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泄密文件曝光東風27導彈 威脅關島以西美軍基地
2021年在網上傳出的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的照片,當時認爲它的射程可能與東風-4導彈差不多,但會配備高超音速滑翔器彈頭。(圖/網路)
美國軍事情報機構的機密文件外泄案引發震撼,隨着內容逐一曝光,一款中共已研發多年的武器─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再度成爲國防安全界熱議焦點。從泄密文件內容分析,美軍已經確認這款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存在,同時也獲得部份規格參數。許多分析與推測大致都有相同的方向:這款武器目標是針對關島的美軍基地與重要軍事設施,而且很可能現有的反導系統會攔截不到。
美媒引述密件中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的描述並不多,卻曝露了許多關鍵數據,這些數據與數年前的推測相當接近。該導彈測試的12分鐘內飛行了2100公里,換算下來就是平均速度8.6馬赫(海平面標準),很顯然這是一款高超音速導彈。以這種平均速度計算,其末端速度應該在10馬赫以上。
美軍拿到東風-27導彈的測試數據,認爲現有的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可能無法攔截這款新型高超音速導彈。(圖/網路)
這款導彈最早傳聞的還不是高超音速導彈,而是東風-26彈道導彈的改良型,2014年3月《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發現一款類似東風-26的改型,認爲它可能是傳聞的東風-26C,不過當時滑翔飛行器尚未成熟,因此既未證實,也沒有進一步的消息。直到2019年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首次公開亮相後,網路與媒體就陸續出現有關東風-27的報導,甚至還有不太清晰的照片出現。
在網上傳出的五角大廈軍事情報密件透露出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試射的數據。(圖/網路)
軍事分析人士認爲,東風-27應該是一款由東風-17與東風-26相結合、採用二級火箭發動機上「乘波體」(滑翔器)彈頭的中遠程高超音速導彈。之所以認爲它是上述兩款導彈的結合,是依據東風-26較長的射程結合東風-17的乘波體彈頭,因此它可以具備較長的射程與飛行中變軌的功能。
東風-26是射程達5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可直接攻擊夏威夷,但也較容易偵測與攔截。(圖/新華社)
2021年西方軍事網站更從不同管道拿到一些較新的數據,包括東風-27的射程與DF-4或DF-4A的射程相近,大約在4500 km至7000 km之間,並可能攜帶正在開發和測試以打擊美國本或夏威夷海軍基地的高超音速彈頭。而當時的照片中顯示的彈道導彈的彈體更長,卻在戰鬥部使用類似東風-17的高超音速滑翔器,證實先前的推斷方向正確。
當時西方軍事網站分析人士估計,由於東風-26遠程彈道導彈最大射程可達5000公里以上,如果加上滑翔器彈頭在大氣層邊緣滑翔所增加的射程,預計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最大射程應該在5500~8500公里之間,最大突防速度可超過10馬赫。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數據與目前五角大廈泄漏的機密文件所描述的東風-27導彈非常接近,該密件指出,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射程爲5000-8000公里,這樣的射程已是洲際導彈的規格,但目前仍無法確定東風-27是否配備高超音速滑翔器彈頭。
東風-17是中共首款中程高超音速導彈, 雖然難以攔截,射程卻只有2000至25000公里,仍打不到關島的美軍基地。(圖/新華社)
東風-27令美軍擔憂的原因有2方面:一是用6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突防,二是其滑翔體彈頭能在進入大氣層時進行機動變軌,當它在加速俯衝時,地面的攔截系統來不及偵測其彈道以進行攔截。因此,當這種導彈具備有3000公里以上的射程時,原先具備有足夠緩衝距離的美軍西太平洋基地關島就會置於其射程內,而這段射程內的其他美軍基地或例如航空母艦等大型武器平臺,也會面臨直接攻擊。
高超音速導彈會配備在大氣層邊緣滑翔與變軌的滑翔彈頭,因此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攔截方式。(圖/洛馬公司)
美軍早先對中國超出3000公里長程彈道導彈(例如東風-26彈道導彈)的防禦概念,是採用標準-3型(SM-3)高空攔截導導或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禦導彈進行高空攔截,因爲彈道導彈只要發射時被偵測到,飛行軌跡就很容易預測。但是在這兩款攔截導彈的攔截點都很高,無法攔截在高點進行機動變軌的彈頭滑翔體,這就是令美軍對配備滑翔飛行器的高超音速武器特別忌憚的緣故。近年美軍雖然多次測試以標準-6(SM-6)導彈進行高空攔截成功,但是否能攔截到高超音速導彈仍是未知數,因爲美國至今也還未能完成中長程高超音速導彈的測試與部署。
由於東風-26射程可達5000公里以上,若加上彈頭滑翔增加的射程,預計東風-27最大射程應該在5500~8500公里之間。(圖/新浪軍事)
目前中共已對外公開並部署了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可能不久後就會部署東風-27,一旦中共測試完成與部署,對西太平洋美軍基地與大型艦艇都是極大的威脅,臺海的區域拒止戰略形勢也會有重大影響。不過,紙上談兵是一回事,真實的戰鬥又會有極大的不同。這次俄烏戰爭中俄軍曾至少3次以高超音速導彈成功地攻擊烏軍的重要設施,卻未看到對戰局有任何決定性的改變。如同美軍敗走越南,以及蘇聯、美國兩軍前後在阿富汗落荒而逃,甚至是現在正在進行的烏克蘭戰爭,或許真正決定現代戰爭勝敗的並非眩目的高科技武器,而是其他更深遠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