到了2位重要的親歷者:故宮前博物館館長的兒子莊靈,與已經百歲的文物保管人索予明,從他們的回憶中嘗試還原這段歷史。索予明如今已年逾百歲,莊靈則是父親莊嚴於1937年中日淞滬會戰爆發後押運文物到貴州,隔年他就在貴陽出生。2代人的青春、2家人的故事,捲入同一段歷史洪流:戰亂、押運、渡海來臺,大時代的小人物敘事,投射出波瀾壯闊的民國記憶與國寶征程。

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文物入庫。(圖/黃國峰翻攝自「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特展)

抗戰8年後,日軍於1945年投降,撤退到大後方的文物木箱終於回到南京,但是國共內戰再啓戰火,文物被迫再次踏上流浪之路。索予明苦笑說,從抗戰時離家,一直在外面流浪,從四川回南京,又被共產黨打到臺灣。「誰知道搞一輩子啊!不光是我一個人,很多人都是這樣。」言語中充滿動亂時代的無奈。

由於國共內戰情勢緊,轉運臺灣的文物只能精選,從故宮運出時有19690箱,抗戰勝利運到南京時爲13491箱,渡海來臺前挑選2972箱,大約只有2成多。莊靈表示,文物箱從南京下關航行到基隆港,木箱堆滿船艙走道,晚上就睡在文物的箱子上。索予明回憶道,他搭乘海軍崑崙艦,沿路上砲火不斷,走走停停,原本2天行程走了快一個月。

北溝故宮文物庫房。(圖/黃國峰翻攝自「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特展)

文物抵臺後先存放在臺中糖廠,後來政府在臺中霧峰的北溝建了3座庫房存放文物。1957年以後北溝纔開放參觀,除了蔣介石夫婦會來之外,還有各國政要前來,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泰國國王、菲律賓總統伉儷、日本首相,到國際美術史家、考古學家接連造訪,莊靈說,他的父親莊嚴都會陪同,家裡有一張張歷史合影。

國立故宮博物院籌劃3年才成行的「中華瑰寶」故宮文物赴美巡迴展前預展。(圖/林國彰攝)

1961年故宮文物首次到美國巡迴展覽,盛況空前,故宮文物首次與世界上交流。1965年臺北故宮建成,文物再次裝箱北遷,外雙溪仿宮殿式建築掛上「國立故宮博物院」,書法出自莊嚴之手,出宮30餘載的國寶有了典藏歸宿,文化大遷徙也劃下時代句點。

資深攝影家莊靈1938年生於貴陽,1948年隨父親莊嚴護送第一批故宮文物來臺。(圖/鄧博仁攝)

莊靈說,「1999年我們全家去重走文物南遷路,到了南京之後就想看看小時候的地方,那個庫房依舊。」當時南京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徐湖平說:「你父親那一代真是了不起,把文物帶到臺灣去,守護得那麼好,讓文物到今天能夠安然無恙。」

因戰爭與政權更迭而上場的文物大遷徙,在兩岸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記,留下一整座千年文物堆成的文化巨塔,與一大批親身參與者刻骨銘心的家族故事。「我父親那一代都過去了」,莊靈說,「他們爲故宮付出一輩子的汗水與努力,可以說是對得起這份工作、也對得起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