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法院:“零工”市場勞務糾紛訴訟參與人多,簽訂合同的少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 通訊員狄思雲)新京報記者獲悉,12月27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總結近年來“零工”勞務市場中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和案件特點,對預防和妥善解決此類糾紛提出工作建議。

通州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靜介紹,近三年,通州法院共審結提供勞務相關案件700餘件,“零工”勞務市場中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166件。通過梳理近年來辦理的相關案件,通州法院發現以下特點:法律關係類型複雜認定難,涉及多重承包發包關係、承攬關係與一般勞務關係共存的情況突出;賠償主體認定爭議大,因訴訟參與人較多,且用工時較少簽訂書面合同,導致認定賠償主體時存在爭議;勞務受到損害事實查明難,由於法律意識淡薄和勞務用工過程不規範等原因,提供勞務者受傷後往往沒有留存完善的證據;由於接受勞務者一方對提供勞務者的傷情大多不予認可,此類案件往往涉及鑑定較多、審理週期較長。

針對上述問題,通州法院構建“零工”勞務市場中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件多元化解及快速審理機制,充分發揮調解優勢,加強普法宣傳力度,積極發送司法建議。

通州法院馬駒橋人民法庭庭長李炎鐸指出,缺少正規場地、供求信息不匹配、部門職責模糊、公共組織與服務人員不足也是制約“零工”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對此,通州法院提出三點建議,相關部門應明確管理職責,規範“零工”市場運行;用工主體要誠信用工,提高安全保障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就業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避免無法勝任工作或其他過錯導致人身受害。

通報會上,通州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郜超表示,“零工”勞務市場在穩就業、促就業當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州法院將堅決維護“零工”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的合法權益,以司法裁判示範效應助力“零工”市場的健康發展,爲平安副中心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編輯 楊海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