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世間再無袁隆平

圖源網絡

伯虎點睛:袁隆平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

“跟時間賽跑”

去世前一週,他仍在稻田裡。

5月9日,三亞國家水稻公園示範點,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開始測產,結果創造了平均畝產1004.83公斤的佳績。

5月14日,再傳捷報。2021年早造“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崖州灣科技城壩頭村試驗示範點測產驗收,“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926.5公斤。

他不滿意,他對產量似乎永不滿足。

“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我覺得身體還可以,腦瓜子還沒糊,所以說我還可以繼續工作,我還可以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歲幹到100歲。”

對他來說,夢想是沒有終點的。

1997年,他67歲,已過退休年齡,他提出超級水稻計劃是,到2000年實現畝產700公斤。

2000年,他70歲,畝產700公斤目標實現。

2004年,他74歲,畝產800公斤目標實現。

2015年,他85歲,又提出新目標1000公斤。

直到生命最後一天,他都在不斷建立新的人生目標,並不斷打破自己的記錄。

他說,理論上,水稻雙季畝產最高可以做到1500公斤。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前,我不會停下來。

所以,90歲的時候,他依然在田裡,“我不是在稻田裡,就是去稻田的路上”。

縱然身體已大不如前,大幅減少了外出,他也會常去田間看看。爲此,湖南省農科院在他住宅旁安排了一塊試驗田,稻田盡收眼底,甚至“躺在牀上側個身子就能看到”。他每天早上起牀,第一件事不是吃飯,而是下田。

他,是稻田裡的守望者。

一輩子致力於幫助14億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袁隆平的一生,是這樣功勳卓著的一生。

“稻下乘涼夢”

袁隆平並不是出生農民,而是書香世家。

袁隆平祖籍江西,爺爺爲晚清舉人,父親畢業於東南大學,曾在南京國民政府任職,母親做過教師。

1930年7月,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排行老二,乳名“二毛”。

時值歲月動盪,母親顛沛中辭去工作,在家專心帶孩子。她畢業於教會學校,英語優異,從小就給袁隆平講中外名著,教他英語。在袁隆平的自述裡,這是他英語水平領先同齡人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也爲他後來瞭解國外研究進展打下了基礎。

直到他成了年過八旬的老頭子,飆英文的習慣也沒改過。面對蜂擁向他求合影求採訪的人羣,他總能揮着手淡定地穩住全場:one by one, one by one(一個一個來)。

畝產突破900公斤的時候,他歡呼:More than excited,非常激動。

袁隆平英文《科學通報》全文,網絡版

他對學農的興趣,也源於小時候的教育。

1936年,6歲的袁隆平被送到武漢最好的小學讀書。在一次郊遊中,袁隆平迷上了大自然——紅紅的桃子,吊在樹上;藤上掛着一串串葡萄;鮮花五顏六色,像毯子一樣鋪在路上。那個畫面,他至今記憶猶新,萌生了學農的興趣。

母親還親自帶袁隆平去供奉着炎帝雕像的“神農洞”,讓孩子恭恭敬敬行了三個鞠躬禮,這些都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

1949年8月,19歲的袁隆平決定離開南京,回重慶去讀農學院,追逐兒時的夢想。畢業後,被分到湖南一座偏僻的安江農校,擔任一名普通教員,負責教遺傳學和俄語。

在全國性的大饑荒中,袁隆平飽嘗飢餓之苦。晚上睡覺時渾身冰涼,夢中大口吃肉,醒了卻只能啃草根樹皮。他曾多次親眼在路邊看到枯瘦如柴、餓死的人。

對於自己的研究方向,袁隆平做過很多嘗試和設想。他曾想要研究園藝,種果樹,後來又考慮過研究紅薯。直到大饑荒到來,親歷飢餓之苦,袁隆平才第一次才強烈地意識到:糧食乃農業的重中之重。

他曾對外界描述過自己的夢想,“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兒在稻田裡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

他的另一個夢想則是“希望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始終都還在努力使夢想成真,也寄希望與年輕人共勉,共同實現這個夢想。”

“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但是夢想實現的路徑,不是一般的曲折。

1960年,袁隆平決定研究雜交水稻。

當時,摩派學說已在生產上經受檢驗。三大谷物(水稻、小麥、玉米)中,雜交玉米率先取得突破,但學界卻對雜交水稻普遍不看好。日本、美國都曾在上世紀60~70年代開展相關研究,但無一成功。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科書《遺傳學原理》中明確寫道:“稻麥等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雜交無優勢……”

袁隆平,區區一個農校的老師,竟要向世界遺傳學的權威挑戰,竟要向“雜交水稻”這一世界級的高難課題發起衝刺,這豈不是自不量力,蚍蜉撼大樹嗎?

1961年7月,袁隆平在田裡找到一株天然雜交稻,穗子大、穀粒竟有230多粒,是普通稻的一倍多,這讓他堅信水稻“雜種優勢”,也開始了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苦旅。

每天早飯後,他就帶着水壺,揣兩個饅頭下田。他左手持放大鏡,右手拿鑷子,彎腰弓步,在湘西稻田裡一株一株翻閱。14天,他翻遍14萬稻株,終於找到一棵雄性不育株。

他把這株水稻結出的稻種全部收集起來,來年精心播種在瓦罐的培養土裡,天天去看,悉心呵護,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所有後代,沒有一個趕得上它們的‘老子’那麼好。”

“科學研究和藝術創造一樣,也需要靈感。”

他猛然想到,從遺傳學的分離規律看,純種水稻的第二代不會有性狀分離,只有雜種第二代纔會出現分離現象。也就是說,那株鶴立雞羣的水稻一定是一株天然雜交水稻,並表現出了其他普通水稻望塵莫及的優勢。

“雜交水稻有優勢!”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劃時代的結論。但在當時不少人看起來,是瘋狂的“僞學說”。

自1964年首次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後,袁隆平整整花了6年時間,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育種實驗,卻始終沒能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100%的不育系。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野敗”的發現。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找到一株天然的雄性敗育野生稻。後來,袁隆平爲它取名“野敗”。他們將野敗的不育基因導入栽培稻,其後代雄性不育特徵100%遺傳。這意味着“三系”雜交水稻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培育不育系終獲成功。

後來袁隆平用八個字鼓勵年輕的學子——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首先,知識就是力量,是創新的基礎,青年不但要打好基礎,還要開闊視野,掌握最新發展動態。

第二點,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個科研成果都來自於深入細緻的實幹和苦幹。

第三,要有靈感,靈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識、經驗、思索和追求綜合在一起昇華的產物,同學們要做“有心人”,隨時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第四是機遇,偶然的東西帶給我們的可能是靈感和機遇,你們要學會用哲學的思維看問題,透過偶然性的表面現象,找出隱藏在其背後的必然性。我認爲堅持做到這幾點,才能突破障礙實現夢想。

2019年,89歲的袁隆平被國家授予“共和國勳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時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正如2004年《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我們將永遠懷念袁隆平,懷念這永不放棄的科學家精神,懷念這爲着全人類福祉而堅持奮鬥的美好信念。

參考消息:

1.南方週末:袁隆平:希望農民從土地上徹底解脫出來

2.知識分子:饒毅:55年前,袁隆平發表論文的意義

3.人民畫報:袁隆平:用雜交水稻戰勝飢餓