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瓊瑤筆下還珠格格原型 北京公主墳真實墓主是誰?
瓊瑤(右)的劇本捧紅了趙薇(左),趙薇則演活了還珠格格。(圖/中時檔案照)
數日前離世的臺灣知名作家瓊瑤寫出大量極受歡迎的小說與劇本,而《還珠格格》更是在兩岸都紅遍了的知名劇作。坊間傳言瓊瑤這部作品是以北京一處以「公主墳」爲地名的緣由爲題材,撰寫了《還珠格格》的劇本及後來改編的小說。瓊瑤的這部劇作紅遍兩岸與全球華人圈,北京公主墳的墓主與其身世也成被民間傳頌的故事。
還珠格格在華人圈大受歡迎,捧紅了多位戲劇明星,更成爲民衆日常生活的話題。(圖/網易新聞)
瓊瑤大約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訪問北京,據傳她在北京看到一個令她感到有趣的地名「公主墳」,經過打聽才知道當地是因一座清朝公主的墓葬而得名,她因此受到啓發,返臺之後便以小燕子的名字創作出《還珠格格》的故事,並由兩岸的影視公司合作拍成3部戲劇共112集。《還珠格格》1998年4月28日起由中視首播,隨後在大陸東南衛視、河南衛視播出,在兩岸都大受歡迎,也因此捧紅了多位劇中的演員。
北京的公主墳的歷史與戲劇有不少出入,它的位置在北京西郊復興門外大街街心花園,當地也建有地鐵站與大型立交橋,街邊公園有許多高聳的松柏與如茵綠草,同時也確實有東西2座清朝公主的墳墓。
這2座墳墓在1965年北京首次修建地鐵時進行了考古挖掘,並由專家考證出東側埋葬的是嘉慶皇帝的3女兒莊敬和碩公主,她後來下嫁給蒙古科爾沁王,在嘉慶16年去世,年31歲,葬於王佐村,人稱東公主墳。莊敬和碩公主無子,後來由清宣宗道光帝從族人中選拔,立僧格林沁爲後嗣,僧格林沁後來成爲晚清名將,在平定太平天國與天津大沽抵抗英法聯軍時立有顯赫戰功。
北京公主墳的和碩公主塑像。(圖/搜狐網)
北京西郊公主墳建築遺存:據說瓊瑤就是因路過此處,看到兩座園寢的墓主分別爲兩位清代的格格,便創作了《還珠格格》。(取自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北京晚報)
公主墳西邊埋葬的則是嘉慶皇帝的第4個女兒莊靜固倫公主,莊靜固倫公主下嫁給蒙古吐默特郡王,她在嘉慶16年去世,年僅28,同樣葬於王佐村,人稱西公主墳。
莊敬和碩公主園寢一景(取自北京文物局網站)
因清朝的祖制,皇室公主下嫁之後,死後不得入皇陵,也不能進夫家墓地,必須另建墳墓,也因此北京郊區有很多公主墳。因和碩公主和固倫公主是同一年去世,所以兩座墳墓建於同一處。公主墳的墓地原有圍牆、儀門、享殿等地面建築,墓園與四周種植大量的松柏和槐樹、銀杏等樹木,顯得古色古香。地宮均爲堅固的磚石結構,陪葬品包括兵器、蒙古刀、珠寶及絲綢等物。
位於北京西郊復興門外大街街心花園的公主墳。(圖/搜狐網)
日本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1937年底在北京成立華北臨時政府時,東西兩座公主墳曾遭盜墓,墳內珍寶被洗劫一空。隔年北京規劃修建長安街時原打算將位於規劃路線的2座公主墳移走,但經前清遺族遊說,以8000銀元爲代價將公主墳保留下來,馬路則繞行而過。1965年北京修建地鐵時,必須通過此處的墳墓,經與前清遺族協商後進行遷移。
至於瓊瑤所聽到的復興門外公主墳的故事,很可能是以訛傳訛的說法。當年這2座墳墓的由來在大陸的報章有多種記述,社會上傳說也很多種,但是隻知是前清公主,卻沒有說清楚墳墓埋葬的2位公主究竟是誰。1960年年代在北京市海淀區從事文史工作的張寶章編寫的《北京風物散記》第一集《歷盡滄桑的公主墳》文章中說:「公主墳葬的並非公主,而是順治皇帝母親的義女,墓主人喚孔四貞……因爲墓穴在東邊,當時北京人稱爲『東公主』。西邊另有一座墳墓,埋葬是一個17、18歲的少女,北京人稱爲『西公主』。」但是這些這種說法已被證實有誤。後來北京市民傳說與與瓊瑤所聽到的說法,很有可能是《北京風物散記》書中記載在民間再次誤傳,公主墳的墓主又從順治皇帝的義女變成乾隆皇帝的義女。
北京地鐵公主墳站入口。(圖/澎湃新聞)
其實北京做爲明清兩朝數百年的皇城,周邊埋葬了歷代數以百計的公主,除了北京復興路西三環交會處的這處引發瓊瑤無限創作靈感的公主墳外,北京還有許多公主墳,包括埋葬明成祖長女永安公主的房山區大紫草烏鄉公主墳,以及清太宗皇太極14女和碩洛純長公主的朝陽區草房村公主墳。和碩洛純長公主下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是唯一嫁給漢人的清皇室公主。後來吳三桂謀反,吳應熊與其子被誅連,和碩洛純長公主因是康熙皇帝的姑母而得以豁免,活到63歲,死後葬於朝陽區草房村北。
北京商務中心區(CBD)是北京繁華的商業區,區內有座豫王墳,是豫親王多鐸與後代的墓地。(圖/新華社)
而除了公主墳之外,北京各種皇族王候大臣的墳墓也不少,甚至還有太監的墳墓。例如目前北京商務中心區(CBD)的豫王墳,是豫親王多鐸與後代的墓地;北京勁鬆地區還有肅王墳,埋葬了5代的肅親王,目前是北京有名的高級住宅區;北京小西天附近的索家墳則是康熙時期4大輔臣之首索尼的家族墳墓,目前也設有地鐵站與居民小區;另外還有個以電子科技產業知名的中關村,它原名是「中官村」,而「中官」指的是太監,因當地曾是太監居住區,死後也葬於此地,據說後來是被文丑郭沫若與北師大校長陳垣改名爲中關村。
北京的電子街一條街中關村原名「中官村」,據說是被文丑郭沫若與北師大校長陳垣改名。(圖/新華社)
隨着經濟與各項建設的快速發展,北京過去的墳墓現在都是高樓大廈、熱鬧的商場與高級住宅小區,地名的來源與典故對當地年輕人來說已相當陌生,這些都市的開發建設大幅改變了地理風貌,留下的歷史遺蹟只能給少數知曉歷史的後人憑弔。或許還是得經過像瓊瑤這樣的作家或影視作品,才能讓這些的古老文物再次走入民間,成爲人們重溫民族歷史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